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天线装置,包括地板、单极子及第一、第二馈电单元,地板上的开槽包括相贯通的第一槽和第二槽,第二槽从第一槽延伸至地板的边缘。单极子包括第一枝节和第二枝节,第二枝节从第一枝节延伸至第二槽内,第二枝节和第二槽构成馈电结构。第一馈电单元电连接至地板并作为馈电结构馈电,用于激励天线装置的第一辐射模式,第一辐射模式以第一槽和地板为辐射体。第二馈电单元电连接至第二枝节并作为馈电结构馈电,用于激励天线装置的第二辐射模式,第二辐射模式以第二枝节和地板为辐射体;两种辐射模式极化正交。采用所述天线装置,能够在有限的小尺度空间内布局多天线,性能优且隔离度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线
,特别涉及应用在终端中的天线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多输入多输出(multiinputmultioutput,MIMO)天线技术,如高保真无线多输入所输出(wirelessfidelityMIMO,Wi-FiMIMO)天线,在终端上的应用愈加广泛,天线数量成倍增加,覆盖频段越来越多。而最近的终端设计趋势是更高的屏占比、更多的多媒体器件以及更大的电池容量,这些设计使得天线空间被急剧压缩。如何在有限的设计空间内布局多天线是十分有挑战的问题。而且天线布局还需要考虑终端产品的工业设计(industrydesign,ID),如金属ID、全面屏ID等,这又进一步增加了天线布局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天线装置,具有结构紧凑优势,能够在有限的设计空间内布局多天线,可以灵活安装在移动终端内。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装置,包括地板、单极子、第一馈电单元和第二馈电单元,具体而言,地板可以为金属片结构,也可以为设置在介质板上的金属层,地板与移动终端内主板上的地电连接,单极子可以为金属条结构,也可以为设置在介质板上的微带线结构。地板上设开槽,所述开槽包括相贯通的第一槽和第二槽,所述第二槽从所述第一槽延伸至所述地板的边缘,也就是说,地板上的开槽在地板的一个边缘位置形成开口,以供单极子从此开口伸入开槽内。单极子包括第一枝节和第二枝节,所述第二枝节从所述第一枝节延伸至所述第二槽内,即第二枝节从开槽的开口位置伸入开槽内,第二枝节延伸至第二槽的位置,第二枝节与地板之间通过缝隙绝缘设置,即第二枝节没有接触至开槽的内壁,具体而言,第二枝节在第二槽内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二枝节和所述第二槽构成馈电结构,所述第一馈电单元电连接至所述地板并作为所述馈电结构馈电,用于激励所述天线装置的第一辐射模式,所述第一辐射模式以所述第一槽和所述地板为辐射体,所述第二馈电单元电连接至所述第二枝节并作为所述馈电结构馈电,用于激励所述天线装置的第二辐射模式,所述第二辐射模式以所述第二枝节和所述地板为辐射体,所述第一辐射模式的极化方向和所述第二辐射模式的极化方向正交。本申请实施例子提供的天线装置通过单极子与地板的耦合形成的馈电结构,能够实现天线装置的两种辐射模式。本申请利用地板作为主辐射体,使得天线装置具有均衡的高性能,即辐射性能稳定且优质,通过简单紧凑的结构就实现了双天线的效果。这两种辐射模式下,天线装置的极化方向正交,使得天线装置具有很高的隔离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馈电单元激励围绕所述第一槽的同相电流环,所述同相电流环激励所述地板上沿着第一方向的电流,以形成所述第一辐射模式。第一辐射模式下,地板上的第一槽可以看作两个口对口的开路槽构成,每个开路工作在四分之一波长模式且这两个四分之一波长模式相位相反。具体而言,第一槽沿着第一方向延伸,在第一方向上,从第一槽的一端至另一端,电场由零点(即地板位置,这个位置可视为短路点)变化至最大值(即第二槽与第一槽的交汇位置,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槽的起点位于第一槽中心位置),经过第二槽后,电场方向发生反转,由反向最大值变化至零点,这样电流围绕第一槽构成沿同一个方向的同相电流环,这种同相电流可以激励起第一方向的地板电流,从而使地板成为主辐射体,极化方向为第一方向。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馈电单元激励所述单极子和所述地板产生电流,所述单极子和所述地板电流包括第一方向分布的电流和第二方向分布的电流,所述第一方向电流以第二枝节为对称轴呈镜像分布,也即所述第一方向电流存在反向分量,因此不构成有效辐射,只有所述第二方向分布的电流对辐射有贡献,以形成所述第二辐射模式,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第二辐射模式为单极子模式,一种实施方式中,单极子及地板以第二枝节的为中心轴呈轴对称结构分布,第二枝节为条形结构。由于第一方向上的电流存在反向分量,互相抵消,因此,在第二辐射模式下,电流方向只是第二方向,第二枝节和地板的两个边缘形成辐射,地板上的这两个边缘为与第二枝节同向延伸的地板的边缘,称之为辐射边缘,分布在第二枝节的两侧。对于单极子而言,第二枝节的电流从第二枝节远离第一枝节的末端流向第一枝节,并在第一枝节上分别流向第一枝节的两端,因此第一枝节上分布在第二枝节两侧的电流方向是相反的,可以相互抵消。对于地板而言,在地板的边缘上形成流向第二槽的电流,这个地板的边缘指的是连接在两个辐射边缘之间的边缘,即第二槽所在的边缘,其上的电流都在第一方向上,但是第二槽的两侧的方向相反,即一边向左一边向右,是反向电流。这样地板上的辐射边缘的电流方向为第二方向,第二枝节的电流同向,这样地板与第二枝节就形成了辐射体,其中地板为主辐射体。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枝节与所述第一枝节的交汇处为连接部,所述第一枝节的第一段和第二段对称分布在所述连接部的两侧。本实施方式中的单极子可以为T形、Y形,或者其它类似的结构,第一枝节可以为直线形,也可以为弧形、蜿蜒形状,本申请不对其做限定。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均呈直线状且共线,第一枝节延伸的形状可以影响天线装置的整体的尺寸,直线且共线的设计有利于节约空间。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枝节呈直线状,所述第二枝节垂直于所述第一段。即单极子呈T形,结构简单,易于制作。当然,本申请天线装置中的单极子的形状可以作扩展,例如,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枝节包括一对弯折段,其中一个所述弯折段连接至所述第一段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另一个所述弯折段连接至所述第二段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一对弯折段对称分布在第二枝节的两侧。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一对弯折段和所述第二枝节位于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的同侧。即弯折段位于第一段和第二段与地板之间的空间内,显然此种结构有利于节约空间。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枝节伸入所述第二槽的部分与所述第二槽边缘的地板共同构成CPW(CoplanarWaveguide,共面波导)馈电结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辐射模式下,所述CPW馈电结构的电场分布为差模模式,在所述第二辐射模式下,所述CPW馈电结构的电场分布为共模模式。这两种辐射模式在CPW馈电结构上的电场分布情况截然相反。本申请通过CPW馈电结构的差模模式激励天线装置的第一辐射模式(又称同相电流环模式)。本申请通过CPW馈电结构的共模模式激励天线装置的第二辐射模式(又称单极子模式)。具体而言,本申请提供的天线装置可以为具有均衡高性能高隔离度的同频双天线对,可选的,该天线装置具体可以是SUB-6G双天线对,其工作频率为3.4GHz-3.6GHz,即该相同频段为SUB-6G频段。可选的,该天线装置具体也可以是同频双Wi-Fi天线对,如2.4GHz频段的双Wi-Fi天线对,即该相同频段为Wi-Fi频段,如2.4GHzWi-Fi频段。不限于此,该天线装置还可以其他频段的同频双天线对。其它实施方式中,天线装置的两种模式也可以工作在不同频段。例如,第一辐射模式工作在第一频段,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地板,其上设开槽,所述开槽包括相贯通的第一槽和第二槽,所述第二槽从所述第一槽延伸至所述地板的边缘;/n单极子,包括第一枝节和第二枝节,所述第二枝节从所述第一枝节延伸至所述第二槽内;/n所述第二枝节和所述第二槽构成馈电结构,所述天线装置包括第一馈电单元和第二馈电单元;/n所述第一馈电单元电连接至所述地板并作为所述馈电结构馈电,用于激励所述天线装置的第一辐射模式,所述第一辐射模式以所述第一槽和地板为辐射体;/n所述第二馈电单元电连接至所述第二枝节并作为所述馈电结构馈电,用于激励所述天线装置的第二辐射模式,所述第二辐射模式以所述第二枝节和所述地板为辐射体;/n所述第一辐射模式的极化方向和所述第二辐射模式的极化方向正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地板,其上设开槽,所述开槽包括相贯通的第一槽和第二槽,所述第二槽从所述第一槽延伸至所述地板的边缘;
单极子,包括第一枝节和第二枝节,所述第二枝节从所述第一枝节延伸至所述第二槽内;
所述第二枝节和所述第二槽构成馈电结构,所述天线装置包括第一馈电单元和第二馈电单元;
所述第一馈电单元电连接至所述地板并作为所述馈电结构馈电,用于激励所述天线装置的第一辐射模式,所述第一辐射模式以所述第一槽和地板为辐射体;
所述第二馈电单元电连接至所述第二枝节并作为所述馈电结构馈电,用于激励所述天线装置的第二辐射模式,所述第二辐射模式以所述第二枝节和所述地板为辐射体;
所述第一辐射模式的极化方向和所述第二辐射模式的极化方向正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馈电单元激励围绕所述第一槽的同相电流环,所述同相电流环激励所述地板上沿着第一方向的电流,以形成所述第一辐射模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馈电单元激励所述单极子和所述地板电流,所述单极子和所述地板电流包括第一方向分布的电流和第二方向分布的电流,所述第一方向电流以所述第二枝节为对称轴呈镜像分布,也即所述第一方向电流存在反向分量,因此不构成有效辐射,只有所述第二方向分布的电流对辐射有贡献,以形成所述第二辐射模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枝节与所述第一枝节的交汇处为连接部,所述第一枝节的第一段和第二段对称分布在所述连接部的两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均呈直线状且共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枝节呈直线状,所述第二枝节垂直于所述第一段。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枝节包括一对弯折段,其中一个所述弯折段连接至所述第一段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另一个所述弯折段连接至所述第二段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弯折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乐,于亚芳,魏鲲鹏,周大为,余冬,王汉阳,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