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磁化/退磁装置及产生磁化/退磁磁场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磁化/退磁领域,涉及一种对地面岩石矿物以及海底底质等进行磁化/退磁的一种磁化/退磁装置及产生磁化/退磁磁场的方法。
技术介绍
对地面岩石矿物以及海底底质的磁学特性的研究是地质探测的一个重要方面,能够为生态环境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能够为地质结构成因分析提供可靠支撑,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有重要意义。对岩石矿物进行磁化/退磁是对其进行磁学特性分析的重要一步,目前磁化/退磁装置大多是独立的,磁化过程和退磁过程需要用不同的设备分开进行,操作不便,此外,目前市面上的磁化装置磁化场强也不高,磁化/退磁装置结构比较复杂,价格昂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当前磁化/退磁装置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磁化/退磁装置及产生磁化/退磁磁场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磁化/退磁电路使用同一个线圈,通过开关的切换,产生脉冲磁化场和交流退磁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磁化/退磁装置,包括输出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U,储能电容C1和C2,可控硅开关Q,断路器S0,S3,S4,S5,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磁化/退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出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U,储能电容C1和C2,可控硅开关Q,断路器S0,S3,S4,S5,双刀双掷开关S1,S2,二极管D1,D2,D3,D4,线圈L,电阻R1,R2,R3,保险管F;/n直流电源U的输出电压正极经过一个保险管F和断路器S0连接到节点a,直流电源负极连接到节点b;双刀双掷开关S1中间连接点的第一个端点连接节点a;S1的中间连接点的第二个端点连接节点b;双刀双掷开关S1第一对连接点的第一个端点连接节点c,第一对连接点的第二个端点连接节点e,双刀双掷开关S1第二对连接点的第一个端点连接节点d,第二对连接点的第二个端点连接节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化/退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出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U,储能电容C1和C2,可控硅开关Q,断路器S0,S3,S4,S5,双刀双掷开关S1,S2,二极管D1,D2,D3,D4,线圈L,电阻R1,R2,R3,保险管F;
直流电源U的输出电压正极经过一个保险管F和断路器S0连接到节点a,直流电源负极连接到节点b;双刀双掷开关S1中间连接点的第一个端点连接节点a;S1的中间连接点的第二个端点连接节点b;双刀双掷开关S1第一对连接点的第一个端点连接节点c,第一对连接点的第二个端点连接节点e,双刀双掷开关S1第二对连接点的第一个端点连接节点d,第二对连接点的第二个端点连接节点f;双刀双掷开关S2中间连接点的第一个端点连接节点g;双刀双掷开关S2的中间连接点的第二个端点连接节点h;双刀双掷开关S2第一对连接点的第一个端点连接节点c,第一对连接点的第二个端点连接节点e,双刀双掷开关S2第二对连接点的第一个端点连接节点f,第二对连接点的第二个端点连接节点d;储能电容C1的正极连接到节点c,储能电容C1负极连接到节点e;储能电容C2正极连接到节点d,储能电容C2的负极连接到节点f;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节点g,D1的阳极和电阻R1以及断路器S3串联后连接到节点h;可控硅Q阳极连接节点g,阴极连接节点i;二极管D2阴极连接节点g,D2阳极和断路器S4串联后连接到节点i,线圈L两端连接节点h和节点i;高压防雷击二极管D3、D4反向串联后和电阻R2串联,一端接节点i,另一端接节点h,电阻R3与断路器S5串联后连接在节点h和节点i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化/退磁装置,其特征为:
所述直流电源为高压直流电源,经过逆变、整流、滤波处理得到的直流高压,输出电压的大小能够通过控制逆变电路中开关管的导通角而改变;所述的高压是指输出电压最高值为3~20kVDC。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化/退磁装置,其特征为:
所述储能电容C1和C2为高压电容,是单极性电容器或交流电容器;所述高压电容的耐压值为3~20kVDC。
4.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磁化/退磁装置产生磁化/退磁磁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用于产生单向脉冲磁化场,包括正向脉冲磁场、负向脉冲磁场;
产生正向脉冲磁场的步骤为:
初始状态设定为断路器S0、S3闭合,S1和S2接通第一对连接点,断路器S4和S5断开,给定高压直流电源输出电压V,高压直流电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省,宋涛,宋珊珊,于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