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共轨电磁铁组合式外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6928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共轨电磁铁组合式外壳结构,属于电磁铁结构技术领域。高压共轨电磁铁端口内腔深度H为电磁铁重要尺寸,原整体外壳结构受装配方式和加工手段及加工成本限制,难于对5.5±0.004mm尺寸进行低成本控制。高压共轨电磁铁组合式外壳结构,包括外套和端套,所述端套的内腔深度H为L±0.002mm,其下部安装在所述外套上端内,其上端位于所述外套上端外,其中,L为高压共轨电磁铁外壳结构端口深度尺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压共轨电磁铁组合式外壳结构,采用外套和端套组合而成,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保证对5.5±0.004mm装配尺寸的精准控制,有效降低加工成本,提高高压共轨电磁铁产品的加工效率和合格率,适宜于批量高效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压共轨电磁铁组合式外壳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磁铁结构,尤其是一种用于高压共轨柴油电喷发动机中控制喷油器的高压共轨电磁铁组合式外壳结构。
技术介绍
国家对汽车行业低排放政策的实施,催生发动机技术的升级换代,高压共轨柴油机电控喷油技术在国内已日趋成熟并得以推广。高速电磁铁是柴油机电控喷油系统中喷油器的关键控制执行器件,其作用是执行系统ECU指令,控制泵阀开合,完成燃油精准喷射。要求电磁铁具备响应速度快、涡流损耗低、电磁吸力大、体积小等特性。现有技术中,高压共轨电磁铁外壳结构如附图1所示,该外壳为整体式结构。某产品中,高压共轨电磁铁外壳结构端口深度尺寸L即为产品装配完成后需要控制的装配深度尺寸5.5mm±0.004mm。由于该尺寸公差精度高,通过装配和注塑等工序后无法直接满足设计要求,通常预留加工余量,通过后期精密补充加工来实现。受产品结构限制,后期补充加工必须采用特殊工装和高端精密数控设备进行,故造成该电磁铁产品生产效率低、加工费用高且合格率较低的状况,导致该电磁铁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高压共轨电磁铁组合式外壳结构,采用外套和端套组合,其组合零件适宜于常规加工设备批量高效加工且装配后深度尺寸5.5mm±0.004mm直接达标,无需后期补充加工,从而有效提高了产品生产效率,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降低了加工成本。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高压共轨电磁铁组合式外壳结构,包括外套和端套,所述端套的内腔深度H为L±0.002mm,其下部安装在所述外套上端内,其上端位于所述外套上端外,其中,L为高压共轨电磁铁外壳结构端口深度尺寸。进一步地,所述外套和所述端套之间采用过盈、过渡或间隙配合方式。进一步地,所述外套上端端面与邻近的所述端套表面之间存在间隙M。进一步地,所述间隙M为0mm~0.5mm。进一步地,所述间隙M为0.2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为满足现有技术中某产品采用的高压共轨电磁铁外壳结构,要求上端部内腔深度L为5.5mm±0.002mm的要求,在原有外壳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设计,包括了外套和端套,两者组合而成。采用外套和端套组合,其组合零件适宜于常规加工设备批量高效加工且装配后深度尺寸5.5mm±0.004mm直接达标,无需后期补充加工,从而有效提高了产品生产效率,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降低了加工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有现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高压共轨电磁铁外壳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方式中,高压共轨电磁铁外壳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一。图4为本技术实施方式中,高压共轨电磁铁外壳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二。图5为本技术实施方式中,高压共轨电磁铁外壳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中B-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C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现有技术中某产品采用的高压共轨电磁铁外壳结构,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该外壳外为整体结构该外壳为整体式结构。某产品中,高压共轨电磁铁外壳结构端口深度尺寸L即为产品装配完成后需要控制的装配深度尺寸5.5mm±0.004mm。由于该尺寸公差精度高,通过装配和注塑等工序后无法直接满足设计要求,通常预留加工余量,通过后期精密补充加工来实现。受产品结构限制,后期补充加工必须采用特殊工装和高端精密数控设备进行,故造成该电磁铁产品生产效率低、加工费用高且合格率较低的状况,导致该电磁铁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本实施方式的一个实施方式,高压共轨电磁铁组合式外壳结构,如附图3~7所示。该外壳结构包括外套1和端套2。外套1,其内侧空腔从上自下依次为第一柱形腔部11、第二柱形腔部12、第三柱形腔部13以及上小下大的锥台腔部14。第一柱形腔部11、第二柱形腔部12、第三柱形腔部13和锥台腔部14的轴向中心重合,第二柱形腔部12的直径大于第一柱形腔部11和第二柱形腔部12的直径,第三柱形腔部13的直径与锥台腔部14小端直径一致并大于第一柱形腔部11的直径。端套2,为上端外侧具有环形台阶21的圆筒状,内腔整体深度H为5.5mm±0.002mm。端套2环形台阶21以下部分插入到第一柱形空腔11内,端套2下端面与第二柱形腔部12上端面齐平。端套2与第一柱形腔部11之间采用过盈配合方式安装。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克服加工误差,满足外套1和端套2组装时的需要,环形台阶21下表面与外套1上端端面之间存在间隙M。间隙M优选0mm~0.5mm,更为优选的间隙M为0.2mm。本实施方式中的高压共轨电磁铁外壳结构采用了拆分组合结构,外套1和端套2分别加工后进行组装。由于外套1和端套2可以单独加工,适宜于常规加工设备批量高效加工,同时满足加工精度要求。另一方,组合后装配后深度尺寸5.5mm±0.004mm直接达标,无需后期补充加工,从而有效提高了产品生产效率,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降低了加工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高压共轨电磁铁组合式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和端套,所述端套的内腔深度H为L±0.002mm,其下部安装在所述外套上端内,其上端位于所述外套上端外,其中,L为高压共轨电磁铁外壳结构端口深度尺寸。/n

【技术特征摘要】
1.高压共轨电磁铁组合式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和端套,所述端套的内腔深度H为L±0.002mm,其下部安装在所述外套上端内,其上端位于所述外套上端外,其中,L为高压共轨电磁铁外壳结构端口深度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共轨电磁铁组合式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和所述端套之间采用过盈、过渡或间隙配合方式。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健陈继锦姜少均钟富强
申请(专利权)人:零八一电子集团四川力源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