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轮机配汽端仿真计算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轮机运行
,尤其涉及一种汽轮机配汽端仿真计算方法。
技术介绍
对于喷嘴配汽汽轮机,其调节级分成若干个相互间隔独立的喷嘴弧段;通常,每个调节阀控制一个喷嘴弧段的进汽量。当负荷发生变化时,依次开启或关闭若干个调节阀,改变调节级的通流面积,以控制汽轮机总进汽量。假设汽轮机布置有CV1、CV2、CV3、CV4,一共4个调门。实际运行中,为提高机组运行安全性,喷嘴配汽方式往往设计成“节流—喷嘴混合配汽方式”,即低负荷下CV1和CV2同步开启,CV3和CV4随负荷上升而顺序开启(CV1/2→CV3→CV4)。为了改善蒸汽的流动性能,提高级的效率,调节级的动叶和静叶都设计成有少量的反动度,并且反动度的数值是随工况变化的,因此喷嘴后的压力与动叶后的压力是不相的。调节级变工况计算是喷嘴配汽汽轮机组热力核算中最常遇到的问题之一。在调节级变工况计算中,必须分别讨论两部分汽流的工作:一是通过全开调门的汽流;另一部分是通过部分开启调门的汽流。鉴于调节级在变工况下的热力计算比较复杂,通常需借助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轮机配汽端仿真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基于获取的汽轮机进汽参数、调节级的几何结构及尺寸,计算出调节级特性数据并拟合调节级通用特性函数,建立喷嘴组仿真模块;依据膨胀系数法以及拟合的调节阀特性函数,建立调节阀仿真模块;将单个所述喷嘴组仿真模块和单个所述调节阀仿真模块组合为一个配汽单元,对由多个所述配汽单元并联构建成的汽轮机配汽端进行仿真计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轮机配汽端仿真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基于获取的汽轮机进汽参数、调节级的几何结构及尺寸,计算出调节级特性数据并拟合调节级通用特性函数,建立喷嘴组仿真模块;依据膨胀系数法以及拟合的调节阀特性函数,建立调节阀仿真模块;将单个所述喷嘴组仿真模块和单个所述调节阀仿真模块组合为一个配汽单元,对由多个所述配汽单元并联构建成的汽轮机配汽端进行仿真计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轮机配汽端仿真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拟合调节级通用特性函数
根据汽轮机进汽参数、调节级的几何结构及尺寸计算出以级压比为自变量的调节级特性数据,提取调节级特征数据中的级压比、系数、反动度以及轮周效率,通过多项式拟合,分别确定出、以及插值函数关系式;
步骤2:建立喷嘴组仿真模块
喷嘴组仿真模块包含进口流量、进口压力、进口温度、进口比容、出口压力、轮周效率、出口温度、级压比、系数μ、反动度以及轴功率热力参数;
将汽轮机组设计四阀全开工况作为基准工况;基准工况下的热力参数或直接取自设计值,或由水和水蒸汽热力性质函数、调节级通用特性函数以及相关热力计算公式计算间接得出,对于变工况而言,基准工况的各热力参数均为已知量;
变工况下的热力参数依据基准工况下的热力参数、水和水蒸汽热力性质函数、调节级通用特性函数以及相关热力计算公式计算得出,其中,变工况下的进口流量和进口压力作为可调整参数,二者中其一通过外部给定,另一通过内部计算得到:当进口流量由外部给定时,则进口压力由内部计算得出;当进口压力由外部给定时,则进口流量由内部计算得出,变工况下的进口温度和进口比容由变工况下的进口压力和进口焓值得出,变工况下的出口压力由外部给定,变工况下的级压比为出口压力和进口压力的比值,变工况下的轮周效率、出口温度、系数μ、反动度以及轴功率通过内部计算得出;
步骤3:建立调节阀仿真模块
调节阀仿真模块包含进口流量、进口压力、进口温度、进口比容、出口压力、流量系数、流量系数百分比以及调节阀行程热力参数;
同样,将汽轮机组设计四阀全开工况作为基准工况;基准工况下的热力参数或直接取自设计值,或由水和水蒸汽热力性质函数间接得出,对于变工况而言,基准工况的各热力参数均为已知量;
变工况下的热力参数依据基准工况下的热力参数、水和水蒸汽热力性质函数、调节阀特性函数以及相关热力计算公式计算得出,其中,变工况下的进口压力和调节阀行程作为可调整参数,二者中其一通过外部给定,另一通过内部计算得到:当进口压力由外部给定时,则调节阀行程由内部计算得出;当调节阀行程由外部给定时,则进口压力由内部计算得出,变工况下的进口流量和出口压力由外部给定,变工况下的进口温度和进口比容由变工况下的进口压力和进口焓值得出;变工况下的流量系数通过内部计算得出,数值上,基准工况和变工况下的调节阀仿真模块的进口流量于喷嘴组仿真模块的进口流量;调节阀仿真模块的出口压力于喷嘴组仿真模块的进口压力,调节阀流量系数百分比是一组基于基准工况的调节阀流量系数的标幺值,变工况下,将所得调节阀流量系数除以基准工况的调节阀流量系数,可得出其调节阀流量系数百分比,调节阀特性函数是一组以调节阀行程为自变量,调节阀流量系数百分比为因变量的插值函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万忠海,徐锐,晏涛,吴杨辉,王小波,赖勇能,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南昌科晨电力试验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