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光面板及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更为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发光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在通讯蓬勃发展的现今时代中,显示装置,例如是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或智能型手机等,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子产品。而现有显示装置大多为液晶显示装置(LCD,Liquid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装置具有机身薄、省电、无辐射等众多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有市场上的液晶显示装置大部分为背光型液晶显示器,其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及背光模组(backlightmodule)。液晶显示面板的工作原理是在两片平行的透明基板当中放置液晶分子,进而通过控制液晶分子扭转等方式,将背光模组的光线折射出来产生画面。现有的背光模组发光方式固定而降低了显示装置的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光面板及显示装置,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扩大了发光面板的发光方式,且扩大了显示装置的适用范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发光面板,包括:承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光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承载基板;/n位于所述承载基板上的多个连接电极、多条第一电极引线和多条第二电极引线;所述连接电极包括相互隔离的第一子连接电极和第二子连接电极,所有所述连接电极划分为第一连接电极组至第N连接电极组,且第i连接电极组包括多个所述连接电极,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i为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所述第i连接电极组的第一子连接电极均电连接同一所述第一电极引线,且所述第i连接电极组的第二子连接电极均连接不同的所述第二电极引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载基板;
位于所述承载基板上的多个连接电极、多条第一电极引线和多条第二电极引线;所述连接电极包括相互隔离的第一子连接电极和第二子连接电极,所有所述连接电极划分为第一连接电极组至第N连接电极组,且第i连接电极组包括多个所述连接电极,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i为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所述第i连接电极组的第一子连接电极均电连接同一所述第一电极引线,且所述第i连接电极组的第二子连接电极均连接不同的所述第二电极引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面板还包括线路连接板和驱动芯片,所述线路连接板包括第一绑定端和第二绑定端;
所述第一绑定端与所述第一电极引线和所述第二电极引线电连接,及所述第二绑定端与驱动芯片电连接,其中,所述驱动芯片通过所述线路连接板传输驱动信号至相应所述第一电极引线和所述第二电极引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电极组至所述第N连接电极组的所有第二子连接电极划分为多个第二子连接电极组,所述第i连接电极组的第二子连接电极处于不同所述第二子连接电极组,所述第二子连接电极组中各所述第二子连接电极所电连接的第二电极引线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连接板包括多条第一转接线、多条第二转接线和多条第一连接线;
所述第一转接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极引线电连接,及所述第一转接线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芯片电连接;
所述第二转接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极引线电连接,及与所述第二子连接电极组相应的第二转接线的第二端均连接同一所述第一连接线,所述第一连接线与所述驱动芯片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面板还包括选通电路,所述选通电路的输出侧电连接所有所述第一转接线的第二端,及所述选通电路的输入侧电连接所述驱动芯片。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发光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面板还包括多个驱动晶体管,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线,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电连接参考电压,及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驱动芯片,其中,所述驱动芯片用于输出脉冲调制信号至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面板,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转接线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转接线无交叠,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晓平,王丽花,马从华,鲁丽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