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扩散片、扩散片制备方法、直下式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所述扩散片包括透光体,所述透光体具有收容空间;胶体溶液,所述胶体溶液填充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胶体溶液包括胶粒和溶剂,所述胶粒分散于所述溶剂中用于对光线进行散射。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由于起到将点光源转换为面光源的作用的胶体溶液填充于透光体中的收容空间内,透光体对胶体溶液起到保护作用,防止胶体溶液与外部光学组件和空气中灰尘直接接触,进而防止刮伤和吸附空气中的灰尘导致扩散片的光扩散性能和使用寿命下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扩散片及其制备方法、直下式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扩散片及其制备方法、直下式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使显示屏看起来光亮均匀,在背光模组中灯板灯珠上面依次设置扩散板和扩散片,使得点光源变成面光源,让整个显示屏亮度均一。但现有扩散片一般为传统串涂型扩散片,即使用喷雾涂布法在扩散片基材上喷涂一层分散颗粒,但该扩散片易被刮伤导致使用寿命和光扩散性能降低;或者使用压花型扩散片用钢轮在表面压出凹槽,凹槽内部容易积灰吸附灰尘,异物掉落无法清除,也会导致使用寿命和性能降低。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扩散片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扩散片及其制备方法、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扩散片易被刮伤以及易吸附灰尘导致光扩散性能和使用寿命下降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扩散片,所述扩散片包括透光体,所述透光体具有收容空间;胶体溶液,所述胶体溶液填充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胶体溶液填充于所述收容空间,所述胶体溶液包括胶粒和溶剂,所述胶粒分散于所述溶剂中用于对光线进行散射。可选地,所述扩散片的透光率为40%~50%,所述扩散片的雾度大于等于90%。可选地,所述胶粒的直径为1~100nm,所述胶粒为高分子化合物、含硅化合物、金属氧化物或不溶性氢氧化物;和/或,所述透光体的材质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乙烯。可选地,所述胶体溶液为无色胶体溶液或白色胶体溶液。可选地,所述透光体包括第一透光层、第二透光层和光固化胶,所述第一透光层和所述第二透光层围成具有注入口的收容空间,所述光固化胶填充并封堵所述注入口。可选地,所述第一透光层和所述第二透光层的透光率均大于等于90%,所述第一透光层和所述第二透光层的雾度均小于等于5%。可选地,所述扩散片还包括静电吸附层,所述静电吸附层设于所述第一透光层背离所述胶体溶液的表面上。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扩散片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提供具有收容空间的透光体,所述透光体具有密闭的收容空间的注入口;提供胶体溶液,将所述胶体溶液填充于所述收容空间,所述胶体溶液包括胶粒和溶剂,所述胶粒分散于所述溶剂中用于对光线进行散射。可选地,所述提供胶体溶液,将所述胶体溶液填充于所述收容空间的步骤包括:提供胶体溶液,对所述胶体溶液进行纯化处理,将纯化后的胶体溶液填充于所述收容空间。可选地,所述透光体包括第一透光层、第二透光层和光固化胶,所述第一透光层和所述第二透光层围成具有注入口的收容空间,所述将纯化后的胶体溶液填充于所述收容空间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将所述收容空间内的气体从注入口处抽出;所述将纯化后的胶体溶液填充于所述收容空间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在注入口处填充光固化胶,采用紫外光对填充的光固化胶进行固化以封堵所述注入口,对所述第一透光层背离所述胶体溶液的表面进行电晕处理,以在所述第一透光层背离所述胶体溶液的表面上形成静电吸附层。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光源、反射片和棱镜片,以及如前所述的扩散片,所述背板、所述光源、所述反射片、所述扩散片和所述棱镜片依次层叠设置。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如前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扩散片,所述扩散片包括透光体,所述透光体具有收容空间;胶体溶液,所述胶体溶液填充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胶体溶液填充于所述收容空间,所述胶体溶液包括胶粒和溶剂,所述胶粒分散于所述溶剂中用于对光线进行散射。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由于起到将点光源转换为面光源的作用的胶体溶液被填充于透光体中的收容空间内,透光体对胶体溶液起到保护作用,防止胶体溶液与外部光学组件和空气中灰尘直接接触,进而防止刮伤和吸附空气中的灰尘导致扩散片的光扩散性能和使用寿命下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扩散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中扩散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另外,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如图1所示,在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扩散片包括透光体10,透光体10具有收容空间;胶体溶液20填充于收容空间内,胶体溶液20包括胶粒和溶剂,胶粒分散于溶剂中,用于对光线进行散射,对光线的散射的原理是:在光的传播过程中,光线照射到粒子时,如果粒子大于入射光波长很多倍,则发生光的反射;如果粒子小于入射光波长,则发生光的散射,这时观察到的是光波环绕微粒而向其四周放射的光;而胶体溶液20是指一定大小的固体颗粒或高分子化合物分散在溶剂中所形成的溶液,其胶体粒子的尺寸在1~100纳米之间,扩散片中的胶体溶液20中胶粒的直径为1~100nm,可见光波长为400~700nm之间,胶粒的尺寸小于入射的可见光波长,当可见光进入扩散片的透光体10中的收容空间内时,光波环绕胶粒而向其四周放射光,即会产生明显的散射作用。为了起到将点光源转换为面光源的效果,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扩散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片包括:/n透光体,所述透光体具有收容空间;/n胶体溶液,所述胶体溶液填充于所述收容空间,所述胶体溶液包括胶粒和溶剂,所述胶粒分散于所述溶剂中用于对光线进行散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扩散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片包括:
透光体,所述透光体具有收容空间;
胶体溶液,所述胶体溶液填充于所述收容空间,所述胶体溶液包括胶粒和溶剂,所述胶粒分散于所述溶剂中用于对光线进行散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散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片的透光率为40%~50%,所述扩散片的雾度大于等于9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扩散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粒的直径为1~100nm,所述胶粒为高分子化合物、含硅化合物、金属氧化物或不溶性氢氧化物;
和/或,所述透光体的材质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乙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扩散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胶体溶液为无色胶体溶液或白色胶体溶液。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扩散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体包括第一透光层、第二透光层和光固化胶,所述第一透光层和所述第二透光层围成具有注入口的收容空间,所述光固化胶填充并封堵所述注入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扩散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光层和所述第二透光层的透光率均大于等于90%,所述第一透光层和所述第二透光层的雾度均小于等于5%。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扩散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片还包括静电吸附层,所述静电吸附层设于所述第一透光层背离所述胶体溶液的表面上。
8.一种扩散片的制备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海淇,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视维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