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桂梅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抗吸附功能的PE扩散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8993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扩散膜领域,尤其为一种具有抗吸附功能的PE扩散膜,包括基板层以及设置于基板层两侧的粘贴层和扩散层,所述粘贴层、扩散层均固定于所述基板层的表面,所述扩散层远离所述基板层的一侧粘接固定有抗吸附保护层,所述抗吸附保护层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个气泡组;橡胶膜层则容易产生静电,会将揭掉抗吸附保护层过程中,产生的灰尘颗粒吸附到橡胶膜层一侧的不干胶层上,会减少扩散层上的静电以及灰尘颗粒,以使扩散层表面更加干净,通过在气泡组之间设置间隔区,在保证具有一定缓冲作用的情况下,并使部分扩散膜卷绕时,能够重叠,从而缩小扩散膜卷绕时的体积,也可以避免扩散膜之间相互挤压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抗吸附功能的PE扩散膜
本技术涉及扩散膜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抗吸附功能的PE扩散膜。
技术介绍
扩散膜主要是指应用于LCD模组的背光光源部分,光线透过以PET作为基材的扩散层,会与折射率相异的介质中穿过,使得光发生许多折射、反射与散射的现象,可修正光线成均匀面光源以达到光学扩散的效果,在背光源结构中主要起到修正扩散角度的作用,会使光辐射面积增大,但是降低了单位面积的光强度,即减低辉度。目前PE扩散膜在使用时,通常是卷在卷筒上进行保存,由于长时间卷在卷筒上或者受到挤压,使扩散膜之间粘贴在一起,容易被揭烂,且在揭开时,保护膜与扩散膜之间摩擦,会产生静电,吸附附近的微小的灰尘颗粒,影响粘贴效果,公开号为CN207992484U的技术公开一种抗吸附的PE扩散膜,该方案通过在扩散膜外侧的气泡防护层,当卷绕收集时,扩散膜之间具有气泡保护,从而可以避免粘粘,但是气泡相对保护膜较厚,这样便增大了卷绕后的体积。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具有抗吸附功能的PE扩散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抗吸附功能的PE扩散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抗吸附功能的PE扩散膜,包括基板层以及设置于基板层两侧的粘贴层和扩散层,所述粘贴层、扩散层均固定于所述基板层的表面,所述扩散层远离所述基板层的一侧粘接固定有抗吸附保护层,所述抗吸附保护层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个气泡组,相邻两个所述气泡组之间预留有间隔区,以使所述基板层卷绕一圈范围内具有间隔区,所述扩散层包括涂层、光扩散粒子和抗静电母粒,所述光扩散粒子、抗静电母粒通过所述涂层粘接固定于所述基板层的表面。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抗吸附保护层包括不干胶层和橡胶膜层,所述不干胶层粘接固定在所述橡胶膜层的一侧面,所述橡胶膜层通过所述不干胶层粘接固定在所述扩散层的表面上。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泡组位于所述橡胶膜层上远离所述不干胶层的一侧,且所述气泡组与所述橡胶膜层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泡组由若干个弹性气泡组成,所述弹性气泡为圆盘体或半圆球体。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泡组沿所述基板层卷绕方向倾斜分布,且相邻的两组所述气泡组对称分布。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泡组沿所述基板层的卷绕方向垂直分布,且若干组所述气泡组均平行分布。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泡组沿所述基板层卷绕方向倾斜分布,且若干组所述气泡组均平行分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橡胶膜层通过不干胶层粘接固定在扩散层的表面上,且扩散层包括涂层、光扩散粒子和抗静电母粒,其中抗静电母粒能够减少在揭掉抗吸附保护层过程中产生的静电,而橡胶膜层则容易产生静电,会将揭掉抗吸附保护层过程中,产生的灰尘颗粒吸附到橡胶膜层一侧的不干胶层上,会减少扩散层上的静电以及灰尘颗粒,以使扩散层表面更加干净,通过在气泡组之间设置间隔区,在保证具有一定缓冲作用的情况下,并使部分扩散膜卷绕时,能够重叠,从而缩小扩散膜卷绕时的体积,也可以避免扩散膜之间相互挤压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具有抗吸附功能的PE扩散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具有抗吸附功能的PE扩散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具有抗吸附功能的PE扩散膜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具有抗吸附功能的PE扩散膜的第二实施例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一种具有抗吸附功能的PE扩散膜的第三实施例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板层;2、粘贴层;3、扩散层;31、涂层;32、光扩散粒子;33、抗静电母粒;4、抗吸附保护层;41、不干胶层;42、橡胶膜层;5、气泡组;501、间隔区。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具有抗吸附功能的PE扩散膜,包括基板层1以及设置于基板层1两侧的粘贴层2和扩散层3,粘贴层2、扩散层3均固定于基板层1的表面,扩散层3远离基板层1的一侧粘接固定有抗吸附保护层4,抗吸附保护层4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个气泡组5,相邻两个气泡组5之间预留有间隔区501,以使基板层1卷绕一圈范围内具有间隔区501,扩散层3包括涂层31、光扩散粒子32和抗静电母粒33,光扩散粒子32、抗静电母粒33通过涂层31粘接固定于基板层1的表面。在图1和图2中,扩散层3远离基板层1的一侧粘接固定有抗吸附保护层4,其中抗吸附保护层4包括不干胶层41和橡胶膜层42,不干胶层41粘接固定在橡胶膜层42的一侧面,橡胶膜层42通过不干胶层41粘接固定在扩散层3的表面上,且扩散层3包括涂层31、光扩散粒子32和抗静电母粒33,其中抗静电母粒33能够减少在揭掉抗吸附保护层4过程中产生的静电,而橡胶膜层42则容易产生静电,会将揭掉抗吸附保护层4过程中,产生的灰尘颗粒吸附到橡胶膜层42一侧的不干胶层41上,会减少扩散层3上的静电以及灰尘颗粒,以使扩散层3表面更加干净,抗吸附保护层4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个气泡组5,相邻两个气泡组5之间预留有间隔区501,以使基板层1卷绕一圈范围内具有间隔区501,通过设置间隔区501,同时也具有气泡组5,在保证具有一定缓冲作用的情况下,并使部分扩散膜卷绕时,能够重叠,从而缩小扩散膜卷绕时的体积,气泡组5位于橡胶膜层42上远离不干胶层41的一侧,且气泡组5与橡胶膜层42固定连接,气泡组5由若干个弹性气泡组成,弹性气泡为圆盘体或半圆球体,通过设置具有弹性的弹性气泡,可以在两层扩散膜之间起到缓冲作用,避免扩散膜之间相互挤压损坏。在图3中:气泡组5沿基板层1卷绕方向倾斜分布,且相邻的两组气泡组5对称分布,通过设置呈折线形分布的气泡组5,当扩散膜卷绕的过程中,气泡组5会出现部分重叠,部分单层保护和部分区域没有气泡组5,这样便可以减少扩散膜在卷绕时的体积,并且能够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实施例2在图4中:气泡组5沿基板层1的卷绕方向垂直分布,且若干组气泡组5均平行分布,通过设置多组平行分布的气泡组5,相对于实施例1,分布的更加均匀,会减少重叠部分的区域,增大单层部分的区域,且增大缺少保护的区域,从而能够更小的减少扩散膜在卷绕时的体积。实施例3在图5中:气泡组5沿基板层1卷绕方向倾斜分布,且若干组气泡组5均平行分布,相对于实施例1,气泡组5的布置数量更少,且能够达到对扩散膜起到保护作用的效果,节省材料。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时,需要揭掉外层的抗吸附保护层4和气泡组5,在揭开的过程中,抗静电母粒33能够减少在揭掉抗吸附保护层4过程中产生的静电,而橡胶膜层42则容易产生静电,会将揭掉抗吸附保护层4过程中,产生的灰尘颗粒吸附到橡胶膜层42一侧的不干胶层41上,会减少扩散层3上的静电以及灰尘颗粒,以使扩散层3表面更加干净,抗吸附保护层4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个气泡组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抗吸附功能的PE扩散膜,包括基板层(1)以及设置于基板层(1)两侧的粘贴层(2)和扩散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贴层(2)、扩散层(3)均固定于所述基板层(1)的表面,所述扩散层(3)远离所述基板层(1)的一侧粘接固定有抗吸附保护层(4),所述抗吸附保护层(4)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个气泡组(5),相邻两个所述气泡组(5)之间预留有间隔区(501),以使所述基板层(1)卷绕一圈范围内具有间隔区(501),所述扩散层(3)包括涂层(31)、光扩散粒子(32)和抗静电母粒(33),所述光扩散粒子(32)、抗静电母粒(33)通过所述涂层(31)粘接固定于所述基板层(1)的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抗吸附功能的PE扩散膜,包括基板层(1)以及设置于基板层(1)两侧的粘贴层(2)和扩散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贴层(2)、扩散层(3)均固定于所述基板层(1)的表面,所述扩散层(3)远离所述基板层(1)的一侧粘接固定有抗吸附保护层(4),所述抗吸附保护层(4)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个气泡组(5),相邻两个所述气泡组(5)之间预留有间隔区(501),以使所述基板层(1)卷绕一圈范围内具有间隔区(501),所述扩散层(3)包括涂层(31)、光扩散粒子(32)和抗静电母粒(33),所述光扩散粒子(32)、抗静电母粒(33)通过所述涂层(31)粘接固定于所述基板层(1)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吸附功能的PE扩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吸附保护层(4)包括不干胶层(41)和橡胶膜层(42),所述不干胶层(41)粘接固定在所述橡胶膜层(42)的一侧面,所述橡胶膜层(42)通过所述不干胶层(41)粘接固定在所述扩散层(3)的表面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桂梅
申请(专利权)人:李桂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