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刷电机控制器上电保护检测电路及其上电保护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刷电机控制器,尤其是涉及一种使用于轨道交通,地铁,汽车等行业上的无刷电机控制器的无刷控制器上电电路及其上电检测保护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无刷电机控制器在设计之时,考虑到成本和使用行业因素,大多在控制器上电瞬间,无控电机控制器的主电源回路进行自我检测电路。或者采用软件检测主回路是否过电流,但是此种检测方法存在着延时时间较长,不能更快的保护电路。另外传统的这两种方法也都存在一定量的比例的控制器会在上电瞬间烧坏,尤其控制器使用长久之后,部分器件由于其个体差异导致老化后达不到最初的安全性能。然而在一些要求较高的公共交通安防领域,如地铁闸机,高铁轨道门,汽车自动门,是不允许出现此部分上电烧毁情况出现的。故有必要设计一硬件电路用于无刷电机控制器的上电检测,用于检测无刷电机控制器在上电瞬间主回路是否好坏,检测时间短,以达到保护控制器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无刷电机控制器存在着上电检测保护时间长,上电瞬间容易烧坏,不能可靠有效保护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刷电机控制器上电保护检测电路,包括用于驱动控制无刷电机三相绕组的控制器主电流回路,其特征在于:控制器主电流回路采用三相半桥电路结构,控制器主电流回路由六颗场效应管组成,三相半桥电路的电源正极端与15V直流电源输入正极电连接,三相半桥电路的电源负极端与24V直流电源输入负极电连接,六颗场效应管的栅极网络分别连接到3个预驱集成芯片的HO功能引脚端和LO功能引脚端,3个预驱集成芯片均由+15V供电电源供电,由自举电容充电,3个预驱集成芯片的HIN功能引脚和LIN功能引脚分别与MCU芯片的MCU.UH、MCU.VH、MCU.WH功能引脚和MCU.UL、MCU.VL、MCU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刷电机控制器上电保护检测电路,包括用于驱动控制无刷电机三相绕组的控制器主电流回路,其特征在于:控制器主电流回路采用三相半桥电路结构,控制器主电流回路由六颗场效应管组成,三相半桥电路的电源正极端与15V直流电源输入正极电连接,三相半桥电路的电源负极端与24V直流电源输入负极电连接,六颗场效应管的栅极网络分别连接到3个预驱集成芯片的HO功能引脚端和LO功能引脚端,3个预驱集成芯片均由+15V供电电源供电,由自举电容充电,3个预驱集成芯片的HIN功能引脚和LIN功能引脚分别与MCU芯片的MCU.UH、MCU.VH、MCU.WH功能引脚和MCU.UL、MCU.VL、MCU.WL功能引脚对应电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刷电机控制器上电保护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驱集成芯片采用芯片型号为FN7382。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刷电机控制器上电保护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刷电机三相绕组配置有采样绕组UVW三端电压的电压采样电路,电压采样电路包括分压电路、两个电压比较器和一个第三与门逻辑器,三相绕组端电压经过分压电路后分别连接输入至一个电压比较器的反向输入端和一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两个电压比较器输出端分别连接输入至与第三门逻辑器的与门输入端,与门逻辑器输出端输出运算结果。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刷电机控制器上电保护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刷电机三相绕组配置有采样绕组UVW三端电压的电压采样电路,电压经过第九分压电阻和第十分压电阻分压后,分别进入两个电压比较器中的A电压比较器的反向输入端和B电压比较器的同向输入端;其中A电压比较器U2A的同向输入端电压为0.53V,B电压比较器U2B的反向输入端电压为0.32V,比较后分别由A电压比较器和B电压比较器的输出比较逻辑;当绕组U的三端电压在4.8V和8V之间时,A电压比较器和B电压比较器的比较输出都是输出高电平,此时,将此两个高电平通过第三与门逻辑器做逻辑与运算,与门逻辑器输出端HbridgeU_COMP输出一个高电平;绕组V端和绕组W端的电压采样电路采用与绕组U端相同的电压采样电路,获得绕组V端的运算结果HbridgeV_COMP和绕组W端的运算结果HbridgeW_COMP输出。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刷电机控制器上电保护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绕组U端、绕组V端和绕组W端的三个运算结果输出端分别与第四门逻辑器的三个与门输入端电连接,第四门逻辑器的输出端与MCU芯片的MCU.BKIN功能引脚端电连接,由MCU.BKIN功能引脚端使能控制MCU芯片的六路PWM功能引脚的输出。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刷电机控制器上电保护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器主流回路由第一场效应管、第二场效应管、第三场效应管、第四场效应管、第五场效应管和第六场效应管这六颗场效应管组成,其中第一场效应管、第三场效应管和第五场效应管构成控制器主流回路的三个半桥上管,第二场效应管、第四场效应管和第六场效应管构成控制器主流回路的三个半桥下管;第一场效应管源极和第二场效应管漏极的串联节点处串联第一电阻和第一电容之后再与三相半桥电路的电源负极端电连接,第三场效应管源极和第四场效应管漏极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冠军,朱美臣,周杨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联宜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