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温装置及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4018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20:06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降温装置及控制方法,涉及温控设备技术领域。该降温装置包括压缩机、蒸发器、氟泵、储液器和冷凝机构;所述压缩机用于压缩制冷剂;所述蒸发器与所述压缩机连接,用于制冷剂和待降温空气的热量交换;所述氟泵与所述蒸发器连接,用于压缩制冷剂;所述储液器分别与氟泵、所述蒸发器连接,用于储存制冷剂;所述冷凝机构分别与所述压缩机、所述蒸发器、所述储液器连接,用于冷凝制冷剂。该降温装置可以实现降低功耗的同时,提高降温效率的技术效果。

A cooling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温装置及控制方法
本申请涉及温控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降温装置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在数据机房领域等需要持续降温的应用场合中,大多采用风冷或水冷,传统空调机械制冷的方式能耗太高,无法满足绿色建设方案。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大多采用单一回风温度作为机组的控制方式,难以保证将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且温度波动较大,导致机组启停频繁,能耗极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温装置及控制方法,该降温装置可以实现降低功耗的同时,提高降温效率的技术效果。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降温装置,包括压缩机、蒸发器、氟泵、储液器和冷凝机构;所述压缩机用于压缩制冷剂;所述蒸发器与所述压缩机连接,用于制冷剂和待降温空气的热量交换;所述氟泵与所述蒸发器连接,用于压缩制冷剂;所述储液器分别与氟泵、所述蒸发器连接,用于储存制冷剂;所述冷凝机构分别与所述压缩机、所述蒸发器、所述储液器连接,用于冷凝制冷剂。在上述实现过程中,该降温装置包括氟泵和压缩机,都可以对制冷剂进行压缩、增压,实现制冷剂的制冷循环;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该降温装置可以进行单氟泵制冷、单压缩机制冷、及氟泵和压缩机复合制冷,在环境温度较低的工况下,可以充分利用环境的低温冷源,起到大幅度的节能效果,且使制冷效率得到提高;因此该降温装置可以实现降低功耗的同时,提高降温效率的技术效果。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设置于所述蒸发器的侧方,用于抽送所述待降温空气,并与所述制冷剂热量交换。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待降温空气在第一风机的作用下,经过蒸发器的处理后,待降温空气与制冷剂实现热量交换,待降温空气获得降温;此时即可将已降温空气送回目标区域,如数据机房等,从而完成空气降温循环。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膨胀阀,所述膨胀阀设置于所述氟泵和所述蒸发器之间,分别与所述氟泵、所述蒸发器连接。在上述实现过程中,膨胀阀实现制冷剂的节流,使中温高压的液体制冷剂通过其节流成为低温低压的湿蒸汽,然后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热量达到制冷效果。可选地,膨胀阀通过蒸发器末端的过热度变化,来控制阀门流量,可以防止出现蒸发器面积利用不足和敲缸现象。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阀件,所述第一阀件设置于所述氟泵和所述蒸发器之间,分别与所述氟泵、所述蒸发器连接,并与所述膨胀阀并联。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第一阀件可控制氟泵和蒸发器之间的制冷剂管道的开通及关断,从而调整该降温装置的运行模式。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阀件,所述第二阀件设置于所述膨胀阀和所述储液器之间,分别与所述膨胀阀、所述储液器连接。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第二阀件控制膨胀阀和储液器之间的制冷剂通道的开通和关断,从而调整该降温装置的运行模式。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三阀件,所述第三阀件设置于所述氟泵、所述储液器之间,分别与所述氟泵、所述储液器连接。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第三阀件可控制氟泵和储液器之间的制冷剂通道的开通和关断,从而调整该降温装置的运行模式。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安全阀件和液位开关,所述安全阀件与所述储液器连接,用于调节所述储液器的内部压力;所述液位开关与所述储液器连接,用于检测所述储液器内的液位。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安全阀件可调节储液器的内部压力,液位开关与可检测储液器内的液位,从而保障该降温装置稳定运行。进一步地,所述储液器设置于所述氟泵的上方,所述储液器的位置高于所述氟泵的位置。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储液器置在氟泵的上方,通过制冷剂的液位高度产生的静态压力,使得进入氟泵的制冷剂液体产生过冷度,有效防止氟泵的汽蚀,提高该降温装置的运行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冷凝机构包括水泵、蒸发式冷凝器、喷淋器、第二风机和接水盘,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所述第二风机、所述喷淋器、所述蒸发式冷凝器、所述接水盘;所述水泵分别连接所述喷淋器和所述接水盘,用于将水从所述接水盘中输送至所述喷淋器;在所述蒸发式冷凝器的内部水和制冷剂内部热量交换,使制冷剂冷凝。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水泵将接水盘的水运输至喷淋器,通过喷淋器将水均匀的喷淋在蒸发式冷凝器,在其表面形成水膜,液态水吸收蒸发式冷凝器的热量蒸发成气态,在第二风机的作用下排到大气中,未蒸发的水滴下落到接水盘,通过水泵完成一个水路循环。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四阀件,所述第四阀件设置于所述压缩机和所述蒸发器之间,分别与所述压缩机、所述蒸发器连接。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第四阀件可控制压缩机和蒸发器之间的制冷剂通道的开通和关断,从而调整该降温装置的运行模式。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降温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降温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检测待降温空气温度和环境温度;设置冷量需求;根据所述待降温空气温度、所述环境温度和所述冷量需求,调整所述降温装置的运行模式,所述运行模式包括氟泵制冷模式、压缩机制冷模式和复合制冷模式。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待降温空气温度、所述环境温度和所述冷量需求,调整所述降温装置的运行模式,包括:若所述环境温度不小于环境温度预设值且所述冷量需求大于第一冷量需求预设值,或环境温度小于环境温度预设值且所述冷量需求大于第二冷量需求预设值,执行压缩机制冷模式,所述压缩机制冷模式的制冷剂依次经过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凝机构、所述储液器、所述蒸发器,再回到所述压缩机,形成制冷循环。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待降温空气温度、所述环境温度和所述冷量需求,调整所述降温装置的运行模式,包括:若所述环境温度小于环境温度预设值且所述冷量需求不大于第一冷量需求预设值,执行氟泵制冷模式,所述氟泵制冷模式的制冷剂依次经过所述氟泵、所述蒸发器、所述冷凝机构、所述储液器,再回到所述氟泵,形成制冷循环。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待降温空气温度、所述环境温度和所述冷量需求,调整所述降温装置的运行模式,包括:若所述环境温度小于环境温度预设值且所述冷量需求处于第一冷量需求设定值和第二冷量需求设定值的区间,执行复合制冷模式,所述复合制冷模式的制冷剂依次经过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凝机构、所述储液器、所述氟泵、所述蒸发器,再回到所述压缩机,形成制冷循环。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或者,部分特征和优点可以从说明书推知或毫无疑义地确定,或者通过实施本公开的上述技术即可得知。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降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压缩机、蒸发器、氟泵、储液器和冷凝机构;/n所述压缩机用于压缩制冷剂;/n所述蒸发器与所述压缩机连接,用于制冷剂和待降温空气的热量交换;/n所述氟泵与所述蒸发器连接,用于压缩制冷剂;/n所述储液器分别与氟泵、所述蒸发器连接,用于储存制冷剂;/n所述冷凝机构分别与所述压缩机、所述蒸发器、所述储液器连接,用于冷凝制冷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压缩机、蒸发器、氟泵、储液器和冷凝机构;
所述压缩机用于压缩制冷剂;
所述蒸发器与所述压缩机连接,用于制冷剂和待降温空气的热量交换;
所述氟泵与所述蒸发器连接,用于压缩制冷剂;
所述储液器分别与氟泵、所述蒸发器连接,用于储存制冷剂;
所述冷凝机构分别与所述压缩机、所述蒸发器、所述储液器连接,用于冷凝制冷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设置于所述蒸发器的侧方,用于抽送所述待降温空气,并与制冷剂热量交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膨胀阀,所述膨胀阀设置于所述氟泵和所述蒸发器之间,分别与所述氟泵、所述蒸发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阀件,所述第一阀件设置于所述氟泵和所述蒸发器之间,分别与所述氟泵、所述蒸发器连接,并与所述膨胀阀并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阀件,所述第二阀件设置于所述膨胀阀和所述储液器之间,分别与所述膨胀阀、所述储液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三阀件,所述第三阀件设置于所述氟泵、所述储液器之间,分别与所述氟泵、所述储液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安全阀件和液位开关,所述安全阀件与所述储液器连接,用于调节所述储液器的内部压力;所述液位开关与所述储液器连接,用于检测所述储液器内的液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器设置于所述氟泵的上方,所述储液器的位置高于所述氟泵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机构包括水泵、蒸发式冷凝器、喷淋器、第二风机和接水盘,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所述第二风机、所述喷淋器、所述蒸发式冷凝器、所述接水盘;所述水泵分别连接所述喷淋器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明何志斌黄运松陈阿勇麦嘉强张锦俊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华德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