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中供冷热电的能源综合服务站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中供冷、供热和供电的能源综合服务站,属于城市变电站与加热和制冷组合系统进行结合的
技术介绍
随着各地政府对能源利用效率和城市环境品质要求的提高,对于办公集中区域,采用传统的以单体建筑为对象的供能方案已不符合城市发展的需要。因此,建设规划会要求建设区域集中供冷/热能的能源站,这是一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提升环境品质的有效途径。对于城市新规划的商业或科研办公集聚区域,除了需要规划集中供能的能源站外,还需要规划变电站用于供电,但限于现有城市规划设计惯例,变电站建设及其用地规划与冷热供能设施都是分开规划设计和建设的,而城市区域的土地附加值高比较高,土地资源紧张且存在选址困难的情况。受限于上述现有供电与供冷热能源分开规划和建设,目前已经有采用天然气作为初始能源进行单独发电并与“冷水机组+燃气锅炉”形成“冷热电三联供”的能源站技术模式。但是这种能源站不适用于城市商业或科研办公集聚区域,易造成环境污染、事故隐患且无法解决区域热岛效应。此外,还有以“水源热泵”技术为基础的能源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中供冷热电的能源综合服务站,建设于城市商科办集聚区域附近,所述商科办集聚区域设置有冷热交换设施;所述综合服务站包括变电站,所述变电站设置有建筑楼栋和位于所述建筑楼栋内的变电设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变电站的地域范围内的制能设施和蓄能设施,所述制能设施包括制冷机组和制热机组,所述制冷机组和制热机组设置在所述建筑楼栋中,所述蓄能设施设置在所述建筑楼栋外的地坪上,所述变电设施为所述商科办集聚区域供电的同时为所述制冷机组和制热机组供电,所述制冷机组和制热机组通过第一管路连接所述冷热交换设施,所述制冷机组和制热机组的通过第二管路连接所述蓄能设施,所述蓄能设施通过第三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中供冷热电的能源综合服务站,建设于城市商科办集聚区域附近,所述商科办集聚区域设置有冷热交换设施;所述综合服务站包括变电站,所述变电站设置有建筑楼栋和位于所述建筑楼栋内的变电设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变电站的地域范围内的制能设施和蓄能设施,所述制能设施包括制冷机组和制热机组,所述制冷机组和制热机组设置在所述建筑楼栋中,所述蓄能设施设置在所述建筑楼栋外的地坪上,所述变电设施为所述商科办集聚区域供电的同时为所述制冷机组和制热机组供电,所述制冷机组和制热机组通过第一管路连接所述冷热交换设施,所述制冷机组和制热机组的通过第二管路连接所述蓄能设施,所述蓄能设施通过第三管路与所述第一管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集中供冷热电的能源综合服务站,其特征在于使用时:夜间,根据所述商科办集聚区域需要打开所述第一管路并打开所述第二管路和关闭第三输出管路,所述制冷机组和制热机组产生的冷/热能量一方面输送到所述冷热交换设施,另一方面通过所述第二管路输送到所述蓄能设施存储;日间,同时打开所述第一管路和/或第三管路并关闭所述第二管路,所述制冷机组和制热机组产生的冷/热能量和/或所述蓄能设施存储的冷/热能量输送给所述冷热交换设施。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庭记,杨莲,高海洋,顾卫兵,茅嘉毅,唐自晶,王宇之,谢军,伏大宝,郎永杰,翟慧慧,陶晓军,谭劼,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