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健康建筑的室内空气质量自动检测净化调节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健康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健康建筑的室内空气质量自动检测净化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健康建筑是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基础上,为建筑使用者提供更加健康的环境、设施和服务,促进建筑使用者身心健康、实现健康性能提升的建筑。T/ASC02-2016健康建筑评价标准中对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等均有详细要求,为达到标准要求,并明确指出,设置有具有空气净化调节功能的新风系统或室内设置有空气净化装置的建筑会有加分。现有空气调节装置使用的是过滤网式清理装置,会因为过滤网拦截灰尘较多而影响循环风量,因此迫切需要一个清理灰尘彻底且不会影响通风量的自动检测净化调节的空气调节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空气调节装置会因为过滤网拦截灰尘较多而影响循环风量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健康建筑的室内空气质量自动检测净化调节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基于健康建筑的室内空气质量自动检测净化调节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健康建筑的室内空气质量自动检测净化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部设置有长方体状的蓄电池(2),所述壳体(1)内部设置有风扇(3)、灰尘传感器(42)、负离子发生器(41)、雾化水槽(5)和混合器;/n所述壳体(1)是横截面为正方形的中空柱体,壳体(1)左右侧壁的上部均设置有进风口(11),壳体(1)内壁上部连接有置于进风口(11)下方的风扇(3),所述灰尘传感器(42)和负离子发生器(41)分别安装在风扇(3)下方的壳体(1)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上,所述蓄电池(2)正极经导线连接开关,开关的另一端连接灰尘传感器(42)的VCC端,灰尘传感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健康建筑的室内空气质量自动检测净化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部设置有长方体状的蓄电池(2),所述壳体(1)内部设置有风扇(3)、灰尘传感器(42)、负离子发生器(41)、雾化水槽(5)和混合器;
所述壳体(1)是横截面为正方形的中空柱体,壳体(1)左右侧壁的上部均设置有进风口(11),壳体(1)内壁上部连接有置于进风口(11)下方的风扇(3),所述灰尘传感器(42)和负离子发生器(41)分别安装在风扇(3)下方的壳体(1)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上,所述蓄电池(2)正极经导线连接开关,开关的另一端连接灰尘传感器(42)的VCC端,灰尘传感器(42)的GND端经导线连接蓄电池(2)负极,灰尘传感器(42)的继电器正极与负极之间经导线并联有负离子发生器(41)和风扇(3),所述壳体(1)上部有置于负离子发生器(41)和灰尘传感器(42)下方的雾化水槽(5),所述雾化水槽(5)是上端开口的中空正方体状的槽体,所述雾化水槽(5)的外壁与壳体(1)的内壁之间有间距,雾化水槽(5)经多个支撑杆(51)与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雾化水槽(5)内部装有水,水中有上端露出水面的雾化器(52),所述雾化器(52)经导线并联在灰尘传感器(42)的两端,所述混合器为位于雾化水槽(5)下方的由上到下排列的多排桨叶(6)构成,所述每排桨叶(6)均由多个水平间隔设置的桨叶(6)构成,每个桨叶(6)均为中间向上拱起呈“∧”形的板体,每个桨叶(6)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上,所述混合器下方设置有倾斜的挡水板(7),所述挡水板(7)为由左下到右上倾斜,挡水板(7)的上端与壳体(1)右侧内壁连接,挡水板(7)的前后两端与壳体(1)的前后内壁连接,挡水板(7)的下端位于壳体竖直中心线上,所述壳体(1)下部有贯穿壳体(1)右侧壁的出风口(12),所述出风口(12)的上端低于挡水板(7)的上端,出风口(12)的下端高于挡水板(7)的下端,所述壳体(1)周壁下端设置有放水口,所述壳体(1)经放水口连接排水管(8)。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斌,宋义涛,杨靖,李占稳,孙大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瑞城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