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小型燃气锅炉卧式管式空气预热器。目前,预热器的布置如果仍采用常规的预热器,热风只能从炉左或炉右单侧进入炉膛,这种布置方式对锅炉燃烧是不允许的,会造成炉膛热负荷分布不均等诸多问题。一种用于小型燃气锅炉卧式管式空气预热器,其组成包括:预热器A(1)和预热器B(2),预热器A与预热器B连接,预热器A和预热器B之间安装有分流护板(3),将烟道一分为二,使烟气能够平均流向所述的预热器A内和所述的预热器B内,分流护板的下部与管箱防震隔板(4)固定连接,且每层管箱管板(5)都在管箱隔震板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应用于空气预热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小型燃气锅炉卧式管式空气预热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小型燃气锅炉卧式管式空气预热器。
技术介绍
:空气预热器的主要作用是回收离开锅炉汽水吸热段的烟气热量,加热燃烧空气,降低排烟温度。它的主要作用有强化燃烧、强化传热、提高锅炉效率并且有利于燃料输送。为提高锅炉的综合经济性,预热器常看成是锅炉本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常用的电站锅炉卧式预热器管子水平安装,空气在管内纵向流动,烟气在管外横向冲刷管束。烟气和空气均作相互垂直的逆向流动。通常在尾部烟道中,卧式空预器具有壁温略高、冷端几排管子方便掉换和维修以及管板的过热、翘曲、变形缺陷不易发生等优点。目前,通常布置卧式预热器时应根据钢构架的形式并兼顾风道的走向等因素,一般是单侧进单侧出。即冷空气从低温段单侧进入卧式空预器(大都从炉后进,因为一般送风机布置在炉后),热风从高温段单侧出(炉前或炉后)。热风一般从炉前或者炉后出来混和后分两路分别从炉左右同时进入炉膛参与燃烧(见图1)。但此工程由于送风机布置在锅炉左右两侧,况且炉前后柱距比较小,炉左右空间大,如不利用又浪费了。于是预热器采用了旋转90度的布置方式。但这样布置如果仍采用常规的预热器,热风只能从炉左或炉右单侧进入炉膛,这种布置方式对锅炉燃烧是不允许的,会造成炉膛热负荷分布不均等诸多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小型燃气锅炉卧式管式空气预热器。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小型燃气锅炉卧式管式空气预热器,其组成包括:预热器A和预热器B,所述的预热器A与所述的预热器B连接,所述的预热器A和所述的预热器B之间安装有分流护板,将烟道一分为二,使烟气能够平均流向所述的预热器A内和所述的预热器B内,所述的分流护板的下部与管箱防震隔板固定连接,且每层管箱管板都在所述的管箱隔震板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所述的分流护板与每层所述的管箱管板之间都形成一个密封腔,所述的管箱管板两个安装有密封法兰,所述的密封法兰一侧与管板固定连接,另一侧与连通箱护板固定连接,保证连通箱在宽度方向与预热器A和预热器B连接的刚性与密封性,在空气流通区域密封腔的两侧安装有密封板。所述的用于小型燃气锅炉卧式管式空气预热器,所述的预热器A和所述的预热器B分别采用单进单出的布置形式,所述的预热器A和所述的预热器B的热风道分别从锅炉左右侧伸出,且同时向炉前延伸,从左右两侧同时将热风送入锅炉炉膛。所述的用于小型燃气锅炉卧式管式空气预热器,所述的密封板高度大于连通梁钢板20~40mm,所述的密封板的宽度与预热器等宽。所述的用于小型燃气锅炉卧式管式空气预热器,所述的预热器A和所述的预热器B中间留有500—600mm的距离。所述的用于小型燃气锅炉卧式管式空气预热器,所述的预热器A和所述的预热器B底部固定连接有预热器支撑钢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用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案解决了锅炉燃烧供风方式的大问题,即简化了风道的布置,又节省了锅炉的空间。而且方法简单,安装方便,所用材料简单易得。使得卧式管式预热器在小型燃气锅炉的应用中又多了一种成功的布置形式。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1中预热器A的a-a剖视图。附图3是附图1中预热器A的b-b剖视图。附图4是附图1的J-J剖视图。附图5是附图1的M-M剖视图。附图6是原预热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7是附图6的B-B剖视图。图中:1、预热器A,2、预热器B,3、分流护板,4、管箱防震隔板,5、管箱管板,6、密封法兰,7、连通箱护板,8、密封板,9、管箱管子,10、密封腔,11、预热器支撑钢梁、12、连通梁钢板,13、连通梁,14、空气连通区,15、锅炉中心线。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用于小型燃气锅炉卧式管式空气预热器,其组成包括:预热器A1和预热器B2,所述的预热器A与所述的预热器B连接,所述的预热器A和所述的预热器B之间安装有分流护板3,将烟道一分为二,使烟气能够平均流向所述的预热器A内和所述的预热器B内,所述的分流护板的下部与管箱防震隔板4固定连接,且每层管箱管板5都在所述的管箱隔震板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所述的分流护板与每层所述的管箱管板之间都形成一个密封腔10,所述的管箱管板两个安装有密封法兰6,所述的密封法兰一侧与管箱管板固定连接,另一侧与连通箱护板7固定连接,保证连通箱在宽度方向与预热器A和预热器B连接的刚性与密封性,在空气流通区域密封腔的两侧安装有密封板8,所述的预热器A和所述的预热器B底部固定连接有预热器支撑钢梁11,密封板在高度一般大于连通梁钢板12。实施例2:预热器是将旋转90度后的一个预热器实现两个独立的预热器(此处分别命名A预热器、B预热器)的功能。A、B两个预热器中间留有一定距离(在此距离内两个连通箱不能发生碰撞,一般为500~600mm为宜)。在烟气进入预热器前,设计一个分流护板,将烟道一分为二,使得烟气能够平均流向A、B预热器。此护板下部与管箱防震隔板焊接。每层管箱管板都在中间焊接(见M-M),即保证密封又保证管板的整体刚度。分流护板与每层管箱管板之间都形成了一个密封腔。在管箱管板两侧设计了密封法兰,此法兰一侧与管板焊接,另一侧与连通箱护板焊接(见J-J),保证了连通箱在宽度方向与预热器连接的刚性与密封性。在空气流通区域密封腔的两侧设计了密封板,密封板在高度一般大于连通梁钢板20~40mm即可。密封板的宽度与预热器等宽即可。实施例3:B两个预热器分别采用单进单出(如a-a及b-b剖视,A预热器冷风从炉左进热风从炉右出,B预热器则反之;或者A预热器冷风从炉右进热风从炉左出,B预热器则反之。)的布置形式,这样就可以保证热风道分别从锅炉左右两侧出来同时向炉前延伸,从左右两侧同时将热风送入炉膛。这种布置方式使得一个预热器实现了两台预热器的功能,既能满足锅炉燃烧的需要,又充分利用了锅炉空间。实施例4:本专利技术所示预热器的其他结构与常规卧式管式空气预热器相同,所有预热器烟风接口尺寸及受热面布置情况根据锅炉容量及燃料等情况会有所不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小型燃气锅炉卧式管式空气预热器,其组成包括:预热器A和预热器B,其特征是:所述的预热器A与所述的预热器B连接,所述的预热器A和所述的预热器B之间安装有分流护板,将烟道一分为二,使烟气能够平均流向所述的预热器A内和所述的预热器B内,所述的分流护板的下部与管箱防震隔板固定连接,且每层管箱管板都在所述的管箱隔震板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所述的分流护板与每层所述的管箱管板之间都形成一个密封腔,所述的管箱管板两个安装有密封法兰,所述的密封法兰一侧与所述的管箱管板固定连接,另一侧与连通箱护板固定连接,保证连通箱在宽度方向与预热器A和预热器B连接的刚性与密封性,在空气流通区域密封腔的两侧安装有密封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小型燃气锅炉卧式管式空气预热器,其组成包括:预热器A和预热器B,其特征是:所述的预热器A与所述的预热器B连接,所述的预热器A和所述的预热器B之间安装有分流护板,将烟道一分为二,使烟气能够平均流向所述的预热器A内和所述的预热器B内,所述的分流护板的下部与管箱防震隔板固定连接,且每层管箱管板都在所述的管箱隔震板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所述的分流护板与每层所述的管箱管板之间都形成一个密封腔,所述的管箱管板两个安装有密封法兰,所述的密封法兰一侧与所述的管箱管板固定连接,另一侧与连通箱护板固定连接,保证连通箱在宽度方向与预热器A和预热器B连接的刚性与密封性,在空气流通区域密封腔的两侧安装有密封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小型燃气锅炉卧式管式空气预热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猛,王丽新,吕健,潘世新,杨帆,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