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锅炉送风系统,涉及锅炉的技术领域,其包括顺次连接的鼓风机、燃烧机及锅炉,鼓风机及燃烧机之间设有空气预热箱,空气预热箱上设置有进风管和出风管,空气预热箱内设有加热管,锅炉上固定连接有排污管,加热管的进水口上固定连接有与排污管的出水端固定连接的进水管,进水管的进水端及排污管的出水端上共同固定连接有净化管,净化管包括与排污管的出水端固定连接的主管道一、与主管道一的出水端连通的支管道及与支管道的出水端连通且与进水管的进水端固定连接的主管道二,主管道二内沿水流方向顺次固定连接有过滤板及活性炭吸附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具有可减少加热管内壁的水垢,以此保证加热管换热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锅炉送风系统
本技术涉及锅炉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锅炉送风系统。
技术介绍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现有的公告号为CN20146288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锅炉送风系统,包括锅炉和与锅炉依次连接的燃烧机和鼓风机,在鼓风机的进风口或者出风口处连接有空气预热装置;空气预热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进水口、出水口、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与鼓风机出风口相连,出气口与燃烧机相连,壳体内设有蛇形加热管,加热管的两端口分别与进水口和出水口相连接;锅炉设有排污管,排污管与进水口相连接;空气预热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进水口、出水口、进气口和出气口,出气口与鼓风机进风口相连,壳体内设有蛇形加热管,加热管的两端口分别与进水口和出水口相连接;锅炉设有排污管,排污管与进水口相连接。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锅炉内的污水内含有杂质;而加热管中长期流通污水时,污水内的杂质易粘附在加热管的内壁上;久而久之在加热管的内壁上形成水垢,从而降低了加热管的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锅炉送风系统,其具有可减少加热管内壁的水垢,以此保证加热管换热效率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锅炉送风系统,包括顺次连接的鼓风机、燃烧机及锅炉,所述鼓风机及所述燃烧机之间设有空气预热箱,所述空气预热箱上设置有与鼓风机的出风端固定连接的进风管,所述空气预热箱上设置有与燃烧机的进风端固定连接的出风管,所述空气预热箱内设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的两端分别为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锅炉上固定连接有排污管,所述加热管的进水口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排污管的出水端固定连接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进水端及所述排污管的出水端上共同固定连接有净化管,所述净化管包括与排污管的出水端固定连接的主管道一、与主管道一的出水端连通的支管道及与支管道的出水端连通且与进水管的进水端固定连接的主管道二,所述主管道二内沿水流方向顺次固定连接有过滤板及活性炭吸附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鼓风机将空气经过空气预热箱预热,预热后的空气进入燃烧机中,提高了送风温度,以此提升了燃烧机的燃烧效率;锅炉内的污水经过排污管流入至加热管中,利用污水的余热加热空气预热箱内的空气,可使送风系统更加节能;污水流动时,依次经过主管道一、支管道及主管道二,经过主管道二时,过滤板首先对污水进行过滤,可除去水中较大的杂物;过滤后的污水经过活性炭吸附板时,活性炭吸附板可将污水中的微小杂质;净化完成后的水经过进水管流动至加热管中以进行空气的预热,从而可减少污水内的杂质易粘附在加热管的内壁上易形成水垢的问题,保证了加热管的换热效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管道上固定连接有位于主管道一的出水方向上的挡水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管道一内的污水流动至支管道所在位置时,由于挡水板可将污水拦截,从而使污水流动至支管道内,污水中的杂质在重力的作用下可部分沉积在支管道的底部,从而减少污水中的杂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挡水板靠近所述主管道一的侧面为弧形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挡水板的表面设置为弧形面,当污水流出主管道一时,污水流动至挡水板的弧形面上,并沿着挡水板的弧形面流动至支管道内;减少了与挡水板接触后回流的水量,提高了输水效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管道的底部设有清理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板过滤后的杂质,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在清理斗内,从而方便了杂质的收集。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清理斗包括与支管道底部螺纹连接的连接部及与连接部连通的集渣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清理斗设为连接部和集渣部的组合,集渣部用于集中收集杂质,连接部与支管道螺纹连接,以此方便了清理斗与支管道之间的拆卸与安装,从而方便了清理斗内杂物的清理。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集渣部上固定连接有观察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观察板可较为直观地看清集渣部内杂质的含量,以此方便操作人员及时清理清理斗,保证过滤工作的正常进行。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加热管为蛇形加热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蛇形加热管延长污水内空气预热箱内的流通距离,延长污水与空气之间的热量交换,提高了空气预热效果,以此提升了燃烧机的燃烧效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排污管及所述进水管的周侧上均包覆有保温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温棉具有较好的保温作用,可减少污水经过排污管和进水管时产生的热量损失,保证进入加热管污水的温度,以此保证了空气预热箱的预热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利用过滤板及活性炭吸附板对污水进行净化,净化完成后的水经过进水管流动至加热管中以进行空气的预热,从而可减少污水内的杂质易粘附在加热管的内壁上易形成水垢的问题,保证了加热管的换热效率;将清理斗设为连接部和集渣部的组合,集渣部用于集中收集杂质,连接部与支管道螺纹连接,以此方便了清理斗与支管道之间的拆卸与安装,从而方便了清理斗内杂物的清理;通过观察板可较为直观地看清集渣部内杂质的含量,以此方便操作人员及时清理清理斗,保证过滤工作的正常进行。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凸显空气预热想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1、鼓风机;2、燃烧机;3、锅炉;31、排污管;311、保温棉;4、空气预热箱;41、进风管;411、出风管;42、加热管;421、进水口;422、出水口;423、进水管;5、净化管;51、主管道一;52、支管道;521、挡水板;53、主管道二;531、过滤板;532、活性炭吸附板;54、清理斗;541、连接部;542、集渣部;543、观察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锅炉送风系统,包括沿气体输送方向顺次连接的鼓风机1、燃烧机2及锅炉3,鼓风机1的出风端与燃烧机2的进风端之间设有空气预热箱4。空气预热箱4上固定连接有进风管41,进风管41的进风端与鼓风机1的出风端固定连接,空气预热箱4上还固定连接有出风管411,出风管411的出风端与燃烧机2的进风端固定连接。空气预热箱4内设有加热管42,加热管42为蛇形加热管42,加热管42的两端分别与进水口421和出水口422。参照图1、图2,锅炉3上固定连接有排污管31,加热管42的进水口421上固定连接有进水管423,排污管31的外周侧上及进水管423的外周侧上均包覆有保温棉311。使用时鼓风机1将空气经过空气预热箱4预热,预热后的空气进入燃烧机2中,提高了送风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锅炉送风系统,包括顺次连接的鼓风机(1)、燃烧机(2)及锅炉(3),所述鼓风机(1)及所述燃烧机(2)之间设有空气预热箱(4),所述空气预热箱(4)上设置有与鼓风机(1)的出风端固定连接的进风管(41),所述空气预热箱(4)上设置有与燃烧机(2)的进风端固定连接的出风管(411),所述空气预热箱(4)内设有加热管(42),所述加热管(42)的两端分别为进水口(421)和出水口(422),所述锅炉(3)上固定连接有排污管(3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42)的进水口(421)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排污管(31)的出水端固定连接的进水管(423),所述进水管(423)的进水端及所述排污管(31)的出水端上共同固定连接有净化管(5),所述净化管(5)包括与排污管(31)的出水端固定连接的主管道一(51)、与主管道一(51)的出水端连通的支管道(52)及与支管道(52)的出水端连通且与进水管(423)的进水端固定连接的主管道二(53),所述主管道二(53)内沿水流方向顺次固定连接有过滤板(531)及活性炭吸附板(53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炉送风系统,包括顺次连接的鼓风机(1)、燃烧机(2)及锅炉(3),所述鼓风机(1)及所述燃烧机(2)之间设有空气预热箱(4),所述空气预热箱(4)上设置有与鼓风机(1)的出风端固定连接的进风管(41),所述空气预热箱(4)上设置有与燃烧机(2)的进风端固定连接的出风管(411),所述空气预热箱(4)内设有加热管(42),所述加热管(42)的两端分别为进水口(421)和出水口(422),所述锅炉(3)上固定连接有排污管(3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42)的进水口(421)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排污管(31)的出水端固定连接的进水管(423),所述进水管(423)的进水端及所述排污管(31)的出水端上共同固定连接有净化管(5),所述净化管(5)包括与排污管(31)的出水端固定连接的主管道一(51)、与主管道一(51)的出水端连通的支管道(52)及与支管道(52)的出水端连通且与进水管(423)的进水端固定连接的主管道二(53),所述主管道二(53)内沿水流方向顺次固定连接有过滤板(531)及活性炭吸附板(532)。
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遂军,朱正荣,黄赣闽,刘海荣,石健水,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城投瀛洲生活垃圾处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