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卡扣式可伸缩套管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3971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2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卡扣式可伸缩套管组件,包含上部外壳和下部外壳组件,以及安装在上部外壳和下部外壳组件之间的器械密封和零密封,所述下部外壳组件包含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套管包含第一套管近端和第一套管远端及在其间延伸的第一套管壁,所述第二套管包含第二套管近端和第二套管远端及在其间延伸的第二套管壁;所述第一套管近端与下部外壳组件连接,所述第二套管近端安装在第一套管的内部,所述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包含第一旋转卡合状态,第二旋转卡合状态和活动状态;第一,第二旋转卡合状态下,所述第二套管可相对第一套管围绕套管的轴线转动但不能轴向移动;活动状态下,所述第二套管可相对第一套管轴向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卡扣式可伸缩套管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创手术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穿刺器结构。
技术介绍
穿刺器是一种微创手术中(尤其是硬管腔镜手术),用于建立进入体腔的人工通道的手术器械。通常由套管组件和穿刺针组成。其临床的一般使用方式为:先在患者皮肤上切开小口,再将穿刺针贯穿套管组件,然后一起经皮肤开口处穿透腹壁进入体腔。一旦进入体腔后穿刺针被取走,留下套管组件作为器械进出体腔的通道。硬管腔镜手术中,通常采用气腹机向患者腹腔持续的灌注气体(例如二氧化碳气体)并维持稳定的气压(约13~15mmHg),以获得足够的手术操作空间。套管组件通常由套管,外壳,密封膜(亦称器械密封)和零密封(亦称自动密封)组成。所述套管组件从体腔外穿透至体腔内,作为器械进出体腔的通道。所述外壳将套管、零密封和密封膜连接成一个密封系统。所述零密封通常不提供对于插入器械的密封,而在器械移走时自动关闭并形成密封。所述密封膜在器械插入时箍紧器械并形成密封。当套管组件固定在患者腹壁时,其套管可分为体外段(长H1),体壁段(长H2)和体内段(长H3)。体壁段的长度H2是变化的,当应用于不同病人时,不同病人的腹壁厚度不一样,例如肥胖病人和体型较瘦的腹壁厚度差异较大;而即使用于同一个病人时,不同穿刺位置和穿刺角度,所述体壁段H2也是变化的。而体外段的长H1不可预留太长或太短,太长则不方便器械的插入,特别当套管组件作为主操作孔需要反复切换器械时,太短则不方便以各个不同倾角操作器械。体内段的长度H3通常变化不大,约预留20~30mm。现有技术的套管组件的套管的长度是固定的,无法满足不同临场场景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旋转卡扣式可伸缩套管组件包含上部外壳和下部外壳组件,以及安装在上部外壳和下部外壳组件之间的器械密封和零密封。所述下部外壳组件包含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套管包含第一套管近端和第一套管远端及在其间延伸的第一套管壁,所述第二套管包含第二套管近端和第二套管远端及在其间延伸的第二套管壁。所述第一套管近端与下部外壳组件连接,所述第二套管近端安装在第一套管的内部,所述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包含第一旋转卡合状态,第二旋转卡合状态和活动状态。第一,第二旋转卡合状态下,所述第二套管可相对第一套管围绕套管的轴线转动但不能轴向移动;活动状态下,所述第二套管可相对第一套管轴向移动。一种方案种,所述第二套管近端的外表面包含厚度为H的第一外凸筋和第一外缺口;第一套管壁的内表面包含第一组内凸筋,所述第一组内凸筋包含间距为B1的近端内凹槽和远端内凹槽;其中H≤B1。又一种方案种,第一外凸筋与近端内凹槽相互匹配构成可围绕套管轴线旋转而不能轴向移动的第一旋转卡扣配合。又一种方案种,第一外凸筋与远端内凹槽相互匹配构成可围绕套管轴线旋转而不能轴向移动的第二旋转卡扣配合。又一种方案种,第一组内凸筋在第一套管环向的分布区域角度为A1,所述第一外缺口在第二套管环向的分布区域角度为ANG1,其中ANG1≥A1;第一组内凸筋与第一外缺口对齐时,所述第二套管可相对第一套管轴向移动。又一种方案种,还包括安装在第一管尾的套管密封件。所述套管密封件包含内径为Dt1的近端弹性圈和内径为Dt3的远端弹性圈;所述远端弹性圈与第一外圆柱面之间过盈配合。又一种方案种,所述套管密封件由热固性弹性体或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制成,管密封件的远端弹性圈与第一外圆柱面之间过盈配合挤压力形成旋转峰值力F1;施加在所述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上的旋转外力F2,当F2≤F1时,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不产生相对旋转位移;当F2>F1时,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产生相对旋转位移。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旋转卡扣式可伸缩套管组件包含上部外壳和下部外壳组件,以及安装在上部外壳和下部外壳组件之间的器械密封和零密封。所述下部外壳组件包含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套管包含第一套管近端和第一套管远端及在其间延伸的由第一套管壁,所述第二套管包含第二套管近端和第二套管远端及在其间延伸的第二套管壁。所述第一套管壁包含内凸筋和内缺口,所述第二套管近端包含外凸筋和外缺口,所述内凸筋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外缺口匹配,所述外凸筋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内缺口匹配;所述内凸筋包含近端内凹槽和远端内凹槽。所述第一套管近端与下部外壳组件连接,所述第二套管的近端安装在第一套管内部。所述套管组件包含最短状态,处于最短状态时,所述外凸筋与近端内凹槽相互匹配构成可围绕套管轴线旋转而不能轴向移动的旋转卡扣配合。一种方案中,所述套管组件还包含活动状态,处于活动状态时,所述内凸筋与外缺口对齐,外凸筋的与内缺口对齐时,所述第二套管可相对于第一套管轴向移动。又一种方案中,所述套管组件还包含最长状态,处于最长状态时,所述外凸筋与远端内凹槽相互匹配构成可围绕套管轴线旋转而不能轴向移动的旋转卡扣配合。又一种方案中,所述套管组件可由最短状态转变成活动状态,再由活动状态转变成最长状态。又一种方案中,还包括安装在第一管尾的套管密封件。所述套管密封件包含内径为Dt1的近端弹性圈和内径为Dt3的远端弹性圈;所述远端弹性圈与第一外圆柱面之间过盈配合。又一种方案中,所述套管密封件由热固性弹性体或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制成,管密封件的远端弹性圈与第一外圆柱面之间过盈配合挤压力形成旋转峰值力F1;施加在所述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上的旋转外力F2,当F2≤F1时,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不产生相对旋转位移;当F2>F1时,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产生相对旋转位移。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套管组件的套管长度调节方法,包含如下步骤:S1:旋转第二套管使所述内凸筋与外缺口对齐,外凸筋与内缺口对齐;S2:轴向移动第二套管,使得外凸筋的侧面对齐远端凹槽;S3:旋转第二套管使得外凸筋与远端内凹槽相互匹配构成可围绕套管轴线旋转而不能轴向移动的旋转卡扣配合。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旋转卡扣式下部外壳组件,包含下部外壳,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所述下部外壳包含远端壳体,过渡壳体一端与远端壳体连接而其另一端延伸并与第一套管连接。所述第一套管包含第一套管近端和第一套管远端及在其间延伸的由第一套管壁,所述第二套管包含第二套管近端和第二套管远端及在其间延伸的第二套管壁。所述第二套管近端包含第一外凸筋,第二外凸筋及其间的第一外环形槽;第二套管近端还包含第一外缺口,所述第一外缺口将所述第一外凸筋和第二外凸筋断开。所述第一套管近端包含第一近端内凸筋和第一远端内凸筋,所述第一近端内凸筋和第一远端内凸筋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第一外缺口匹配。所述下部外壳组件包含最短状态,处于最短状态时,所述第一近端内凸筋与第一外环形槽相互匹配构成可围绕套管轴线旋转而不能轴向移动的第一旋转卡扣配合。一种方案中,所述第一近端内凸筋或第一远端内凸筋与所述第一外缺口对齐时,所述第二套管可相对于第一套管轴向移动。又一种方案中,所述套管组件还包含最长状态,处于最长状态时,第一远端内凸筋与第一外环形槽相互匹配构成可围绕套管轴线旋转而不能轴向移动的第二旋转卡扣配合。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卡扣式可伸缩穿刺器套管组件,包含上部外壳和下部外壳组件,以及安装在上部外壳和下部外壳组件之间的器械密封和零密封,其特征在于:/n1)所述下部外壳组件包含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套管包含第一套管近端和第一套管远端及在其间延伸的第一套管壁,所述第二套管包含第二套管近端和第二套管远端及在其间延伸的第二套管壁;/n2)所述第一套管近端与下部外壳组件连接,所述第二套管近端安装在第一套管的内部,所述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包含第一旋转卡合状态,第二旋转卡合状态和活动状态;/n3)第一,第二旋转卡合状态下,所述第二套管可相对第一套管围绕套管的轴线转动但不能轴向移动;活动状态下,所述第二套管可相对第一套管轴向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卡扣式可伸缩穿刺器套管组件,包含上部外壳和下部外壳组件,以及安装在上部外壳和下部外壳组件之间的器械密封和零密封,其特征在于:
1)所述下部外壳组件包含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套管包含第一套管近端和第一套管远端及在其间延伸的第一套管壁,所述第二套管包含第二套管近端和第二套管远端及在其间延伸的第二套管壁;
2)所述第一套管近端与下部外壳组件连接,所述第二套管近端安装在第一套管的内部,所述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包含第一旋转卡合状态,第二旋转卡合状态和活动状态;
3)第一,第二旋转卡合状态下,所述第二套管可相对第一套管围绕套管的轴线转动但不能轴向移动;活动状态下,所述第二套管可相对第一套管轴向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管近端的外表面包含厚度为H的第一外凸筋和第一外缺口;第一套管壁的内表面包含第一组内凸筋,所述第一组内凸筋包含间距为B1的近端内凹槽和远端内凹槽;其中H≤B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套管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外凸筋与近端内凹槽相互匹配构成可围绕套管轴线旋转而不能轴向移动的第一旋转卡扣配合。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国庆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橙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