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页岩气不稳定线性流理论的重复压裂选井方法
本申请涉及页岩气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页岩气不稳定线性流理论的重复压裂选井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页岩气重复压裂选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BP公司总结出一套重复压裂目标井及压裂段的筛选方法,即重复压裂选井:选择储层含气量较大,孔隙压力较高,单井产量小于700Mscf/D(2×104m3/d)的页岩气井。或者重复压裂选段:即选择储层质量较好井段,水平分段段长超过500ft(152m),超过30%的分段压裂中支撑剂铺置不足,水平井跟端附近生产段未射孔。然而该方法主要是定性-半定量化评价方法,没有给出具体量化的参数界限值,未达到量化评价选井的标准。同时,巴内特页岩气开发过程中Shekhar公司建立的页岩气重复压裂选井方法,利用“完井指数”和“产量指数”来进行选井选层。完井指数和产量指数只考虑了地质方面因素,选井方法没有考虑生产和施工方面因素的影响,可能使得选择的目标井不准确,从而未达到页岩气单井重复压裂的增产效果。此外,国内学者张士诚将人工神经网络用于气井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页岩气不稳定线性流理论的重复压裂选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选择页岩储层的有效厚度≥30m、孔隙度≥4%、TOC≥4%、含气量≥2.5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页岩气不稳定线性流理论的重复压裂选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选择页岩储层的有效厚度≥30m、孔隙度≥4%、TOC≥4%、含气量≥2.5m3/t以及脆性矿物含量≥55%的区域,获取区块页岩气的高压物性参数;建立页岩气分段压裂水平井的水平段长度、定压降产阶段地层压力、井底流压、生产天数、日产气量以及累计气量关系数据库;
S2.选择所述页岩气的高压物性参数变化小的第一目标区块,根据所述第一目标区块的所述页岩气分段压裂水平井的生产动态数据,并结合所述第一目标区块的所述页岩气分段压裂水平井的外输压力、日产气量进行第一次压裂目标井的筛选;
S3.根据所述第一次压裂目标井的筛选结果,应用不稳定线性流法动态拟合分析,得到所述第一次压裂目标井的稳产期累计产量;通过所述稳产期累计产量与递减期累计产量的线性关系得到所述第一次压裂目标井的递减期产量,求取所述第一次压裂目标井的剩余可采储量,计算所述第一次压裂目标井的剩余可采储量因子,利用求取的所述剩余可采储量因子进行重复压裂目标井的筛选;
S4.根据所述重复压裂目标井的筛选结果,在所述页岩气定压降产生产阶段,生产动态数据在物质平衡时间与规整化产量图板上均呈现1/2直线段,表现为不稳定线性流特征,则推导出不稳定线性流定产解产能方程,求取初次压裂改造复杂程度因子,并利用所述初次压裂改造复杂程度因子再次进行重复压裂目标井的筛选,并确定所述重复压裂目标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页岩气不稳定线性流理论的重复压裂选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页岩气的高压物性参数包括流体粘度、综合压缩系数、地层温度以及页岩储层孔隙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页岩气不稳定线性流理论的重复压裂选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第一次压裂目标井的生产压力等于或者低于所述页岩气分段压裂水平井的外输压力且无法实现生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页岩气不稳定线性流理论的重复压裂选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所述第一次压裂目标井为剩余可采储量≥50%且具有剩余可采储量潜力的所述页岩气分段压裂水平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页岩气不稳定线性流理论的重复压裂选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所述页岩气生产阶段包括稳产降压和定压降产两个生产阶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页岩气不稳定线性流理论的重复压裂选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所述页岩气分段压裂水平井在生产过程中处于不稳定线性流阶段,在拟合井底流压基础上,所述稳产期累计产量为按照所述页岩气分段压裂水平井给定的日产气量预测至井底流压达到外输压力时的累计产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页岩气不稳定线性流理论的重复压裂选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在吸附气解析条件下,根据区块投产井的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榜,舒志国,陆亚秋,郑爱维,刘超,孟志勇,沈童,刘霜,石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