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3875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设备,包括若干组固定机构、若干组附着式爬架、运载机构以及升降驱动机构,每组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板、连接杆、卡板,固定板固定安装在建筑物的直立墙壁内部,连接杆水平焊接在固定板的一侧壁上,卡板竖直焊接在连接杆远离固定板的一端端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其结构比较稳定,不易从建筑物的直立墙壁内部脱落,不易发生坠落的事故,更加安全可靠,安装难度小,方便安装,可有效提高安装效率,具有手动刹车的功能,在意外发生时,工作人员利用刹车机构自救成为可能,设计不仅合理,还比较人性化,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目的,具有较好的缓冲功能,可在意外坠落时较好的保护其内部的人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脚手架设备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设备。
技术介绍
脚手架是为了保证各施工过程顺利进行而搭设的工作平台。按搭设的位置分为外脚手架、里脚手架;按材料不同可分为木脚手架、竹脚手架、钢管脚手架;按构造形式分为立杆式脚手架、桥式脚手架、门式脚手架、悬吊式脚手架、挂式脚手架、挑式脚手架、爬式脚手架。现有技术中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设备,其结构不是很稳定,存在易从建筑物的直立墙壁内部脱落的安全隐患,以及存在发生坠落的事故,安全可靠性能不好,安装难度大,不方便安装,严重影响安装效率,不具有手动刹车的功能,在意外发生时,工作人员无法利用刹车机构进行自救,设计不合理,不符合人性化设计,难以做到以人为本的目的,缓冲功能较差,难以在意外坠落时有效的保护其内部的人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设备,其结构比较稳定,不易从建筑物的直立墙壁内部脱落,不易发生坠落的事故,更加安全可靠,安装难度小,方便安装,可有效提高安装效率,具有手动刹车的功能,在意外发生时,工作人员利用刹车机构自救成为可能,设计不仅合理,还比较人性化,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目的,具有较好的缓冲功能,可在意外坠落时较好的保护其内部的人员,来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设备,包括:若干组固定机构,若干组所述固定机构均布竖直排成两列,且每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板、连接杆、卡板,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在建筑物的直立墙壁内部,所述连接杆水平焊接在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壁上,所述卡板竖直焊接在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一端端部,且所述卡板位于所述建筑物的直立墙壁的外部;若干组附着式爬架,若干组所述附着式爬架均上下首尾相接,且每组所述附着式爬架包括竖直设置的两个导轨,每个所述导轨的一侧面上均焊接有至少两个连接块,每个所述连接块远离所述导轨的一端均焊接有卡槽体,所述卡槽体卡接在所述卡板的外部,所述附着式爬架均通过所述卡槽体和所述卡板相配合与所述固定机构相连接;运载机构,所述运载机构包括厢体、门框以及X形连接架,所述厢体的前壁、底壁以及一端壁均为镂空结构,且所述厢体的另一端壁为开口结构,所述厢体的后壁和顶壁均为封闭结构,且所述厢体的后壁外侧面上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背向所述厢体的一侧面上焊接有T形滑块,所述T形滑块滑移安装在对应位置的所述导轨的内部,所述门框通过合页铰接在所述厢体为开口结构的一端,且所述门框远离所述合页的一侧与所述厢体的前壁内侧面之间安装有锁紧件,所述X形连接架固定安装在所述门框的内侧;升降驱动机构,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底座、横梁、定滑轮、两个立座、支撑抽、卷筒、从动皮带轮、电机、主动皮带轮、龙门形固定架、圆柱形转动块、圆轴、连接座以及钢丝绳,所述底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建筑物的水平地面上,且所述底座位于所述运载机构的上方,所述横梁通过配装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一端端部,且所述横梁的内部开设有贯穿其上表面和下表面的通槽,所述定滑轮转动安装在所述通槽的内部,两个所述立座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上部,且两个所述立座关于所述通槽对称设置,所述支撑抽通过滚动轴承安装在两个所述立座上,所述卷筒固定套装在所述支撑抽的外部,且所述卷筒位于两个所述立座之间,所述从动皮带轮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抽的一端端部,所述电机通过电机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上部,所述主动皮带轮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的转动轴端部,且所述主动皮带轮通过皮带与所述从动皮带轮传动连接,所述龙门形固定架固定安装在所述厢体的顶壁上部中心位置处,所述圆柱形转动块转动安装在所述龙门形固定架的内侧,所述圆轴活动安装在所述龙门形固定架的顶壁中心位置处,且所述圆轴的底端与所述圆柱形转动块的上部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圆轴的上端端部,所述钢丝绳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座背向所述圆轴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定滑轮的上部和所述通槽邻近所述底座的一端壁并与所述卷筒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锁紧件包括两个第一固定套、一个第二固定套、锁杆、配装板、限位块以及手柄,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套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厢体的前壁内侧面上,所述第二固定套固定安装在所述门框上,所述锁杆依次插接在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套以及所述第二固定套的内部,所述配装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厢体的前壁内侧面上,所述限位块固定安装在所述配装板背向所述厢体前壁的一侧面上,所述手柄固定安装在所述锁杆上,且所述手柄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套之间,所述手柄上预留有用于所述限位块伸入的限位孔。作为优选,还包括两组刹车机构,两组所述刹车机构对称设置在所述厢体的后壁上,且每组所述刹车机构均包括配装槽、连杆、把手以及刹车辊,所述配装槽开设在所述厢体的后壁上,所述连杆通过转轴铰接在所述配装槽的内部,所述连杆的一端伸出所述厢体的外部,且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厢体的内部,所述把手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杆位于所述厢体内部的一端端部,所述刹车辊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杆的另一端端部,且所述刹车辊位于对应位置的所述导轨与所述厢体的后壁之间,所述刹车辊的辊面用于与所述导轨相抵触。作为优选,所述刹车辊的辊面上包覆有一层厚度为0.6-1cm的耐磨橡胶层,所述耐磨橡胶层的外表面上一体设有防滑凸条。作为优选,所述刹车机构还包括倒L形固定架、拉簧、弹簧座以及拉绳,所述倒L形固定架固定安装在所述厢体的顶壁上部,所述拉簧竖直且固定地安装在所述倒L形固定架的内顶壁底部,所述弹簧座固定安装在所述拉簧的底端,所述拉绳固定安装在所述弹簧座的底部,且所述拉绳远离所述弹簧座的一端活动贯穿所述厢体的顶壁并与所述连杆靠近所述把手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所述刹车辊在所述拉绳和所述拉簧作用下与所述厢体的后壁外侧面相抵触。作为优选,所述厢体的底壁底部还设有若干缓冲件,所述缓冲件包括圆柱形壳体、弹簧、圆形导向块、端盖、圆杆以及圆形橡胶板,所述圆柱形壳体固定安装在所述厢体的底壁底部,所述弹簧和所述圆形导向块以及所述圆杆从上至下依次活动安装在所述圆柱形壳体的内部,所述端盖固定安装在所述圆柱形壳体的底端,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圆柱形壳体的内顶壁相抵触,且所述弹簧的底端与所述圆形导向块的上部相抵触,所述圆形导向块的底部与所述圆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圆杆的底端穿过所述端盖延伸至所述圆柱形壳体的底端外部,所述圆形橡胶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圆杆的底端。作为优选,还包括若干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壳体以及若干锁紧螺栓,所述连接壳体通过所述锁紧螺栓固定安装在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导轨的连接处外部。作为优选,每个所述导轨上邻近其两端均开设有螺纹孔,位于最低处的所述螺纹孔的内部和位于最高处的所述螺纹孔的内部均螺接有限位螺栓。作为优选,所述底座上还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至少设置有两个,且所述安装孔分布在所述底座远离所述横梁的一端。作为优选,每个所述固定板的外周边缘均焊接有若干加强杆,若干所述加强杆均布设置,且每个所述加强杆的表面上均一体设有防滑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若干组固定机构(1),所述若干组所述固定机构(1)均布竖直排成两列,且每组所述固定机构(1)包括固定板(101)、连接杆(102)、卡板(103),所述固定板(101)固定安装在建筑物的直立墙壁内部,所述连接杆(102)水平焊接在所述固定板(101)的一侧壁上,所述卡板(103)竖直焊接在所述连接杆(102)远离所述固定板(101)的一端端部,且所述卡板(103)位于所述建筑物的直立墙壁的外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干组固定机构(1),所述若干组所述固定机构(1)均布竖直排成两列,且每组所述固定机构(1)包括固定板(101)、连接杆(102)、卡板(103),所述固定板(101)固定安装在建筑物的直立墙壁内部,所述连接杆(102)水平焊接在所述固定板(101)的一侧壁上,所述卡板(103)竖直焊接在所述连接杆(102)远离所述固定板(101)的一端端部,且所述卡板(103)位于所述建筑物的直立墙壁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干组附着式爬架(2),若干组所述附着式爬架(2)均上下首尾相接,且每组所述附着式爬架(2)包括竖直设置的两个导轨(201),每个所述导轨(201)的一侧面上均焊接有至少两个连接块(202),每个所述连接块(202)远离所述导轨(201)的一端均焊接有卡槽体(203),所述卡槽体(203)卡接在所述卡板(103)的外部,所述附着式爬架(2)均通过所述卡槽体(203)和所述卡板(103)相配合与所述固定机构(1)相连接;
运载机构(3),所述运载机构(3)包括厢体(301)、门框(305)以及X形连接架(306),所述厢体(301)的前壁、底壁以及一端壁均为镂空结构,且所述厢体(301)的另一端壁为开口结构,所述厢体(301)的后壁和顶壁均为封闭结构,且所述厢体(301)的后壁外侧面上通过固定螺栓(303)固定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板(302),所述连接板(302)背向所述厢体(301)的一侧面上焊接有T形滑块(304),所述T形滑块(304)滑移安装在对应位置的所述导轨(201)的内部,所述门框(305)通过合页(307)铰接在所述厢体(301)为开口结构的一端,且所述门框(305)远离所述合页(307)的一侧与所述厢体(301)的前壁内侧面之间安装有锁紧件(8),所述X形连接架(306)固定安装在所述门框(305)的内侧;
升降驱动机构(4),所述升降驱动机构(4)包括底座(401)、横梁(405)、定滑轮(414)、两个立座(403)、支撑抽(408)、卷筒(402)、从动皮带轮(407)、电机(416)、主动皮带轮(409)、龙门形固定架(412)、圆柱形转动块(413)、圆轴(411)、连接座(410)以及钢丝绳(404),所述底座(401)固定安装在所述建筑物的水平地面上,且所述底座(401)位于所述运载机构(3)的上方,所述横梁(405)通过配装座(406)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401)的一端端部,且所述横梁(405)的内部开设有贯穿其上表面和下表面的通槽(418),所述定滑轮(414)转动安装在所述通槽(418)的内部,两个所述立座(403)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401)的上部,且两个所述立座(403)关于所述通槽(418)对称设置,所述支撑抽(408)通过滚动轴承安装在两个所述立座(403)上,所述卷筒(402)固定套装在所述支撑抽(408)的外部,且所述卷筒(402)位于两个所述立座(403)之间,所述从动皮带轮(407)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抽(408)的一端端部,所述电机(416)通过电机座(415)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401)的上部,所述主动皮带轮(409)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416)的转动轴端部,且所述主动皮带轮(409)通过皮带与所述从动皮带轮(407)传动连接,所述龙门形固定架(412)固定安装在所述厢体(301)的顶壁上部中心位置处,所述圆柱形转动块(413)转动安装在所述龙门形固定架(412)的内侧,所述圆轴(411)活动安装在所述龙门形固定架(412)的顶壁中心位置处,且所述圆轴(411)的底端与所述圆柱形转动块(413)的上部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410)固定安装在所述圆轴(411)的上端端部,所述钢丝绳(404)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座(410)背向所述圆轴(411)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钢丝绳(404)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定滑轮(414)的上部和所述通槽(418)邻近所述底座(401)的一端壁并与所述卷筒(402)固定连接;
所述锁紧件(8)包括两个第一固定套(801)、一个第二固定套(802)、锁杆(803)、配装板(804)、限位块(805)以及手柄(806),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套(801)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厢体(301)的前壁内侧面上,所述第二固定套(802)固定安装在所述门框(305)上,所述锁杆(803)依次插接在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套(801)以及所述第二固定套(802)的内部,所述配装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松杏张阳川林宇鹏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安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