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脲脲原体快速培养方法及其培养基技术

技术编号:26337727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解脲脲原体快速培养方法及其培养基,包括琼脂、鱼肉、Hepes缓冲剂、酸性混合物、人体血球蛋白、青霉素、厌氧混合物、多粘霉素、鸡胚绒毛尿囊膜和干冰,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固体培养基可选择性地培养解脲脲原体,通过菌落的形成确证支原体的存在,并能从菌落形态判断支原体的类型,相对于液体培养基常出现假阳性的情况;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固体培养基在诊断泌尿生殖道感染方面的准确性大大提高,同时在支原体菌落形成时间上,目前固体培养基的结果判读时间较长,而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支原体培养基判读时间较短,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实现了解脲脲原体的快速检测,并且所形成的菌落比在市售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要大得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解脲脲原体快速培养方法及其培养基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生物培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解脲脲原体快速培养方法及其培养基。
技术介绍
脲原体是从人体中分离的能自身繁埴的13种支原体之一,属硬壁菌门柔膜体纲支原体目支原体科脲原体属。脲原体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是在人工培养基上能繁殖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无细胞壁,能自我复制,呈球杆状,大小为125~250nm,分子量为4.5XIO8,具高度多形性。脲原体根据分子生物学特征分为两个生物群和14个血清型,两个生物群包括微小脲原体和解脲脲原体,14个血清型中,基因组较小的血清型1、3、6、14属于微小脲原体,占脲原体感染的90%~92%;基因组较大的血清型2、4、5、8~13属于解脲脲原体,占脲原体感染的8%~10%;解脲脲原体大多采用液体培养法进行培养,虽然液体培养法使用方便、快捷、容易判断,但是这种方法只能从液体颜色的改变来推断支原体是否存在,假阳性率高,准确性不高。而固体培养法则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到人型支原体和解脲脲原体的菌落,从而确证支原体的存在,较好地解决临床标本假阳性率高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解脲脲原体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包括:/n琼脂,15-20%;/n鱼肉,10-15%;/nHepes缓冲剂,3-5%;/n酸性混合物,3-5%;/n人体血球蛋白,15-20%;/n青霉素,30-40%;/n厌氧混合物,3-5%;/n多粘霉素,0.3-0.5%;/n鸡胚绒毛尿囊膜,5-10%;以及/n干冰,5-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解脲脲原体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包括:
琼脂,15-20%;
鱼肉,10-15%;
Hepes缓冲剂,3-5%;
酸性混合物,3-5%;
人体血球蛋白,15-20%;
青霉素,30-40%;
厌氧混合物,3-5%;
多粘霉素,0.3-0.5%;
鸡胚绒毛尿囊膜,5-10%;以及
干冰,5-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解脲脲原体快速培养方法及其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包括:
琼脂,17.5%;
鱼肉,6.5%;
Hepes缓冲剂,3-5%;
酸性混合物,4%;
人体血球蛋白,17.5%;
青霉素,35%;
厌氧混合物,4%;
多粘霉素,0.5%;
鸡胚绒毛尿囊膜,7.5%;以及
干冰,7.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解脲脲原体快速培养方法及其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包括:
琼脂,17.5%;
鱼肉,12.5%;
Hepes缓冲剂,3-5%;
酸性混合物,4%;
人体血球蛋白,11.5%;
青霉素,35%;
厌氧混合物,4%;
多粘霉素,0.5%;
鸡胚绒毛尿囊膜,7.5%;以及
干冰,7.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解脲脲原体快速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亚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国兴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