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膜法改进间苯三酚的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36953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膜法改进间苯三酚的制备工艺,步骤如下:S1、将2,6‑二氯苯酚或2,4‑二氯苯酚中的一种作为反应底物溶解于惰性溶剂,加入氢氧化钾溶液以消除二分子氯化氢,然后用水加成,生成间苯三酚钾盐溶液,之后经盐酸溶液酸化后得到间苯三酚和氯化钾的混合溶液;S2、将混合溶液过滤后通过电渗析系统分离,分别得到间苯三酚粗品和氯化钾溶液;S3、将氯化钾溶液通入三隔室双极膜电渗析系统,分别得到氢氧化钾溶液和盐酸溶液;将该氢氧化钾溶液和盐酸溶液分别回流至S1所述氢氧化钾溶液和盐酸溶液中。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简便、无副产物及过程废水的产生,高度实现了资源化利用,同时自动化程度较高,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An improved preparation of phloroglucinol by membrane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膜法改进间苯三酚的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合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膜法改进间苯三酚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间苯三酚(1,3,5-三羟基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精细化工产品,间苯三酚注射液为平滑肌解痉药,临床上用于治疗消化系统和胆道功能障碍引起的急性痉挛性疼痛,急性痉挛性尿道、膀胱、肾绞痛以及妇科痉挛性疼痛,间苯三酚不会产生一系列抗胆碱样副作用,不会引起低血压、心率加快、心律失常等症状,对心血管功能没有影响;同时可用于黄酮异黄酮类抗肿瘤药物的合成。此外,间苯三酚可作为染料偶合剂、轮胎增粘剂以及偶氮复合油墨等原料,在纺织品及皮革染色工艺、生产塑料胶囊、替代碘化银用于人工降雨以及某些合成材料的防腐剂等方面均有应用。间苯三酚的市场价格目前为50~60万/吨,价格很高。目前,制备间苯三酚有化学合成和生物合成两类方法。生物合成法主要有:(1)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申请的CN101084311A文件中是从丙二酸单酰辅酶A生物合成间苯三酚,酶是从诸如葡萄糖的简单起始材料得到;(2)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申请的专利技术专利CN101724662B中涉及一种利用工程大肠杆菌细胞催化合成间苯三酚。化学合成方法的主要方式包括:(1)1,3,5-三氨基苯水解法,一般是以TNT或苯的卤化物为原料,经胺化、水解制备,该方式安全隐患较大,以卤代苯或氨基苯为原料,价格昂贵,原料来源困难,且产生大量的三废,不适用于工业化生产;(2)1,3,5-三烷氧基苯水解法,该方式以1,3,5-三溴苯或六氯苯为原料经烷氧化、络合、水解制备间苯三酚,但该方式收率较低,且废酸的处理困难;(3)三异丙苯(TIP)氧化法,该方法会同时副产丙酮。因此,目前亟需探究出一种经济、高效、绿色的工艺来改进间苯三酚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解决间苯三酚制备过程中工艺冗长、有副产物产生及废盐难处理的问题,并提供一种具有经济和资源化优势的膜法改进间苯三酚的制备工艺。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膜法改进间苯三酚的制备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S1、将2,6-二氯苯酚或2,4-二氯苯酚中的一种作为反应底物溶解于惰性溶剂,得到溶液A;向溶液A中加入氢氧化钾溶液以消除二分子氯化氢,然后用水加成,生成间苯三酚钾盐溶液,之后经盐酸溶液酸化后得到间苯三酚和氯化钾的混合溶液B;所述惰性溶剂为与水不互溶且共沸、密度低于水的溶剂;S2、将所述混合溶液B过滤后通入电渗析系统,分别得到间苯三酚粗品和氯化钾溶液;S3、将所述氯化钾溶液通入三隔室双极膜电渗析系统,分别得到氢氧化钾溶液和盐酸溶液;将氢氧化钾溶液回流至S1所述溶液A中用于消除反应,将盐酸溶液回流至S1所述间苯三酚钾盐溶液中用于酸化反应。作为优选,S1中所述惰性溶剂为叔丁苯、苯甲醚、苯乙醚、异丙苯和异丁苯中一种或多种的混合液。作为优选,所述溶液A与氢氧化钾溶液的混合摩尔比为1:8~1:10,优选为1:10。作为优选,S2中所述过滤时采用的过滤膜直径为0.5~5μm。作为优选,S2中所述电渗析系统的淡室定期补水以保持液面恒定,防止所述混合溶液中的间苯三酚在电渗析过程中析出。作为优选,S2中所述间苯三酚粗品部分回流至所述混合溶液B中,用于再次分离提纯间苯三酚。作为优选,所述电渗析系统和所述三隔室双极膜电渗析系统均采用板式膜组件,膜材料均为PVC、PEEK、PET、PES和PVDF中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作为优选,所述电渗析系统和所述三隔室双极膜电渗析系统的进水温度均小于40℃,优选为25~35℃。作为优选,S3中通入所述三隔室双极膜电渗析系统的氯化钾溶液浓度为15%~20%。作为优选,S3中所述三隔室双极膜电渗析系统得到的氢氧化钾溶液浓度为9~11%,盐酸溶液浓度为6~7%。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采用二羟基氯苯法制备间苯三酚,在该制备过程中,反应底物先与氢氧化钾溶液进行消除反应,再与水溶液发生加成反应,最后与盐酸溶液进行酸化反应;此路线反应过程简单,产品收率高;2)本专利技术采用电渗析技术分离氯化钾和间苯三酚粗品,可减少传统除盐工艺(如采用离子交换树脂)中需要酸碱清洗或者再生的工艺步骤,具有绿色环保的效能;而且本专利技术采用的电膜分离方式,不仅热损耗小,而且相对效率高;3)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双极膜电渗析工艺,可以将通入的氯化钾溶液分别转化为氢氧化钾溶液与盐酸溶液,而得到的这两种溶液均可回用至前端工艺中,满足了工艺的自用需求;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全工段几乎无废水废物的排放,满足资源最大程度的循环利用,且本专利技术工艺的方法简单,有着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制备工艺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制备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本专利技术中各个实施方式的技术特征在没有相互冲突的前提下,均可进行相应组合。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膜法改进间苯三酚的制备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S1、将2,6-二氯苯酚或2,4-二氯苯酚中的一种作为反应底物,优选为2,6-二氯苯酚,选用与水不互溶且共沸、密度低于水的惰性溶剂,来溶解反应底物,得到溶液A。使用的惰性溶剂稍加冷却后能够与水分离,应用时可以选用叔丁苯、苯甲醚、苯乙醚、异丙苯和异丁苯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液,优选为异丙苯惰性溶剂。向溶液A中依次加入氢氧化钾溶液、水溶液和盐酸溶液,通过二羟基氯苯法制备得到间苯三酚和氯化钾的混合溶液,该方法具体如下:S11、向溶液A中加入氢氧化钾溶液,来消除反应底物上两个分子量的氯化氢,然后与水发生加成反应,得到间苯三酚钾盐溶液。在该过程中,溶液A与氢氧化钾溶液的混合摩尔比为1:8~1:10,优选为1:10。S12、然后向得到的间苯三酚钾盐溶液中加入盐酸溶液,经过酸化后得到间苯三酚和氯化钾的混合溶液B。S2、将上述溶液C首先进行过滤处理,再通入电渗析系统进行分离,分别得到间苯三酚粗品和氯化钾溶液。本步骤在将溶液进行电渗析之前首先进行过滤处理,这是因为在S1的合成过程中会有少部分悬浮物及部分间苯三酚晶体产生,而悬浮物和晶体不仅会导致电渗析膜的堵塞,还会增大运行压力和流量,甚至致使处理量的降低。因此,在进入电渗析系统前,首先进行过滤来去除溶液中的悬浮物及晶体等杂质,能保证后续电渗析过程稳定高效的运行。为了保证溶液中的悬浮物及晶体等杂质的有效去除,可以采用直径为0.5~5μm的过滤膜。除此之外,在电渗析系统中,还要定期向淡室中补水以保持电渗析系统的液面恒定,防止通入溶液中的间苯三酚在电渗析过程中因浓度过高而析出,不仅会堵塞膜组件,还会影响该电渗析过程的稳定运行。在电渗析过程中产生的淡水(即间苯三酚粗品)可以收集起来并用于后续间苯三酚的精制过程,也可以根据需要将得到的间苯三酚粗品通过管路回流至前述的混合溶液B中,再次通过电渗析系统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膜法改进间苯三酚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将2,6-二氯苯酚或2,4-二氯苯酚中的一种作为反应底物溶解于惰性溶剂,得到溶液A;向溶液A中加入氢氧化钾溶液以消除二分子氯化氢,然后用水加成,生成间苯三酚钾盐溶液,之后经盐酸溶液酸化后得到间苯三酚和氯化钾的混合溶液B;所述惰性溶剂为与水不互溶且共沸、密度低于水的溶剂;/nS2、将所述混合溶液B过滤后通入电渗析系统,分别得到间苯三酚粗品和氯化钾溶液;/nS3、将所述氯化钾溶液通入三隔室双极膜电渗析系统,分别得到氢氧化钾溶液和盐酸溶液;将氢氧化钾溶液回流至S1所述溶液A中用于消除反应,将盐酸溶液回流至S1所述间苯三酚钾盐溶液中用于酸化反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膜法改进间苯三酚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2,6-二氯苯酚或2,4-二氯苯酚中的一种作为反应底物溶解于惰性溶剂,得到溶液A;向溶液A中加入氢氧化钾溶液以消除二分子氯化氢,然后用水加成,生成间苯三酚钾盐溶液,之后经盐酸溶液酸化后得到间苯三酚和氯化钾的混合溶液B;所述惰性溶剂为与水不互溶且共沸、密度低于水的溶剂;
S2、将所述混合溶液B过滤后通入电渗析系统,分别得到间苯三酚粗品和氯化钾溶液;
S3、将所述氯化钾溶液通入三隔室双极膜电渗析系统,分别得到氢氧化钾溶液和盐酸溶液;将氢氧化钾溶液回流至S1所述溶液A中用于消除反应,将盐酸溶液回流至S1所述间苯三酚钾盐溶液中用于酸化反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膜法改进间苯三酚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惰性溶剂为叔丁苯、苯甲醚、苯乙醚、异丙苯和异丁苯中一种或多种的混合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膜法改进间苯三酚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A与氢氧化钾溶液的混合摩尔比为1:8~1:10,优选为1: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膜法改进间苯三酚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过滤时采用的过滤膜直径为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笑维潘云辉张楠楠楼永通俞树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蓝然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