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高效填粉装置制备气凝胶玻璃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36810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填粉装置,包括振动装置、玻璃框架、注粉装置和测压装置,制备气凝胶玻璃的步骤如下:气凝胶颗粒研磨备用,将两块玻璃设置间距后,周边密封固定形成玻璃腔体,玻璃框架固定在振动装置上,气凝胶粉体通过注粉口注入玻璃腔体内,注粉同时进行振动,通过测压装置,测试玻璃腔体内压力,检测注粉情况,填充完毕后,将注粉口进行密封,即可得到气凝胶玻璃。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多个玻璃框架同时固定在振动装置上,实现对多个玻璃腔体的同时加粉,可同时采用多个注粉装置填充,提高了注粉效率,采用多个注粉桶,并加入多个测压点,控制玻璃腔体压力,及时检测注粉情况,使填充更均匀,填粉效率更高。

Method for preparing aerogel glass by using high efficiency powder fill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高效填粉装置制备气凝胶玻璃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气凝胶玻璃的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高效填粉装置制备气凝胶玻璃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的快速发展,能源和环境成为全社会日益瞩目的两大问题,从而对节能和环保提出了更高要求,新型节能玻璃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气凝胶因具有化学稳定性好、可回收利用、良好的透光和隔热特性,是极好的环保材料,在建筑玻璃节能应用方面具有重要的发展前景。气凝胶玻璃是世界上最轻和隔热效果最好的玻璃材料。气凝胶特殊的结构赋予其较好的隔热、光学、疏水、耐腐蚀性能。从外观和透明度来看,气凝胶玻璃和普通玻璃相似,但比其它玻璃有更高的保温性能,且耐热性高,阻燃,抗放射性辐射和紫外线辐射,还可调色。气凝胶玻璃还具有优良的隔音性能,使得居住环境更为舒适。现有气凝胶玻璃的生产工艺基本采用的是在两片玻璃板之间预留灌胶口,并向其中的空隙灌满气凝胶粉体或颗粒,然后进行密封和固定,但气凝胶玻璃在粉体填充过程中,随着粉体填充量的增加,填充会变得困难,往往出现表象加满、经过振动后又出现没有填满的现象,填粉效率较低,因此,如何提高粉体填充效率成为气凝胶玻璃应用首要考虑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利用高效填粉装置制备气凝胶玻璃的方法。本专利技术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填粉装置,包括振动装置、玻璃框架、注粉装置和测压装置,所述玻璃框架固定在振动装置上,所述注粉装置上设置有所述的测压装置;其中,所述玻璃框架的固定方式通过采用固定装置、粘接、或在振动装置上设置与玻璃框架大小形状相匹配的凹槽来对玻璃框架进行固定,所述玻璃框架上端设置有若干个注粉口,所述注粉装置包括多个注粉桶,多个注粉桶通过注粉管相连通,在所述的注粉管上设置有多个注粉阀门和多个测压装置,所述注粉管通过注粉口通入到气凝胶玻璃框架的玻璃腔体内。较好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和可移动定位板,在振动装置上方的两端部各设置有一个固定板,中间为可移动定位板,在固定板和可移动定位板之间设置有待填粉的玻璃框架,所述固定板和可移动定位板通过伸缩杆、限位块或缓冲弹簧连接;所述固定板和可移动定位板采用金属制品或木制品中的任一种;所述可移动定位板的数量≥2个。较好地,所述玻璃框粘接方式可采用胶黏剂进行粘接固定;在每套注粉装置中,注粉桶的数量为2个以上,注粉口的数量为1~4个。较好地,当其中一个玻璃框架上只有一个注粉口、另外一个玻璃框架上注粉口≥2个时,相邻两个玻璃框架之间可通过连通管连接注粉口连通在一起,或者分别通过注粉装置注粉;当两个玻璃框架上都只有一个注粉口时,两个玻璃框架不连通分别通过注粉装置注粉;当两个玻璃框架上注粉口均≥2个时,相邻两个玻璃框可连通或者分别通过注粉装置注粉。所述的高效填粉装置制备气凝胶玻璃的方法,其制备步骤如下:⑴气凝胶粉体的制备:将气凝胶颗粒研磨至所需粒径;⑵制备玻璃框架:将两块玻璃根据需要设置间距,周边采用密封条和密封胶固定,形成玻璃腔体,并且在框架外侧预留多个注粉口;⑶固定玻璃框架:将玻璃框架通过固定装置、粘结或放置在凹槽内的方式固定在振动装置上;⑷注粉:将注粉装置的注粉管通过注粉口通入玻璃腔体内,打开阀门,将步骤⑴中制备的气凝胶粉体注入玻璃腔体内,同时,启动振动装置,在注粉的同时进行振动;在注粉的过程中,通过测压装置,测试玻璃腔体内的压力,控制腔体内的压力,及时检测注粉情况;⑸封装:气凝胶粉体填充完毕后,将玻璃框架外侧预留的注粉口进行密封,即可得到气凝胶玻璃。较好地,通过步骤⑷的注粉方法,可以对一个或者多个玻璃腔体同时加粉;多个玻璃腔体之间通过连通管(10)连通在一起。较好地,在步骤⑴中,所述气凝胶粉体为二氧化硅气凝胶粉、三氧化二铝气凝胶粉、二氧化钛气凝胶粉、二氧化锆气凝胶粉中的任一种;所述气凝胶粉体的粒径范围为5~30μm之间。较好地,在步骤⑵中,所述玻璃为浮法玻璃、钢化玻璃、半钢化玻璃、镀膜玻璃、夹胶玻璃中的任一种。较好地,在步骤⑷中,所述振动装置在竖直方向上振动,所述振动装置的振动频率为50~80Hz,振幅为1~3mm。较好地,在步骤⑷中,所述注粉过程中,当测压装置的数值不再发生变化时即为注粉完成。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可将多个气凝胶玻璃框架同时固定在振动装置上,实现对多个玻璃腔体的同时加粉,并在玻璃框架外侧预留多个注粉口,可同时采用多个注粉装置进行粉体填充,提高了注粉效率。2、本专利技术采用预填粉注入的办法,将气凝胶粉体加入到玻璃腔体中,在加粉的过程中直接振动,提高加粉效果,采用多个注粉桶,并加入多个测压点,控制玻璃腔体的压力,及时检测注粉情况,使填充更均匀,效率更高。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中高效填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本专利技术中高效填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本专利技术中高效填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三;图4本专利技术中高效填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四;图5本专利技术中高效填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五;图6本专利技术中高效填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六;其中:1--振动装置;2--固定板;3--可移动定位板;4--气凝胶玻璃框架;5--注粉管;6--测压装置;7--注粉阀门;8--注粉桶;9--注粉口;10--连通管;11--胶黏剂;12--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实施例1:参见图1,一种高效填粉装置,包括振动装置1、玻璃框架4、注粉装置和测压装置6,玻璃框架4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振动装置1上,注粉装置上设置有测压装置,玻璃框架4上端设置有若干个注粉口9,注粉装置包括多个注粉桶8,多个注粉桶通过注粉管8相连通,在注粉管5上设置有多个注粉阀门7和多个测压装置6,注粉管5通过注粉口9通入到气凝胶玻璃框架4的玻璃腔体内。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2和可移动定位板3,在振动装置1上方的两端部各设置有一个固定板2,中间为可移动定位板3,在固定板2和可移动定位板3之间设置有待填粉的玻璃框架4,固定板2和可移动定位板3通过伸缩杆连接;固定板2和可移动定位板3采用木制品,根据玻璃框架的个数,可移动定位板3的数量与玻璃框架的个数相匹配。在每套注粉装置中,注粉桶8的数量为2个;注粉口9的数量为4个(图中只画出了两个)。相邻两个玻璃框架之间通过连通管10连通在一起。利用上面所述的高效填粉装置制备气凝胶玻璃的方法,其制备步骤如下:⑴气凝胶粉体的制备:将气凝胶颗粒研磨至所需粒径;⑵制备玻璃框架:将两块玻璃根据需要设置间距,周边采用密封条和密封胶固定,形成玻璃腔体,并且在框架外侧预留多个注粉口;⑶固定玻璃框架:将玻璃框架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振动装置上;⑷注粉:将注粉装置的注粉管通过注粉口通入玻璃腔体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填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填粉装置包括振动装置(1)、玻璃框架(4)、注粉装置和测压装置(6),所述玻璃框架(4)固定在振动装置(1)上,所述注粉装置上设置有所述的测压装置;其中,所述玻璃框架(4)的固定方式通过采用固定装置、粘接、或在振动装置上设置与玻璃框架大小形状相匹配的凹槽(12)来对玻璃框架进行固定,所述玻璃框架(4)上端设置有若干个注粉口(9),所述注粉装置包括多个注粉桶(8),多个注粉桶(8)通过注粉管(5)相连通,在所述的注粉管(5)上设置有多个注粉阀门(7)和多个测压装置(6),所述注粉管(5)通过注粉口(9)通入到气凝胶玻璃框架(4)的玻璃腔体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填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填粉装置包括振动装置(1)、玻璃框架(4)、注粉装置和测压装置(6),所述玻璃框架(4)固定在振动装置(1)上,所述注粉装置上设置有所述的测压装置;其中,所述玻璃框架(4)的固定方式通过采用固定装置、粘接、或在振动装置上设置与玻璃框架大小形状相匹配的凹槽(12)来对玻璃框架进行固定,所述玻璃框架(4)上端设置有若干个注粉口(9),所述注粉装置包括多个注粉桶(8),多个注粉桶(8)通过注粉管(5)相连通,在所述的注粉管(5)上设置有多个注粉阀门(7)和多个测压装置(6),所述注粉管(5)通过注粉口(9)通入到气凝胶玻璃框架(4)的玻璃腔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填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2)和可移动定位板(3),在振动装置(1)上方的两端部各设置有一个固定板(2),中间为可移动定位板(3),在固定板(2)和可移动定位板(3)之间设置有待填粉的玻璃框架(4),所述固定板(2)和可移动定位板(3)通过伸缩杆、限位块或缓冲弹簧连接;所述固定板(2)和可移动定位板(3)采用金属制品或木制品中的任一种;所述可移动定位板(3)的数量≥2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填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框架(4)的粘接方式是采用胶黏剂(11)进行粘接固定;在每套注粉装置中,注粉桶(8)的数量为2个以上,注粉口(9)的数量为1~4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填粉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其中一个玻璃框架上只有一个注粉口、另外一个玻璃框架上注粉口≥2个时,相邻两个玻璃框架(4)之间可通过连通管(10)连接注粉口(9)连通在一起,或者分别通过注粉装置注粉;
当两个玻璃框架上都只有一个注粉口时,两个玻璃框架不连通分别通过注粉装置注粉;
当两个玻璃框架上注粉口均≥2个时,相邻两个玻璃框可连通或者分别通过注粉装置注粉。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继承曹二伟刘喜宗姚栋嘉张东生陈帅何凤霞董会娜
申请(专利权)人:巩义市泛锐熠辉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