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酸性含铜蚀刻废液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3670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酸性含铜蚀刻废液处理工艺,包括:中和工艺,提铜工艺以及调配工艺。所述提铜工艺包括将调节pH后的溶液置于电解池中,加入电流密度为200A/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酸性含铜蚀刻废液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酸性含铜蚀刻废液,特别涉及一种酸性含铜蚀刻废液处理工艺,属于废液处理

技术介绍
酸性蚀刻液的主要原料组成为氯化铵、盐酸和氯化铜,具有强氧化性,能够与铜板和镍板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将铜板和镍板溶解,以此实现对铜板和镍板的蚀刻。含铜废液直接排放会导致重大的环境污染,通过植物及水转移至人体内,过量的铜会与在人体内发生酶中毒,导致人丧失生理机能。因此,含铜蚀刻废液需要及时有效的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酸性含铜蚀刻废液处理工艺,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为实现前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酸性含铜蚀刻废液处理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1)提供pH为8~10的碱性溶液,并缓慢加入酸性含铜蚀刻废液中,在温度为30~40℃条件下搅拌1-2h,调节入酸性含铜蚀刻废液的pH为8~10后过滤除杂;(2)提铜工艺:将步骤(1)中调节pH后的溶液置于电解池中,加入电流密度为200A/m2-3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酸性含铜蚀刻废液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提供pH为8~10的碱性溶液,并缓慢加入酸性含铜蚀刻废液中,在温度为30~40℃条件下搅拌1-2h,调节入酸性含铜蚀刻废液的pH为8~10后过滤除杂;/n(2)提铜工艺:将步骤(1)中调节pH后的溶液置于电解池中,加入电流密度为200A/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酸性含铜蚀刻废液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提供pH为8~10的碱性溶液,并缓慢加入酸性含铜蚀刻废液中,在温度为30~40℃条件下搅拌1-2h,调节入酸性含铜蚀刻废液的pH为8~10后过滤除杂;
(2)提铜工艺:将步骤(1)中调节pH后的溶液置于电解池中,加入电流密度为200A/m2-300A/m2,控制温度为50-60℃条件下进行一次电解,待电解液中铜离子的浓度小于10g/L时,进行二次电解,二次电解的电流密度为100A/m2-200A/m2,二次电解的温度为70-80℃,当电解液中铜离子的溶度小于2g/L时,电解过程结束并回收电解出的单质铜和清液;
(3)调配工艺:向步骤(2)回收的清液中加入盐酸、氯化铵和铜离子,调节铜离子的浓度为20-30g/L,当清液中的氢离子、铵根离子和氯离子浓度与蚀刻子夜的浓度一致后,得到蚀刻子液并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酸性含铜蚀刻废液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采用浓度为0.5-3mol/L的NaHCO3碱性溶液调节酸性含铜蚀刻废液的p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酸性含铜蚀刻废液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离心过滤机进行离心过滤,滤布的目数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平邱跃芹吴芹万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中环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