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孔碳材料以及利用催化裂化柴油制备多孔碳材料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加工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孔碳材料以及利用催化裂化柴油制备多孔碳材料的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催化裂化加工能力约占原油一次加工能力的40%左右,导致催化裂化柴油在我国柴油池中比例较大,达30%以上,成为主要的二次加工柴油组分。然而,世界原油重质化趋势愈加明显,含硫和高硫原油比例增加,国内西部油田和部分海上原油多为重质含硫原油,加之为提高汽油收率或增产丙烯不断提高FCC装置操作苛刻度,导致催化柴油质量愈来愈差,硫、氮、芳烃含量偏高,十六烷值偏低,尤其是芳烃含量高达80%以上,芳烃含量多以含双环芳烃的萘类化合物为主,经加氢精制或裂化后用于生产车用柴油,工艺条件苛刻、氢耗高、产品密度、十六烷值和多环芳烃含量难以满足新的国标要求。近年来,我国车用燃料油质量升级不断加快,原定于2020年实施的国VI柴油标准已于2019年提前实施。其中对多环芳烃组分控制更为严格,国VI柴油多环芳烃质量分数由原来的不大于11%降低为不大于7%,对于高芳烃含量的催化柴油的使用受到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催化裂化柴油制备多孔碳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将催化裂化柴油与多孔结构模板剂进行接触反应,以使得催化裂化柴油在多孔结构模板剂的表面生长形成多孔结构的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催化裂化柴油制备多孔碳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将催化裂化柴油与多孔结构模板剂进行接触反应,以使得催化裂化柴油在多孔结构模板剂的表面生长形成多孔结构的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触反应的温度为700℃~850℃;反应压力0.1~0.2Mp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裂化柴油与所述多孔结构模板剂的质量比为1:3~10;
优选地,所述催化裂化柴油是在载气的作用下与所述多孔结构模板剂进行接触反应;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载气与所述催化裂化柴油的体积比为20~50:1;更优选地,所述载气为氮气、氢气、氩气和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催化裂化柴油与所述多孔结构模板剂的接触时间为10~15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结构模板剂选自多孔结构的MgO、α-Fe2O3或催化裂化废催化剂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结构模板剂为粒径分布为50nm-1000nm的微球,比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海波,李康,陈辉,翟腾,雷杰,张洪申,李治,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