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电动小车的分段式动态无线充电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33542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电动小车的分段式动态无线充电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包括高频发射源、发射系统、电磁接收系统和负载,小车动态充电时功率与效率的传输情况,基于三维全波电磁仿真软件FEKO进行仿真分析,设计出了一种贴合轨道的圆弧形线圈,通过不断优化圆弧线圈的曲率半径、匝数和调整铜线的截面半径等方法,并在线圈下面尝试安装铁氧体等有聚磁作用的材料来优化磁场的伸展方向,以此来达到能量传输时最大传输效率和高负载获得功率的传输效果。运用FEKO软件的分析仿真来完成对小车无线电能传输模块的设计,以此来达到最佳传输性能的设计与实现方案,最终实现分段式电动小车动态无线充电系统的整体优化设计。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segmented dynamic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based on electric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电动小车的分段式动态无线充电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动小车动态无线充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动小车的分段式动态无线充电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移动设备主要使用传统的插拔式充电方法补充电能。传统插拔式充电方法有很多缺点,比如为工作在无人区的移动机器人充电不方便、充电存在接触损耗和接触磨损。摆脱电线束缚,实现电能无线传输是人类追逐的梦想。尽管早有这些充满创意的构想,但受当时技术水平的制约以及缺乏足够的客观需求,无线电能传输(WirelessPowerTransfer,WPT)技术并未真正应用。随着半导体器件和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客观需求的驱动,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WPT才真正走向应用。进入21世纪后,环保、便捷的发展趋势大大增加了对WPT技术的需求。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更使得WPT系统的性能相对于早期有了质的提升。无线充电或感应充电移动设备是利用WPT技术实现电池无线充电的一类新型移动设备。和传统插拔式充电不一样的是,无线充电不需要线缆连接充电。利用WPT技术,可以实现电能从电网到设备电池的传输。无线充电可以分为静态和动态充电。静态充电在设备驻停状态下实现无线充电,而动态无线充电(DynamicWirelessCharging,DWC)能够实现在移动过程中取电。后者能够在电动小车运行过程中实现边走边充,进而显著减少动力电池的携带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国外,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对移动式无线充电系统的模型和动态特性进行了研究,并最早将大功率移动式无线充电技术应用于车间的搬运机车;2009年,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开展了在线电动汽车(on-lineelectricvehicle,OLEV)移动式无线充电项目,在系统功率、传输距离特性和实用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美国北卡州立大学和橡树林国家实验室(ORNL)也开展了电动汽车移动式无线充电的研究,并建造了多线圈供电的移动式实验系统;此外,荷兰、日本、法国和德国的一些大学与研究机构也开展了相关的仿真和实验研究。在国内,重庆大学一直从事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的研究,并提出了一种采用发射机构分布式并联、接收机构分布式串联模式的新型导轨式系统,实现了能效特性的总体提升。天津工业大学采用地面端多线圈结构方案,通过耦合模理论建立了高速列车移动式无线供电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得出了获得最大传输能量的条件;哈尔滨工业大学采用多初级绕组并联的供电方案,能够减小电动汽车在移动充电过程中传输效率的变化,保证供电的稳定性和高效性;另外,国内还有香港城市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进行了相关研究。本专利技术是基于分段式电动小车动态无线充电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通过对小车无线充电系统的高频发射源、发射系统、电磁接收系统和负载进行配置。其中发射系统包括励磁线圈和发射线圈,它们之间是通过直接耦合关系把能量从励磁线圈传到发射线圈,励磁线圈所需能量直接从高频电源处获得。电磁接收系统包括接收线圈和负载线圈,它们之间也是通过直接耦合关系把能量从接收线圈传到负载线圈。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之间通过空间磁场的谐振耦合实现电能的无线传输。基于FEKO来优化线圈的结构来实现无线电能传输的效率η最高,以此来达到充电性能最优的效果,最终实现分段式电动小车动态无线充电系统的整体优化设计。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后我们发现,虽然已经有很多关于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的研究,但现有研究往往对比较规则形状的线圈进行了大量的分析,没有全面考虑其它不规则形状线圈的传输效率和负载获得功率,缺乏对比研究,所以难以得出耦合线圈电能传输最佳的结果。本专利技术基于三维全波电磁仿真软件FEKO进行仿真分析。设计出了一种贴合轨道的圆弧形线,通过不断优化圆弧线圈的曲率半径、匝数和调整铜线的截面半径的方法,并在线圈下面尝试安装铁氧体等聚磁作用的材料来优化磁场的伸展方向,以此来达到能量传输时最大高传输效率(PowerTransferEfficiency,PTE)传输、高负载获得功率(PowerDeliveredtotheLoad,PDL)传输的效果,这是一项非常重要而有意义的工作,也是本专利技术的出发点和源动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电动小车的分段式动态无线充电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电动小车的分段式动态无线充电系统的设计,该基于电动小车的分段式动态无线充电系统的设计包括高频发射源、发射系统、电磁接收系统和负载,负载和外部电动小车的供电电路连接;发射系统包括励磁线圈和发射线圈,励磁线圈和发射线圈是通过直接耦合关系把能量从励磁线圈传到发射线圈,励磁线圈所需能量直接从高频发射源处获得,高频发射源即高频发射电源,励磁线圈的能量直接通过电路连接从高频发射源获得,高频发射源的能量通过接入一般电网经过高频逆变后得到;电磁接收系统包括接收线圈和负载线圈,接收线圈和负载线圈也是通过直接耦合关系把能量从接收线圈传到负载线圈,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之间通过空间磁场的谐振耦合实现电能的无线传输,励磁线圈和发射线圈是通过直接耦合关系把能量从励磁线圈传到发射线圈,励磁线圈所需能量通过电路连接从高频发射源处获得,接收线圈和负载线圈通过直接耦合关系把能量从接收线圈传到负载线圈,这样既能防止电源和负载对谐振线圈的影响,又能方便地进行电源和负载的阻抗匹配,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之间通过空间磁场的谐振耦合实现电能的无线传输,主要通过优化线圈的结构来实现无线电能传输的效率η最高,这里的负载指的是小车中需要供能的元器件,包括驱动电路、控制电路和循迹电路,这个弧形线圈优化后就是提高了带负载能力,和负载有间接的关系。作为优化,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简称弧形线圈)采用的均是同一种结构的弧形线圈结构,并且大小也相同,弧形线圈结构是一种对圆弧轨道的拟合,单个弧形线圈结构包括中间空出来没有绕线的部分、绕线部分和外面的磁场扩散区域,发射线圈下面安装有聚磁材料,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称为弧形线圈,弧形线圈结构中间空出来没有绕线部分的磁场是由外面四周绕线部分向内扩散区域磁场的叠加,外面两端线圈的磁场强度相同,但范围不一样,为方便连接,弧形线圈的首尾两端采用的是平整的直线,并在发射线圈下面安装了铁氧体等聚磁作用的材料来优化磁场的伸展方向,根据小车运动的路径,在小车沿着弧形路线前进的时候,弧形线圈和轨道的贴合面积最大,和小车上接收线圈的耦合面积也越大,磁场也越集中,线圈的无线电能传输的效率也就越大,单个弧形线圈结构主要指的是由内而外绕成的一匝一匝的线圈,任意两个发射线圈间连接处采用的是平整连接的结构。作为优化,两个发射线圈铺设时的距离小于等于单个线圈的最大半径,两个发射线圈铺设时的距离大于等于0,所述的两个线圈指的是任意的两个发射线圈。作为优化,中间空出来没有绕线的部分的面积是根据两个线圈间的耦合关系来决定的,可以进行一定的改变,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的匝数也是需要根据耦合关系来决定,一般设置在11~20匝。作为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电动小车的分段式动态无线充电系统的设计,其特征在于:该基于电动小车的分段式动态无线充电系统的设计包括高频发射源、发射系统、电磁接收系统和负载,所述负载和外部电动小车的供电电路连接;/n所述发射系统包括励磁线圈和发射线圈,所述励磁线圈和发射线圈是通过直接耦合关系把能量从励磁线圈传到发射线圈,所述励磁线圈所需能量通过电路连接从所述高频发射源处获得;/n所述电磁接收系统包括接收线圈和负载线圈,所述接收线圈和负载线圈也是通过直接耦合关系把能量从接收线圈传到负载线圈,所述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之间通过空间磁场的谐振耦合实现电能的无线传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动小车的分段式动态无线充电系统的设计,其特征在于:该基于电动小车的分段式动态无线充电系统的设计包括高频发射源、发射系统、电磁接收系统和负载,所述负载和外部电动小车的供电电路连接;
所述发射系统包括励磁线圈和发射线圈,所述励磁线圈和发射线圈是通过直接耦合关系把能量从励磁线圈传到发射线圈,所述励磁线圈所需能量通过电路连接从所述高频发射源处获得;
所述电磁接收系统包括接收线圈和负载线圈,所述接收线圈和负载线圈也是通过直接耦合关系把能量从接收线圈传到负载线圈,所述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之间通过空间磁场的谐振耦合实现电能的无线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动小车的分段式动态无线充电系统的设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简称弧形线圈)采用的均是同一种结构的弧形线圈结构,并且大小也相同,所述弧形线圈结构是一种对圆弧轨道的拟合,单个所述弧形线圈结构包括中间空出来没有绕线的部分、绕线部分和外面的磁场扩散区域,所述发射线圈下面安装有聚磁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动小车的分段式动态无线充电系统的设计,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发射线圈铺设时的距离小于等于单个线圈的最大半径,两个所述发射线圈铺设时的距离大于等于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动小车的分段式动态无线充电系统的设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空出来没有绕线的部分的面积是根据两个线圈间的耦合关系来决定的,所述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的匝数也是需要根据耦合关系来决定,一般设置在11~20匝。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动小车的分段式动态无线充电系统的设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线圈的曲率半径为30cm,单匝弧形线圈的截面半径为2mm,所述弧形线圈的最长半径不超过20cm,所述弧形线圈所对的圆心角最多不超过74.5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动小车的分段式动态无线充电系统的设计,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磁材料为圆弧形的结构,所述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维傲徐志国张金孙逸伦邓京龙李佳欣陈雨轩
申请(专利权)人:金陵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