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硝化竹纤维素的造粒工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34946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9: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硝化竹纤维素的造粒工艺方法,属于烟火药制备技术领域。将硝化竹纤维素加入到乙酸乙酯中搅拌溶解,得到硝化竹纤维素溶液;将三聚氰胺粉末加入硝化竹纤维素溶液中搅拌得到混合溶液M;搅拌并向溶液M中加入烷基二羧甲基铵乙内酯、聚乙烯醇、二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树脂,得到混合溶液N;搅拌并将混合溶液N倒入硝化竹纤维素粉末中至硝化竹纤维素粉末呈泥团状;继续搅拌后停止;将所得硝化纤维素用铜筛造粒使之落于牛皮纸上后转移至阴凉处干燥;用铜棒轻敲硝化竹纤维素颗粒,颗粒断开不变形时将硝化竹纤维素颗粒真空干燥,即得硝化竹纤维素颗粒。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硝化竹纤维素产品的造粒工艺问题及制备使用贮存的安全性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硝化竹纤维素的造粒工艺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硝化竹纤维素的造粒工艺方法,属于烟火药制备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世界上的产竹大国,有着丰富的竹子资源。硝化竹纤维素是由竹纤维素经硝硫混酸硝化而成,属硝酸酯类,是继硝化棉之后的另一种硝化纤维素来源。硝化竹纤维素有军用和民用两大应用领域,含氮量高的硝化竹纤维素可用以制造单基药、无烟火药、花炮药;含氮量低的可用以制造喷漆、人造革、胶片、塑料等,有着很广阔的生产前景。硝化竹纤维素制备过程中需要造粒,造粒工艺直接决定了硝化竹纤维素产品在制备、使用及贮存过程中的安全性。因此,尤为需求专利技术一种硝化竹纤维素的造粒工艺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硝化竹纤维素的造粒工艺方法,以解决硝化竹纤维素产品的造粒工艺问题,以及在制备、使用及贮存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硝化竹纤维素的造粒工艺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将干燥的硝化竹纤维素加入到乙酸乙酯中,搅拌直至硝化竹纤维素溶解,得到质量分数为1%~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硝化竹纤维素的造粒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n步骤一、将干燥的硝化竹纤维素加入到乙酸乙酯中,搅拌直至硝化竹纤维素溶解,得到质量分数为1%~15%的硝化竹纤维素溶液;/n步骤二、将三聚氰胺粉末加入到步骤一所得的硝化竹纤维素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白色混合溶液M,其中,三聚氰胺占混合溶液总质量的1%~5%;/n步骤三、在搅拌状态下,向步骤二所得的溶液M中依次加入烷基二羧甲基铵乙内酯、聚乙烯醇、二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树脂,搅拌均匀,得到白色混合溶液N,其中,三种物质依次占溶液M总质量的0.1%~0.3%、0.2%~0.6%、0.2%~0.8%;/n步骤四、在搅拌状态下,将步骤三所得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硝化竹纤维素的造粒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干燥的硝化竹纤维素加入到乙酸乙酯中,搅拌直至硝化竹纤维素溶解,得到质量分数为1%~15%的硝化竹纤维素溶液;
步骤二、将三聚氰胺粉末加入到步骤一所得的硝化竹纤维素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白色混合溶液M,其中,三聚氰胺占混合溶液总质量的1%~5%;
步骤三、在搅拌状态下,向步骤二所得的溶液M中依次加入烷基二羧甲基铵乙内酯、聚乙烯醇、二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树脂,搅拌均匀,得到白色混合溶液N,其中,三种物质依次占溶液M总质量的0.1%~0.3%、0.2%~0.6%、0.2%~0.8%;
步骤四、在搅拌状态下,将步骤三所得的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吉平刘晓波方祝青李琪军刘克普吉伟生于保藏周耀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江西吉润花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