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壁回转隔热装置的加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3421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8: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薄壁回转隔热装置的加工方法,属于航空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为将圆度控制夹具吊装到激光加工系统的旋转工具台上并找正;通过夹具的胀瓣同步径向扩张,使薄壁筒形主体同步径向扩张,使薄壁筒形主体的局部低点径向外移,实现薄壁筒形主体同夹具型面完全贴合;使用高能量激光束将制孔部位薄壁筒形主体上的金属熔化,并用高压氩气吹走熔化金属,实现通过激光切割完成铆钉孔加工;重复步骤三完成所有铆钉孔的加工。通过激光切割这种无应力制孔方式解决铆钉钻孔时局部变形问题。该方法能够实现带有铆接结构支架的薄壁回转隔热装置的精度加工,提高加工效率,有效缩短加工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壁回转隔热装置的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航空发动机
,尤其涉及一种薄壁回转隔热装置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带有铆接支架结构的薄壁回转隔热装置是加力燃烧室重要构件之一,典型的结构是大回转直径的薄壁筒形主体上铆接支架,如图1-2所示,其外轮廓与相配件内轮廓装配后形成冷却空气通道,冷却通道尺寸直接影响冷却气流分布,从而对相关零件的冷却效果有着重要影响。但由于这种薄壁回转隔热装置的回转半径大,例如大的直径可达522.5mm,壁厚仅有1.5mm,零件刚性差,所以导致零件焊接热处理后圆周变形不规律,零件圆度差。传统的加工方法是先将支架固定在相配件上,然后将该隔热装置装入相配件,形成薄壁回转隔热装置的筒形主体与支架的假装配状态,然后使用氩弧焊将支架固定在筒形主体上,再按支架上的铆钉孔位置进行配钻、打磨去除焊点、铆接,完成支架加工;但这种加工方法手工操作量大、强度高导致加工周期长;同时,因需与相配件进行假装配,导致互换性差且产能受相配件加工进度制约;零件刚性差,钻孔部位存在加工变形,导致支架同筒形主体配合后存在间隙;配装工艺只有支架附近的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壁回转隔热装置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将圆度控制夹具吊装到激光加工系统的旋转工具台上并找正,将薄壁筒形主体装到圆度控制夹具上;/n步骤二:拧动螺母,利用零件刚性弱的特性,通过胀瓣一和胀瓣二的同步径向扩张,使薄壁筒形主体同步径向扩张,使薄壁筒形主体的局部低点径向外移,实现薄壁筒形主体同圆度控制夹具型面完全贴合;/n步骤三:使用高能量激光束将制孔部位薄壁筒形主体上的金属熔化,并用高压氩气吹走熔化金属,实现通过激光切割完成铆钉孔加工;/n步骤四:重复步骤三完成所有铆钉孔的加工,最终实现通过激光切割完成薄壁回转隔热装置的铆钉孔加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壁回转隔热装置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圆度控制夹具吊装到激光加工系统的旋转工具台上并找正,将薄壁筒形主体装到圆度控制夹具上;
步骤二:拧动螺母,利用零件刚性弱的特性,通过胀瓣一和胀瓣二的同步径向扩张,使薄壁筒形主体同步径向扩张,使薄壁筒形主体的局部低点径向外移,实现薄壁筒形主体同圆度控制夹具型面完全贴合;
步骤三:使用高能量激光束将制孔部位薄壁筒形主体上的金属熔化,并用高压氩气吹走熔化金属,实现通过激光切割完成铆钉孔加工;
步骤四:重复步骤三完成所有铆钉孔的加工,最终实现通过激光切割完成薄壁回转隔热装置的铆钉孔加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壁回转隔热装置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的圆度控制夹具包括螺母、螺杆、锥块、胀瓣一和胀瓣二,所述螺母与螺杆一端螺纹连接,螺母下端固定有轴肩;螺杆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有筒形支撑座,支撑座固定在底座上;支撑座侧面相对开设有腰形孔,支撑座内部设置有滑块,滑块底部连接有弹簧一,弹簧一另一端固定在底座上;支撑座外部套设有锥块,锥块与滑块通过圆柱销一连接,圆柱销一沿着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振周阚田田李广辉李晓光任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