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其溪专利>正文

一种铝合金边框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3405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8: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铝合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铝合金边框回收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铝合金边框回收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铝合金边框回收装置,包括有底架、侧支撑架、控制屏、钻孔机构、驱动转换机构等、晃荡对撑机构和废弃铝合金段;底架上方与侧支撑架相连接;底架上方与钻孔机构相连接;底架上方与驱动转换机构相连接;底架上方与晃荡对撑机构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对废弃铝合金段进行两个收卷边内的夹角混凝土处理,实现快速的使收卷位置的混凝土断裂,配合铲除设备完全去除,实现了快速的废弃铝合金段和混凝土的分离,大大提高了分离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合金边框回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铝合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铝合金边框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在房屋拆建时,需要将与混凝土结构不同的物体拆除,铝合金门扇边框就是其中之一,拆除过程中铝合金门扇可以直接拆除,但是铝合金门框在拆除时边框会与大量的混凝土结合,导致铝合金边框无法直接回收;回收时由于其铝合金边框与混凝土接触的内侧边框的两个收卷边内收,导致混凝土无法直接铲除,进一步的增加了回收的难度,直接破碎也无法便捷的处理两个收卷边内的夹角混凝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回收时由于其铝合金边框与混凝土接触的内侧边框的两个收卷边内收,导致混凝土无法直接铲除,进一步的增加了回收的难度,直接破碎也无法便捷的处理两个收卷边内的夹角混凝土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铝合金边框回收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铝合金边框回收装置,包括有底架、侧支撑架、控制屏、钻孔机构、驱动转换机构、晃荡对撑机构和废弃铝合金段;底架上方与侧支撑架相连接;底架上方与钻孔机构相连接;底架上方与驱动转换机构相连接;底架上方与晃荡对撑机构相连接;侧支撑架与钻孔机构相连接;侧支撑架与控制屏相连接;驱动转换机构与废弃铝合金段相连接。可选地,钻孔机构还包括有第一顶板、第一直线导轨、第一电动推杆、电钻、第二直线导轨,弹簧伸缩杆和钻头;第一顶板一侧与第一直线导轨相连接;第一顶板另一侧与第二直线导轨相连接;第一直线导轨通过滑块与第一电动推杆进行螺栓连接;第二直线导轨通过滑块与弹簧伸缩杆进行螺栓连接;第一电动推杆与电钻进行螺栓连接;电钻与钻头相连接;钻头与弹簧伸缩杆进行插接;第一顶板一侧与底架相连接;第一顶板另一侧与侧支撑架相连接。可选地,驱动转换机构还包括有第一电机、第一传动杆、滑套、第一齿轮、第二电动推杆、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丝杆、第一轴承架、第二轴承架、第二齿轮、第二传动杆、第一伸缩杆、转盘、放置盘、第三直线导轨、第四直线导轨、放置框、第二顶板、第五直线导轨、第三电动推杆、第六直线导轨、第四电动推杆、第一夹杆、第二夹杆和液压气缸;第一电机输出轴与第一传动杆进行焊接;第一传动杆外表面与滑套进行滑动连接;滑套外表面依次与第一齿轮、第二电动推杆和第一锥齿轮相连接;第一锥齿轮侧面设置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内部轴心与丝杆进行插接;丝杆外表面一侧与第一轴承架进行转动连接;丝杆外表面另一侧与第二轴承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杆侧面设置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内部轴心与第二传动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一伸缩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伸缩杆与转盘相互卡位;转盘内部轴心与液压气缸进行插接;液压气缸上方与放置盘进行插接;放置盘上方一侧与第三直线导轨相连接;放置盘上方另一侧与第四直线导轨相连接;放置框下方一侧与第三直线导轨相连接;放置框下方另一侧与第四直线导轨相连接;放置框内上方与第二顶板进行螺栓连接;第二顶板下方一侧与第五直线导轨相连接;第二顶板下方另一侧与第六直线导轨相连接;第五直线导轨外表面通过滑块与第三电动推杆进行螺栓连接;第六直线导轨外表面通过滑块与第四电动推杆进行螺栓连接;第三电动推杆下方与第一夹杆进行螺栓连接;第四电动推杆下方与第二夹杆进行螺栓连接;第一电机与底架相连接;第一传动杆与底架相连接;第二电动推杆与底架相连接;第一轴承架和第二轴承架均与底架相连接;液压气缸与底架相连接;第二传动杆与底架相连接;丝杆与晃荡对撑机构相连接;放置框内放置有废弃铝合金段。可选地,晃荡对撑机构还包括有第二电机、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三齿轮、支撑杆、滑座、第四齿轮、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第五齿轮、第一圆盘、第二连杆、第二伸缩杆、第六齿轮、第二圆盘、第三连杆、第三伸缩杆、第三传动轮、第七齿轮、第四传动轮、第八齿轮、第九齿轮、第五锥齿轮、第六锥齿轮、第五传动轮、第一分撑机构、第六传动轮、第十齿轮、第十一齿轮、第七锥齿轮、第八锥齿轮、第七传动轮和第二分撑机构;第二电机输出轴与第一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轴心通过转轴与第三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轮轴心通过转轴与支撑杆进行转动连接;支撑杆侧面设置有滑座;滑座通过转轴依次与第三锥齿轮和第四齿轮进行转动连接;滑座通过转轴与第四锥齿轮、第五齿轮和第一圆盘进行转动连接;第三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进行啮合;第一圆盘通过限位柱与第二连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连杆与第二伸缩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伸缩杆与滑座进行转动连接;滑座通过转轴依次与第六齿轮和第二圆盘进行转动连接;第六齿轮与第五齿轮进行啮合;第二圆盘通过限位柱与第三连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三连杆与第三伸缩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伸缩杆与滑座进行转动连接;滑座通过转轴依次与第三传动轮和第七齿轮进行转动连接;滑座通过转轴依次与第四传动轮和第八齿轮进行转动连接;滑座通过转轴依次与第六传动轮和第十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三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六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滑座通过转轴依次与第五锥齿轮和第九齿轮进行转动连接;滑座通过转轴依次与第五传动轮和第六锥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八齿轮与第九齿轮进行啮合;滑座上方一侧与第一分撑机构相连接;滑座上方另一侧与第二分撑机构相连接;第五锥齿轮与第六锥齿轮进行啮合;滑座通过转轴依次与第七锥齿轮和第十一齿轮进行转动连接;滑座通过转轴依次与第八锥齿轮和第七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十齿轮与第十一齿轮进行啮合;第七锥齿轮与第八锥齿轮进行啮合;第七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分撑机构进行传动连接;第五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分撑机构第一分撑机构进行传动连接;支撑杆与底架相连接;滑座与丝杆相连接;第二电机与底架相连接。可选地,第一分撑机构还包括有第八传动轮、外罩壳、凸轮、顶杆、限位板、弹性件、第一分撑板和第二分撑板;第八传动轮轴心通过转轴与外罩壳进行转动连接;第八传动轮轴心通过转轴与凸轮进行转动连接;外罩壳内部中部与限位板进行插接;限位板内中部与顶杆进行插接;弹性件与顶杆进行套接;弹性件一侧与限位板相连接;弹性件另一侧与外罩壳相连接;凸轮与顶杆相互接触;外罩壳一侧与第一分撑板进行转动连接;外罩壳另一侧与第二分撑板进行转动连接;外罩壳与滑座相连接;第八传动轮与第五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可选地,当第二电动推杆带动滑套上的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时,第二齿轮转动,此时第一锥齿轮空转;当第二电动推杆带动滑套上的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时,第二锥齿轮转动,此时第一齿轮空转;当第二电动推杆带动滑套上的第一齿轮和第一锥齿轮分别不与第二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啮合时,第二齿轮和第一锥齿轮不转。可选地,当第三齿轮与第七齿轮啮合时,第七齿轮转动,此时第四齿轮不转;当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时,第四齿轮转动,此时第七齿轮不转;当第三齿轮分别不与第七齿轮和第四齿轮啮合时,第七齿轮和第四齿轮均不转。可选地,转盘等距设置有四个一字槽,并且一字槽夹面均为内弧面;同时第一伸缩杆一侧设置有一个带内弧面缺口的圆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通过驱动转换机构将废弃铝合金段夹紧,接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合金边框回收装置,包括侧支撑架(2)和控制屏(3),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底架(1)、钻孔机构(4)、驱动转换机构(5)、晃荡对撑机构(6)和废弃铝合金段(7);底架(1)上方与侧支撑架(2)相连接;底架(1)上方与钻孔机构(4)相连接;底架(1)上方与驱动转换机构(5)相连接;底架(1)上方与晃荡对撑机构(6)相连接;侧支撑架(2)与钻孔机构(4)相连接;侧支撑架(2)与控制屏(3)相连接;驱动转换机构(5)与废弃铝合金段(7)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合金边框回收装置,包括侧支撑架(2)和控制屏(3),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底架(1)、钻孔机构(4)、驱动转换机构(5)、晃荡对撑机构(6)和废弃铝合金段(7);底架(1)上方与侧支撑架(2)相连接;底架(1)上方与钻孔机构(4)相连接;底架(1)上方与驱动转换机构(5)相连接;底架(1)上方与晃荡对撑机构(6)相连接;侧支撑架(2)与钻孔机构(4)相连接;侧支撑架(2)与控制屏(3)相连接;驱动转换机构(5)与废弃铝合金段(7)相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边框回收装置,其特征是:钻孔机构(4)还包括有第一顶板(401)、第一直线导轨(402)、第一电动推杆(403)、电钻(404)、第二直线导轨(405),弹簧伸缩杆(406)和钻头(407);第一顶板(401)一侧与第一直线导轨(402)相连接;第一顶板(401)另一侧与第二直线导轨(405)相连接;第一直线导轨(402)通过滑块与第一电动推杆(403)进行螺栓连接;第二直线导轨(405)通过滑块与弹簧伸缩杆(406)进行螺栓连接;第一电动推杆(403)与电钻(404)进行螺栓连接;电钻(404)与钻头(407)相连接;钻头(407)与弹簧伸缩杆(406)进行插接;第一顶板(401)一侧与底架(1)相连接;第一顶板(401)另一侧与侧支撑架(2)相连接。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铝合金边框回收装置,其特征是:驱动转换机构(5)还包括有第一电机(501)、第一传动杆(502)、滑套(503)、第一齿轮(504)、第二电动推杆(505)、第一锥齿轮(506)、第二锥齿轮(507)、丝杆(508)、第一轴承架(509)、第二轴承架(5010)、第二齿轮(5011)、第二传动杆(5012)、第一伸缩杆(5013)、转盘(5014)、放置盘(5015)、第三直线导轨(5016)、第四直线导轨(5017)、放置框(5018)、第二顶板(5019)、第五直线导轨(5020)、第三电动推杆(5021)、第六直线导轨(5022)、第四电动推杆(5023)、第一夹杆(5024)、第二夹杆(5025)和液压气缸(5026);第一电机(501)输出轴与第一传动杆(502)进行焊接;第一传动杆(502)外表面与滑套(503)进行滑动连接;滑套(503)外表面依次与第一齿轮(504)、第二电动推杆(505)和第一锥齿轮(506)相连接;第一锥齿轮(506)侧面设置有第二锥齿轮(507);第二锥齿轮(507)内部轴心与丝杆(508)进行插接;丝杆(508)外表面一侧与第一轴承架(509)进行转动连接;丝杆(508)外表面另一侧与第二轴承架(5010)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杆(502)侧面设置有第二齿轮(5011);第二齿轮(5011)内部轴心与第二传动杆(5012)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杆(5012)外表面与第一伸缩杆(5013)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伸缩杆(5013)与转盘(5014)相互卡位;转盘(5014)内部轴心与液压气缸(5026)进行插接;液压气缸(5026)上方与放置盘(5015)进行插接;放置盘(5015)上方一侧与第三直线导轨(5016)相连接;放置盘(5015)上方另一侧与第四直线导轨(5017)相连接;放置框(5018)下方一侧与第三直线导轨(5016)相连接;放置框(5018)下方另一侧与第四直线导轨(5017)相连接;放置框(5018)内上方与第二顶板(5019)进行螺栓连接;第二顶板(5019)下方一侧与第五直线导轨(5020)相连接;第二顶板(5019)下方另一侧与第六直线导轨(5022)相连接;第五直线导轨(5020)外表面通过滑块与第三电动推杆(5021)进行螺栓连接;第六直线导轨(5022)外表面通过滑块与第四电动推杆(5023)进行螺栓连接;第三电动推杆(5021)下方与第一夹杆(5024)进行螺栓连接;第四电动推杆(5023)下方与第二夹杆(5025)进行螺栓连接;第一电机(501)与底架(1)相连接;第一传动杆(502)与底架(1)相连接;第二电动推杆(505)与底架(1)相连接;第一轴承架(509)和第二轴承架(5010)均与底架(1)相连接;液压气缸(5026)与底架(1)相连接;第二传动杆(5012)与底架(1)相连接;丝杆(508)与晃荡对撑机构(6)相连接;放置框(5018)内放置有废弃铝合金段(7)。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铝合金边框回收装置,其特征是:晃荡对撑机构(6)还包括有第二电机(601)、第一传动轮(602)、第二传动轮(603)、第三齿轮(604)、支撑杆(605)、滑座(606)、第四齿轮(607)、第三锥齿轮(608)、第四锥齿轮(609)、第五齿轮(6010)、第一圆盘(6011)、第二连杆(6012)、第二伸缩杆(6013)、第六齿轮(6014)、第二圆盘(6015)、第三连杆(6016)、第三伸缩杆(6017)、第三传动轮(6018)、第七齿轮(6019)、第四传动轮(6020)、第八齿轮(6021)、第九齿轮(6022)、第五锥齿轮(6023)、第六锥齿轮(6024)、第五传动轮(6025)、第一分撑机构(6026)、第六传动轮(6027)、第十齿轮(6028)、第十一齿轮(6029)、第七锥齿轮(6030)、第八锥齿轮(6031)、第七传动轮(6032)和第二分撑机构(6033);第二电机(601)输出轴与第一传动轮(6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其溪
申请(专利权)人:李其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