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气液双相换热器的增材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3401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8: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液双相换热器的增材制造方法,包括S1:设置粉末床熔融金属打印机的参数,装入金属原料粉末,载入气液双相换热器的3D模型,打印出材料的密度为所用金属密度的95%以上。S2:打印出气液双相换热器的底板及折流组件;S3:打印出密封壁和位于密封壁内部的芯体;S4:打印出盖体及位于盖体内的引流组件。S5:由下而上逐层打印完成后进行退火处理,以消除制品内的热应力,退火处理之后进行刻蚀或抛光,得到气液双相换热器成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打破了传统换热器加工过程的技术瓶颈,传热面积近似等于材料表面积,将材料利用率提升至近乎于100%,使得换热的面积显著提升。

An additive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gas liquid two phase heat excha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液双相换热器的增材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气液双相换热器的增材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气液换热器广泛的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其作用包括气体或液体的预热及加热、液体或气体的残热回收等用途,气液换热器包括双管式、壳管式、以及板框架式等结构。目前,市面上常用的换热器类型虽然多样,但大多都结构相似。受制于工业生产要求,大多数零部件需要分开生产,且需要采用减材制造的制作方式,导致设备零部件需要考虑密封难易程度、生产难易程度等复杂问题。CN102012175B公开了一种新型气液换热装置,包括主换热板及若干辅助换热肋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换热板上设有进、出液口,内部则设有分别与进、出液口相连的进、出液主流道,而所述辅助换热肋片竖向平行间隔排布于主换热板上,每根辅助换热肋片内设有分别与进、出液主流道相连的进、出液分流道,同时在每根辅助换热肋片内还设有若干竖向贯通连接前述进、出液分流道的次分流道。该气液换热器中材料表面积远大于换热面积,使得换热器中换热材料的利用难以提升。现有的气液换热中,大多采用气液流道相互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液双相换热器的增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设置粉末床熔融金属打印机的参数,装入金属原料粉末,载入气液双相换热器的3D模型,所述3D模型中分别包括底板、盖体、芯体(1)、密封壁(2)、引流组件(3)、折流组件(4)的模型,其中芯体(1)的模型中气体流道和液体流道均为3D螺旋形通道结构,气体流道和液体流道对应的3D螺旋形通道的延伸长度方向相互垂直,构成间壁式换热结构;/nS2:打印出气液双相换热器的底板及折流组件(4);/nS3:打印出密封壁(2)和位于密封壁(2)内部的芯体(1);/nS4:打印出盖体及位于盖体内的引流组件(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液双相换热器的增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设置粉末床熔融金属打印机的参数,装入金属原料粉末,载入气液双相换热器的3D模型,所述3D模型中分别包括底板、盖体、芯体(1)、密封壁(2)、引流组件(3)、折流组件(4)的模型,其中芯体(1)的模型中气体流道和液体流道均为3D螺旋形通道结构,气体流道和液体流道对应的3D螺旋形通道的延伸长度方向相互垂直,构成间壁式换热结构;
S2:打印出气液双相换热器的底板及折流组件(4);
S3:打印出密封壁(2)和位于密封壁(2)内部的芯体(1);
S4:打印出盖体及位于盖体内的引流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双相换热器的增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粉末床熔融金属打印机为SLM打印机或SLS打印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液双相换热器的增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的粉末床熔融金属打印机为SLM打印机,SLM打印机的参数设置为:扫描速度100mm/s-1000mm/s,激光功率设置为130W-400W,使得打印出材料的密度为所用金属密度的95%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液双相换热器的增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的粉末床熔融金属打印机为SLS打印机,SLS打印机的参数设置为:扫描速度100mm/s-400mm/s,激光功率设置为50W-1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鹏飞尹泽诚严彪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