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获取中间包等离子加热效率的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等离子加热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获取中间包等离子加热效率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等离子加热技术是通过在等离子发生器上施加一定的电能,产生弧光将气体介质充分电离,使等离子能量高度集中进行加热的技术,中间包等离子加热作为一种能够及时补偿中间包内温降的加热方法,对于稳定中间包内温度变化,实现恒温浇注,提高铸坯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其中,中间包等离子加热的运行经济性需要通过中间包等离子加热效率进行评测,通过评测中间包等离子加热效率,可以及时调整相关设备的关键参数,使得中间包等离子加热效率维持在较佳的加热效率范围内,提升中间包运行的经济性,从而准确、高效地指导工业现场生产。目前,中间包等离子加热效率的确定方法是通过监测中间包温度的实时变化,依据监测得到的中间包温度调整相关加热参数,使得中间包温度维持在较佳的加热效率范围对应的参考温度范围内,这样,确定该参考温度范围内对应的较佳的加热效率为该中间包等离子加热效率。但该获取中间包等离子加热效率的方法,由于不同结构、不同环境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获取中间包等离子加热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采集中间包等离子加热的加热参数;/n依据所述加热参数中的等离子加热功率以及加热时间,获取等离子加热产生的热量;/n依据所述加热参数中的等离子加热功率、加热时间、冷却水总质量、冷却水入出水口温度、加热工质气体流量、加热工质气体温升、中间包包盖温度、渣表面温度、包盖面积、中间包的侧面积、各个面散热热通量、环境温度、长水口面积、钢液温度、钢液总质量,获取被加热钢液吸收的总热量;/n基于所述等离子加热产生的热量以及被加热钢液吸收的总热量,获取中间包等离子加热效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获取中间包等离子加热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中间包等离子加热的加热参数;
依据所述加热参数中的等离子加热功率以及加热时间,获取等离子加热产生的热量;
依据所述加热参数中的等离子加热功率、加热时间、冷却水总质量、冷却水入出水口温度、加热工质气体流量、加热工质气体温升、中间包包盖温度、渣表面温度、包盖面积、中间包的侧面积、各个面散热热通量、环境温度、长水口面积、钢液温度、钢液总质量,获取被加热钢液吸收的总热量;
基于所述等离子加热产生的热量以及被加热钢液吸收的总热量,获取中间包等离子加热效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加热参数中的等离子加热功率、加热时间、冷却水总质量、冷却水入出水口温度、加热工质气体流量、加热工质气体温升、渣表面温度、中间包包盖温度、包盖面积、中间包的侧面积、各个面散热热通量、环境温度、长水口面积、钢液温度、钢液总质量,获取被加热钢液吸收的总热量,包括:
依据冷却水总质量、冷却水入出水口温度、加热时间计算加热系统冷却水带走的热量;
依据加热工质气体流量以及加热工质气体温升,计算加热工质气体带走的热量;
依据渣的属性参数以及加热参数中的中间包包盖温度、包盖面积、渣表面温度、中间包的侧面积,计算中间包散热量;
依据加热参数中的环境温度、长水口面积、钢液温度,计算钢包注流过程中的辐射热量;
依据加热参数中的钢液总质量、钢液温度、加热时间,计算钢液从钢包进入中间包中带入的热量,基于等离子加热产生的热量以及钢液从钢包进入中间包中带入的热量,计算输入中间包的热量;
依据加热参数中的钢液总质量、钢液温升、加热时间,计算钢液温升所需的热量;
依据加热参数中的钢液总质量、钢液温度、中间包出口的钢液温度,计算流入结晶器内的钢液带走的热量;
依据输入中间包的热量、钢液温升所需的热量、加热系统冷却水带走的热量、加热工质气体带走的热量、中间包散热量、流入结晶器内的钢液带走的热量、钢包注流过程中的辐射热量,计算等离子加热辐射传给耐火材料的热量;
依据等离子加热产生的热量、加热系统冷却水带走的热量、加热工质气体带走的热量、等离子加热辐射传给耐火材料的热量、中间包散热量,计算被加热钢液吸收的总热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计算所述钢液温升所需的热量、加热系统冷却水带走的热量、加热工质气体带走的热量、中间包散热量、流入结晶器内的钢液带走的热量、钢包注流过程中的辐射热量以及等离子加热辐射传给耐火材料的热量的和值,得到输出中间包的热量并展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获取的中间包等离子加热效率是否小于预设的下限优化加热效率,若是,调整加热参数中的一个或多个参数,以使调整参数后的中间包等离子加热效率大于所述下限优化加热效率。
5.一种获取中间包等离子加热效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参数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中间包等离子加热的加热参数;
第一热量获取模块,用于依据所述加热参数中的等离子加热功率以及加热时间,获取等离子加热产生的热量;
第二热量获取模块,用于依据所述加热参数中的等离子加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梦静,杨树峰,汪易航,李京社,王存,刘威,宋景欣,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