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钛板的板形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3375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钛板的板形控制方法,包括:加热板坯、高压水除磷、粗轧和精轧,其中所述粗轧确定粗轧出口厚度和按照预设的各道次初始压下量分配并采用增加奇道次各道次最大侧压量限制的方式对板坯进行七道次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能够解决钛板及钛合金在轧制过程中存在的扣翘头问题及轧制完成后存在的下扣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钛板的板形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冶金
,具体涉及一种钛板的板形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热连轧工艺是一种生产钢材的方式,通常为用连铸板坯或初轧板坯作原料。板坯首先在加热炉按照工艺规定的温度进行加热,加热至目标温度。然后板坯经过高压水除鳞,接着进入粗轧机,通常粗轧立辊控制宽度,平辊控制厚度。经过粗轧机组的轧制,使带钢达到预先设定的目标厚度、宽度及温度,然后带钢再进入精轧机组进行连轧轧制,使带钢达到预先设定的目标厚度、温度。最后通过卷取机将带钢成形为钢卷。由于市场需求及钛板质量提升的加工需求,要求将钛板板坯轧制成所要求的最终厚度、宽度要求,但目前还没有针对钛板的专门设备及控制系统。在完成钛及钛合金顺利试轧及模型改进后,钛板在热连轧线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板形问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粗轧轧制过程中存在较严重的扣翘头现象,频繁引起废品。2.钛板轧制完成后存在很明显的下扣现象,严重时下扣拱高达到80mm左右,对下游企业的进一步加工造成很大影响,产生废品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钛板的板形控制方法,包括:加热板坯、高压水除磷、粗轧和精轧,其特征在于,所述粗轧包括:/n确定粗轧出口厚度为35mm;/n按照预设的各道次初始压下量分配并采用增加奇道次各道次最大侧压量限制的方式对板坯进行七道次轧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钛板的板形控制方法,包括:加热板坯、高压水除磷、粗轧和精轧,其特征在于,所述粗轧包括:
确定粗轧出口厚度为35mm;
按照预设的各道次初始压下量分配并采用增加奇道次各道次最大侧压量限制的方式对板坯进行七道次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板的板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170≤板坯厚度<180mm时,各道次初始压下量分配是:第一道次46mm,第二道次58mm,第三道次50mm,第四道次53mm,第五道次42mm,第六道次37mm,第七道次25mm;
当180mm≤板坯厚度<205mm时,各道次初始压下量分配是:第一道次45mm,第二道次58mm,第三道次49mm,第四道次53mm,第五道次42mm,第六道次37mm,第七道次25mm;
当205mm≤板坯厚度≤220mm时,各道次初始压下量分配是:第一道次44mm,第二道次58mm,第三道次47mm,第四道次53mm,第五道次42mm,第六道次37mm,第七道次2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板的板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总侧压量<-5mm时,各道次最大侧压量是:第一道次5mm,第三道次10mm,第五道次10mm,第七道次10mm;
当5mm≤总侧压量<10mm时,各道次最大侧压量是:第一道次20mm,第三道次20mm,第五道次20mm,第七道次15mm;
当总侧压量≥10mm时,各道次最大侧压量是:第一道次25mm,第三道次30mm,第五道次20mm,第七道次20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华东陈达陈艳芳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