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打农药的喷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3340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8: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打农药的喷头,包括有呈管状的喷管,所述喷管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所述喷管开口端连接有连接头;所述喷管侧壁后端为1‑2cm,所述喷管侧壁布满喷孔,喷孔内端内径为1‑2mm,所述喷孔内径从内向外逐渐变大。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喷管插入几颗小树苗之间,喷管可以同时朝这些小树苗侧边喷撒农药,非常方便。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需要多次转动喷管才能把几颗小树苗之间的侧边全喷到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喷药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打农药的喷头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用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打农药的喷头。
技术介绍
现有打农药的农药箱和其他打农药的机器,基本都是朝一个方向喷农药,甚至只有一个喷孔,这样喷其他地方还需要转动喷管,如给多颗靠近的茂密的小树苗之类的打农药,需要给小树苗侧边打药,现有的都是把喷管查到几颗小树苗之间,然后多次转到喷管,调整喷孔的朝向,每转动一次喷管,给其中一颗小树苗的侧边喷药,这样比较麻烦,效率也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打农药的喷头,不需要多次转动喷头,就可以同时朝多个方向喷药。为实现本专利技术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打农药的喷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呈管状的喷管,所述喷管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所述喷管开口端连接有连接头;所述喷管侧壁后端为1-2cm,所述喷管侧壁布满喷孔,喷孔内端内径为1-2mm,所述喷孔内径从内向外逐渐变大。进一步地:所述喷管内径从封闭端到开口端逐渐变大。进一步地:所述喷管侧壁为两层,两层和喷孔之间形成空腔。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主要有益效果是:把本专利技术的喷管插入几颗小树苗之间,喷管可以同时朝这些小树苗侧边喷撒农药,非常方便。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需要多次转动喷管才能把几颗小树苗之间的侧边全喷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高了喷药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剖视图。附图标记:1、喷管;11、喷孔;12、空腔;2、连接头。具体实施方式<br>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1,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本实施例一种用于打农药的喷头,包括有呈管状的喷1管,所述喷管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所述喷管开口端连接有连接头2。连接头为管状,内壁可以设置螺纹,与相应打药机和打药箱的出药管连接。所述喷管1侧壁后端为1-2cm,所述喷管侧壁布满喷孔11,这样就可以向四周喷洒农药。喷孔内端内径为1-2mm,所述喷孔内径从内向外逐渐变大,如此农药从喷孔喷出能达到喷雾的效果。由于喷管封闭端到开口端会有一定的距离,这样农药从开口端进入经过开口端附近的喷孔后,液压会减小,农药再到封闭端附近的喷孔时,液压可能会不够,不易喷射出去到足够远的地方,也达不到喷雾的效果,因此本专利技术喷管内径从封闭端到开口端逐渐变大,这样可以尽量使得封闭端附近的农药液压达到要求,能够喷射的足够远,也能达到喷雾的效果。所述喷管侧壁为两层,两层和喷孔之间形成空腔12,如此节省材料,减轻喷管的重量,拿着不那么费力。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打农药的喷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呈管状的喷管,所述喷管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所述喷管开口端连接有连接头;所述喷管侧壁后端为1-2cm,所述喷管侧壁布满喷孔,喷孔内端内径为1-2mm,所述喷孔内径从内向外逐渐变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打农药的喷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呈管状的喷管,所述喷管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所述喷管开口端连接有连接头;所述喷管侧壁后端为1-2cm,所述喷管侧壁布满喷孔,喷孔内端内径为1-2mm,所述喷孔内径从内向外逐渐变大。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温岭市泽国永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