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除尘的圆筒型辊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3329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8: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除尘的圆筒型辊压机,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底端内部对称转动安装有挤压辊,所述固定架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台板,所述支撑台板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两侧安装有调节控制机构,所述固定架的底部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安装固定台,且所述调节控制机构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安装固定台上,所述调节控制机构包括第一调节装置和第二调节装置,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安装在第二调节装置的一侧,且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和第二调节装置呈镜像对称分布。本发明专利技术运行过程中辊压机挤压辊使用充分,大大提高的使用效率,通过收尘器使得装置工作过程中扬尘治理结果稳定有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除尘的圆筒型辊压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泥生产加工
,具体为一种带除尘的圆筒型辊压机。
技术介绍
辊压机,又名压延机、对辊机、轧机、挤压磨、辊压磨,是国际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新型水泥节能粉磨设备。现有使用的圆筒型辊压机在使用的过程中下料装置过窄,物料未能实现全辊面接触,只是使用了辊面的中间一部分,挤压辊边缘是闲置的,常年在这种状态使用就出现了圆柱形的挤压辊磨损成了类哑铃状的现象,从而造成了辊压机效率不高并且需要更换挤压辊,并且现有的装置除尘效果差,当遇到磨机饱磨、辊压机空料仓、开停辊压机的时候风路就乱了,辊压机没有负压就会造成扬尘现象,因此急需要一种装置对上述问题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除尘的圆筒型辊压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除尘的圆筒型辊压机,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底端内部对称转动安装有挤压辊,所述固定架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台板,所述支撑台板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两侧安装有调节控制机构,所述固定架的底部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安装固定台,且所述调节控制机构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安装固定台上,所述调节控制机构包括第一调节装置和第二调节装置,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安装在第二调节装置的一侧,且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和第二调节装置呈镜像对称分布,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包括电动执行器、调节杆、转轴、调节板、连接转轴、控制杆、连接端和固定限位板,所述连接转轴对称固定安装在调节板的上部两端,所述控制杆通过连接杆固定安装在调节板的底部侧端面中部,所述连接端固定安装在控制杆的上端,所述转轴转动插接在连接端上,且所述调节杆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连接端上,且所述转轴转动贯穿插接在调节杆和连接端上,所述转轴的两端滑动卡接在固定限位板上,所述固定限位板安装在调节杆和连接端的连接端上部,所述电动执行器固定连接在调节杆的底端,所述固定架的底部外侧对称安装有收尘器。优选的,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和第二调节装置的规格和结构均相同。优选的,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和第二调节装置中的调节板位于进料斗的正下方且位于挤压辊的正上方。优选的,所述连接转轴转动插接在支撑台板的内部。优选的,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和第二调节装置中的电动执行器底部均固定安装在安装固定台上,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和第二调节装置中的固定限位板两端底部固定安装在支撑台板的上端面。优选的,所述进料斗的下料长度为800mm。优选的,所述收尘器安装在辊压机闸板阀气缸的两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进料斗的下料长度为800mm,进料斗的有效下料长度由原来的600mm调整到800mm,并且进料斗的下方对称转动安装了调节板,用来调节辊压机的喂料量,通过电动执行器带动调节杆前端以及转轴在固定限位板的内部滑动,因此连接端可以通过控制杆控制调节板以连接转轴为轴心转动,使得对称安装的调节板之间开合的角度和大小可以快速的调节和控制,从而间接的控制了由进料斗落入至挤压辊之间的进料量,确保了物料与挤压辊的全面接触,有效的防止了挤压辊使用过程中中部磨损严重的问题增加了挤压辊的使用寿命,增加两台XQM48-6型收尘器,两台收尘器都安装在辊压机闸板阀气缸的两侧,为保证密封效果,两根调节阀的拉杆和壳体连接处有硅胶垫全密封,保证了收尘效果,由于物料较潮湿,回料容易堵塞管道,为保证回料顺畅,回料管道做成400x400mm方形管道,管道上开观察门易于检查清理管道,从而确保了通过收尘器可以将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灰尘高效率的吸附和处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主体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调节控制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收尘器、2-固定架、3-安装固定台、4-调节控制机构、5-支撑台板、6-进料斗、7-挤压辊、8-第一调节装置、9-第二调节装置、10-电动执行器、11-调节杆、12-转轴、13-调节板、14-连接转轴、15-控制杆、16-连接端、17-固定限位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带除尘的圆筒型辊压机,包括固定架2,固定架2的底端内部对称转动安装有挤压辊7,固定架2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台板5,支撑台板5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进料斗6,进料斗6的两侧安装有调节控制机构4,固定架2的底部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安装固定台3,且调节控制机构4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安装固定台3上,调节控制机构4包括第一调节装置8和第二调节装置9,第一调节装置8安装在第二调节装置9的一侧,且第一调节装置8和第二调节装置9呈镜像对称分布,第一调节装置8包括电动执行器10、调节杆11、转轴12、调节板13、连接转轴14、控制杆15、连接端16和固定限位板17,连接转轴14对称固定安装在调节板13的上部两端,控制杆15通过连接杆固定安装在调节板13的底部侧端面中部,连接端16固定安装在控制杆15的上端,转轴12转动插接在连接端16上,且调节杆11通过转轴12转动安装在连接端16上,且转轴12转动贯穿插接在调节杆11和连接端16上,转轴12的两端滑动卡接在固定限位板17上,固定限位板17安装在调节杆11和连接端16的连接端上部,电动执行器10固定连接在调节杆11的底端,固定架2的底部外侧对称安装有收尘器1。第一调节装置8和第二调节装置9的规格和结构均相同,第一调节装置8和第二调节装置9中的调节板13位于进料斗6的正下方位于挤压辊7的正上方,连接转轴14转动插接在支撑台板5的内部,第一调节装置8和第二调节装置9中的电动执行器10底部均固定安装在安装固定台3上,第一调节装置8和第二调节装置9中的固定限位板17两端底部固定安装在支撑台板5的上端面,进料斗6的下料长度为800mm,收尘器1安装在辊压机闸板阀气缸的两侧,进料斗6的下料长度为800mm,进料斗6的有效下料长度由原来的600mm调整到800mm,并且进料斗6的下方对称转动安装了调节板13,用来调节辊压机的喂料量,通过电动执行器10带动调节杆11前端以及转轴12在固定限位板17的内部滑动,因此连接端16可以通过控制杆15控制调节板13以连接转轴14为轴心转动,使得对称安装的调节板13之间开合的角度和大小可以快速的调节和控制,从而间接的控制了由进料斗6落入至挤压辊7之间的进料量,确保了物料与挤压辊7的全面接触,有效的防止了挤压辊7使用过程中中部磨损严重的问题增加了挤压辊7的使用寿命,增加两台XQM48-6型收尘器1,两台收尘器1都安装在辊压机闸板阀气缸的两侧,为保证密封效果,两根调节阀的拉杆和壳体连接处有硅胶垫全密封,保证了收尘效果,由于物料较潮湿,回料容易堵塞管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除尘的圆筒型辊压机,包括固定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2)的底端内部对称转动安装有挤压辊(7),所述固定架(2)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台板(5),所述支撑台板(5)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进料斗(6),所述进料斗(6)的两侧安装有调节控制机构(4),所述固定架(2)的底部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安装固定台(3),且所述调节控制机构(4)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安装固定台(3)上,所述调节控制机构(4)包括第一调节装置(8)和第二调节装置(9),所述第一调节装置(8)安装在第二调节装置(9)的一侧,且所述第一调节装置(8)和第二调节装置(9)呈镜像对称分布,所述第一调节装置(8)包括电动执行器(10)、调节杆(11)、转轴(12)、调节板(13)、连接转轴(14)、控制杆(15)、连接端(16)和固定限位板(17),所述连接转轴(14)对称固定安装在调节板(13)的上部两端,所述控制杆(15)通过连接杆固定安装在调节板(13)的底部侧端面中部,所述连接端(16)固定安装在控制杆(15)的上端,所述转轴(12)转动插接在连接端(16)上,且所述调节杆(11)通过转轴(12)转动安装在连接端(16)上,且所述转轴(12)转动贯穿插接在调节杆(11)和连接端(16)上,所述转轴(12)的两端滑动卡接在固定限位板(17)上,所述固定限位板(17)安装在调节杆(11)和连接端(16)的连接端上部,所述电动执行器(10)固定连接在调节杆(11)的底端,所述固定架(2)的底部外侧对称安装有收尘器(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除尘的圆筒型辊压机,包括固定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2)的底端内部对称转动安装有挤压辊(7),所述固定架(2)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台板(5),所述支撑台板(5)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进料斗(6),所述进料斗(6)的两侧安装有调节控制机构(4),所述固定架(2)的底部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安装固定台(3),且所述调节控制机构(4)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安装固定台(3)上,所述调节控制机构(4)包括第一调节装置(8)和第二调节装置(9),所述第一调节装置(8)安装在第二调节装置(9)的一侧,且所述第一调节装置(8)和第二调节装置(9)呈镜像对称分布,所述第一调节装置(8)包括电动执行器(10)、调节杆(11)、转轴(12)、调节板(13)、连接转轴(14)、控制杆(15)、连接端(16)和固定限位板(17),所述连接转轴(14)对称固定安装在调节板(13)的上部两端,所述控制杆(15)通过连接杆固定安装在调节板(13)的底部侧端面中部,所述连接端(16)固定安装在控制杆(15)的上端,所述转轴(12)转动插接在连接端(16)上,且所述调节杆(11)通过转轴(12)转动安装在连接端(16)上,且所述转轴(12)转动贯穿插接在调节杆(11)和连接端(16)上,所述转轴(12)的两端滑动卡接在固定限位板(17)上,所述固定限位板(17)安装在调节杆(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王自云李宪标齐丁丁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天山水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