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风系统的噪声消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3268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降噪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抽风系统的噪声消减装置,包括支撑组件和隔音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框架、内护钢板隔音组件、外护钢板和百叶窗,所述内护钢板隔音组件与所述支撑框架固定连接,且所述内护钢板隔音组件位于所述支撑框架内侧壁四周,所述外护钢板与所述支撑框架固定连接,且所述外护钢板位于所述支撑框架的外侧壁四周;通过设置支撑框架将辊压磨包裹起来,并采用波纹板和橡塑发泡粗孔海绵板固定在支撑框架内外侧,使得由辊压磨主体机械震动产生的噪声在通过双层隔音棉后噪声大大的减弱,从而起到隔音效果,使工人的工作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保证了工人的身体健康,也为生产的顺利运行提供的有效的帮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抽风系统的噪声消减装置
本技术属于降噪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抽风系统的噪声消减装置。
技术介绍
工业噪声是指工厂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机械震动、摩擦撞击及气流扰动产生的噪声。例如化工厂的空气压缩机、鼓风机和锅炉排气放空时产生的噪声,都是由于空气振动而产生的气流噪声。球磨机、粉碎机和织布机等产生的噪声,是由于固体零件机械振动或摩擦撞击产生的机械噪声。由于工业噪声声源多而分散,噪声类型比较复杂,因生产的连续性声源也较难识别,治理起来相当困难。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工艺中,需要使用辊压磨对原材料煅后焦进行微米级的细磨,辊压磨作为一个粉碎设备,磨机4个补风口本身与引风机均产生较强噪声,噪声>70dB,而长时间职业性暴露在70~90dB以上噪声中可使工人产生言语听力损伤,干扰谈话,造成心烦意乱,精神不集中,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发生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抽风系统的噪声消减装置,旨在解决用辊压磨在工作时引风机产生较强噪声,长时间职业性暴露在噪声环境中会使工人产生言语听力损伤,干扰谈话,造成心烦意乱,精神不集中,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发生事故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抽风系统的噪声消减装置,包括支撑组件和隔音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框架、内护钢板隔音组件、外护钢板和百叶窗,所述内护钢板隔音组件与所述支撑框架固定连接,且所述内护钢板隔音组件位于所述支撑框架内侧壁四周,所述外护钢板与所述支撑框架固定连接,且所述外护钢板位于所述支撑框架的外侧壁四周,所述百叶窗开设于所述内护钢板隔音组件的表面;所述隔音组件包括波纹板和橡塑发泡粗孔海绵板,所述波纹板与所述内护钢板隔音组件固定连接,且所述波纹板位于所述内护钢板隔音组件靠近所述外护钢板的一侧壁,所述橡塑发泡粗孔海绵板与所述外护钢板固定连接,且所述橡塑发泡粗孔海绵板位于所述波纹板远离所述内护钢板隔音组件的一侧。优选的,所述支撑框架包括钢管,所述钢管设置有12根,所述支撑框架由12根所述钢管固定连接而成。优选的,所述隔音组件还包括橡塑发泡粗孔海绵柱,所述橡塑发泡粗孔海绵柱与所述钢管固定连接,且所述橡塑发泡粗孔海绵柱套设于所述钢管的内腔。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内包角和外包角,所述内包角与所述内护钢板隔音组件固定连接,且所述内包角位于相邻所述内护钢板隔音组件远离所述波纹板的一侧;所述外包角与所述外护钢板固定连接,且所述外包角位于相邻所述外护钢板远离所述橡塑发泡粗孔海绵板的一侧。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前连接架和后连接架,所述前连接架和所述后连接架均与所述支撑框架固定连接,且所述前连接架和所述后连接架分别位于所述外护钢板的两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抽风系统的噪声消减装置,通过设置支撑框架将辊压磨包裹起来,并采用波纹板和橡塑发泡粗孔海绵板固定在支撑框架内外侧,使得由辊压磨主体机械震动产生的噪声在通过双层隔音棉后噪声大大的减弱,从而起到隔音效果,使工人的工作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保证了工人的身体健康,也为生产的顺利运行提供的有效的帮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A部结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结构主视图。图中:1-支撑组件、11-支撑框架、111-钢管、12-内护钢板、13-外护钢板、14-内包角、15-外包角、16-前连接架、17-后连接架、18-百叶窗、2-隔音组件、21-波纹板、22-橡塑发泡粗孔海绵板、23-橡塑发泡粗孔海绵柱。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抽风系统的噪声消减装置,包括支撑组件1和隔音组件2,支撑组件1包括支撑框架11、内护钢板隔音组件12、外护钢板13和百叶窗18,内护钢板隔音组件12与支撑框架11固定连接,且内护钢板隔音组件12位于支撑框架11内侧壁四周,外护钢板13与支撑框架11固定连接,且外护钢板13位于支撑框架11的外侧壁四周,百叶窗18开设于内护钢板隔音组件12的表面。隔音组件2包括波纹板21和橡塑发泡粗孔海绵板22,波纹板21与内护钢板隔音组件12固定连接,且波纹板21位于内护钢板隔音组件12靠近外护钢板13的一侧壁,橡塑发泡粗孔海绵板22与外护钢板13固定连接,且橡塑发泡粗孔海绵板22位于波纹板21远离内护钢板隔音组件12的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支撑框架11将辊压磨包裹起来,并采用波纹板21和橡塑发泡粗孔海绵板22固定在支撑框架11内外侧,使得由辊压磨主体机械震动产生的噪声在通过双层隔音棉后噪声大大的减弱,从而起到隔音效果,使工人的工作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保证了工人的身体健康,也为生产的顺利运行提供的有效的帮助,同时内护钢板隔音组件12和外护钢板13可以对波纹板21和橡塑发泡粗孔海绵板22进行保护,避免灰尘或杂质进入波纹板21和橡塑发泡粗孔海绵板22的内腔,造成波纹板21和橡塑发泡粗孔海绵板22的隔音效果下降的问题,百叶窗18可以便于对辊压磨主体机械震动产生的噪声进行收集并进入波纹板21和橡塑发泡粗孔海绵板22内进行降噪。进一步的,支撑框架11包括钢管111,钢管111设置有12根,支撑框架11由12根钢管111固定连接而成。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12根钢管111围成正方体的支撑框架11,使该装置结构稳定。进一步的,隔音组件2还包括橡塑发泡粗孔海绵柱23,橡塑发泡粗孔海绵柱23与钢管111固定连接,且橡塑发泡粗孔海绵柱23套设于钢管111的内腔。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钢管111的内腔套设橡塑发泡粗孔海绵柱23,可以避免噪音从钢管111传递出,造成降噪效果低下的问题。进一步的,支撑组件1还包括内包角14和外包角15,内包角14与内护钢板隔音组件12固定连接,且内包角14位于相邻内护钢板隔音组件12远离波纹板21的一侧;外包角15与外护钢板13固定连接,且外包角15位于相邻外护钢板13远离橡塑发泡粗孔海绵板22的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相邻两组内护钢板隔音组件12利用内包角14固定,同时在相邻两组外护钢板13利用外包角15连接固定,使得相邻两组内护钢板隔音组件12以及相邻两组外包角15连接更加稳定。进一步的,支撑组件1还包括前连接架16和后连接架17,前连接架16和后连接架17均与支撑框架11固定连接,且前连接架16和后连接架17分别位于外护钢板13的两侧。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外护钢板13的两侧分别固定前连接架16和后连接架17,从而避免波纹板21和橡塑发泡粗孔海绵板22的两端裸露在外,造成隔音效果降低的问题。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切割12根2000mmDN100圆形钢管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抽风系统的噪声消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1)和隔音组件(2),所述支撑组件(1)包括支撑框架(11)、内护钢板隔音组件(12)、外护钢板(13)和百叶窗(18),所述内护钢板隔音组件(12)与所述支撑框架(11)固定连接,且所述内护钢板隔音组件(12)位于所述支撑框架(11)内侧壁四周,所述外护钢板(13)与所述支撑框架(11)固定连接,且所述外护钢板(13)位于所述支撑框架(11)的外侧壁四周,所述百叶窗(18)开设于所述内护钢板隔音组件(12)的表面;/n所述隔音组件(2)包括波纹板(21)和橡塑发泡粗孔海绵板(22),所述波纹板(21)与所述内护钢板隔音组件(12)固定连接,且所述波纹板(21)位于所述内护钢板隔音组件(12)靠近所述外护钢板(13)的一侧壁,所述橡塑发泡粗孔海绵板(22)与所述外护钢板(13)固定连接,且所述橡塑发泡粗孔海绵板(22)位于所述波纹板(21)远离所述内护钢板隔音组件(12)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抽风系统的噪声消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1)和隔音组件(2),所述支撑组件(1)包括支撑框架(11)、内护钢板隔音组件(12)、外护钢板(13)和百叶窗(18),所述内护钢板隔音组件(12)与所述支撑框架(11)固定连接,且所述内护钢板隔音组件(12)位于所述支撑框架(11)内侧壁四周,所述外护钢板(13)与所述支撑框架(11)固定连接,且所述外护钢板(13)位于所述支撑框架(11)的外侧壁四周,所述百叶窗(18)开设于所述内护钢板隔音组件(12)的表面;
所述隔音组件(2)包括波纹板(21)和橡塑发泡粗孔海绵板(22),所述波纹板(21)与所述内护钢板隔音组件(12)固定连接,且所述波纹板(21)位于所述内护钢板隔音组件(12)靠近所述外护钢板(13)的一侧壁,所述橡塑发泡粗孔海绵板(22)与所述外护钢板(13)固定连接,且所述橡塑发泡粗孔海绵板(22)位于所述波纹板(21)远离所述内护钢板隔音组件(12)的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抽风系统的噪声消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11)包括钢管(111),所述钢管(111)设置有12根,所述支撑框架(11)由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森马磊张鹏杰段少华张意龙张超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尚太锂电科技有限公司石家庄尚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