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州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隐藏式联动办公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3186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8: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隐藏式联动办公桌,包括第一机架、工作台面和隐藏于第一机架内的隐藏工作台面,第一机架的第一顶层框架和第一底层框架之间设置有可升降的中层框架,中层框架中左中边梁、右中边梁之间可滑动地设置有左中滑动板和右中滑动板;中层框架与第一底层框架之间设置有升降驱动机构;工作台面被分隔成左半工作台面和右半工作台面,左半工作台面和右半工作台面通过左右摇摆组件分别与左中滑动板、右中滑动板相连;隐藏工作台面固设在第二机架上;第二机架左侧通过左推拉组件与左中滑动板相连;第二机架右侧通过右推拉组件与右中滑动板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放置稳妥,能同时适用于站立、坐着工作,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隐藏式联动办公桌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办公桌,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隐藏式联动办公桌。
技术介绍
目前,电脑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电脑摆放在办公桌后高度是无法调节的,因此人们坐着使用时会导致使用者手腕、手臂、肩周、腰椎等部位的亚健康,也会导致疲劳或损伤。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需要一种高度可调节,甚至可实现操作者站立工作的办公桌。目前市场对于办公桌的改进,要么就是办公桌中用以放置电脑的区域设计成升降,经检索,已有针对上述不足进行改进的技术方案公开,如中国专利号2015200423133,授权公告日为2015年7月29日,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升降式电脑办公桌,该申请案涉及一种升降式电脑办公桌,包括升降装置,升降装置设置在桌面后端下方,升降装置包括升降基座、升降液压油缸和升降托架,升降托架下方的升降杆穿过升降基座开口与升降液压油缸的液压杆固定连接,升降托架顶部固定有与桌面平行的显示器托板,桌面与显示器托板相对应的位置为镂空状,使显示器托板从桌面内升降。该申请案能够根据使用者需要调节放置电脑显示器部分的高度,让使用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隐藏式联动办公桌,包括第一机架(9)和工作台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隐藏于第一机架(9)内的隐藏工作台面(2),所述的第一机架(9)的第一顶层框架和第一底层框架之间设置有可升降的中层框架(4),所述的中层框架(4)中左中边梁、右中边梁之间设置有左中滑动板(3-1)和右中滑动板(3-2),左中滑动板(3-1)前后两端上的第三导向套分别套装在两根第三导向杆(3-3)上,右中滑动板(3-2)前后两端上的第四导向套分别套装在两根第三导向杆(3-3)上;所述的两根第三导向杆(3-3)的左右两端分别支撑在左中边梁、右中边梁上;所述的中层框架(4)与第一底层框架之间设置有用以驱动中层框架(4)升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隐藏式联动办公桌,包括第一机架(9)和工作台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隐藏于第一机架(9)内的隐藏工作台面(2),所述的第一机架(9)的第一顶层框架和第一底层框架之间设置有可升降的中层框架(4),所述的中层框架(4)中左中边梁、右中边梁之间设置有左中滑动板(3-1)和右中滑动板(3-2),左中滑动板(3-1)前后两端上的第三导向套分别套装在两根第三导向杆(3-3)上,右中滑动板(3-2)前后两端上的第四导向套分别套装在两根第三导向杆(3-3)上;所述的两根第三导向杆(3-3)的左右两端分别支撑在左中边梁、右中边梁上;所述的中层框架(4)与第一底层框架之间设置有用以驱动中层框架(4)升降以及左中滑动板(3-1)和右中滑动板(3-2)同时沿左右方向相向或相背滑动的升降驱动机构;
所述的工作台面被分隔成左半工作台面(1-1)和右半工作台面(1-2),所述的左半工作台面(1-1)通过左摇摆组件与左中滑动板(3-1)相连,右半工作台面(1-1)通过右摇摆组件与右中滑动板(3-2)相连,用以通过左中滑动板(3-1)和右中滑动板(3-2)相向或相背滑动来控制左半工作台面(1-1)和右半工作台面(1-2)合并或分离;
所述的隐藏工作台面(2)固设在第二机架(8-1)的第二顶层框架上;所述的第二机架(8-1)的第二底层框架左侧通过左推拉组件与左中滑动板(3-1)相连,第二底层框架右侧通过右推拉组件与右中滑动板(3-2)相连,用以左半工作台面(1-1)和右半工作台面(1-2)分离或合并的同时驱动隐藏工作台面(2)上升或下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隐藏式联动办公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驱动机构包括直线滑动驱动机构、左X形升降架和右X形升降架,所述的直线滑动驱动机构包括左下滑动板(5-1)、右下滑动板(5-2)和双轴蜗轮蜗杆减速电机(5-3),所述的左下滑动板(5-1)设置在第一底层框架中左下边梁与左下横梁之间;所述的左下滑动板(5-1)上固设有左滚珠螺母和第一导向套;所述的左滚珠螺母套装在左丝杆(5-4)上,该左丝杆(5-4)的左右两端分别可转动地支撑在左下边梁与左下横梁上;所述的第一导向套套设在第一导向杆(5-5)上,该第一导向杆(5-5)的左右两端分别支撑在左下边梁与左下横梁上;
所述的右下滑动板(5-2)设置在第一底层框架中右下边梁与右下横梁之间;所述的右下滑动板(5-2)上固设有右滚珠螺母和第二导向套;所述的右滚珠螺母套装在右丝杆(5-6)上,该右丝杆(5-6)的左右两端分别可转动地支撑在右下边梁与右下横梁上;所述的第二导向套套设在第二导向杆(5-7)上,该第二导向杆(5-7)的左右两端分别支撑在右下边梁与右下横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辉田文彤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