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彦恒专利>正文

玉米面条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3167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8: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玉米面条生产工艺,其特征是:1)备料:原料组分包括玉米面粉、饮用水、食用油;2)配料:将玉米面粉置于拌粉机内,向拌粉机内加入饮用水和食用油搅拌均匀;3)熟化压条:将搅拌均匀的玉米面粉送入熟化桶进行熟化,熟化温度控制在120℃~160℃,熟化后的玉米面粉送入压条桶进行压条;4)包装:风冷降温、计重切断置于包装袋中,然后抽真空封口;5)散条:将包装后的玉米面条置于冷冻室内,设定冷冻温度为‑14℃~‑20℃,冷冻时间为96~120小时完成散条。其优点是:制作的玉米面条不含食品添加剂和色素,口感爽滑劲道、坚实柔韧,煮制不易断条,能够适应多种烹饪方法,完全保留了玉米固有的营养成分,无重金属残留。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corn nood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玉米面条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玉米面条生产工艺,属于玉米面条制作

技术介绍
玉米是一种种植广泛的粮食作物,玉米中含有大量膳食纤维,维生素A和E,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常食具有减肥、排毒、美容、润肠通便、健脑、防三高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同时据科学家王增所著《杂粮养生与防病》一书中肯定了:玉米食品对人体健康所供给的丰富营养和抗癌防衰所起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世界公认的黄金食品。然而受到食用方法的制约,往往农民作为牲畜饲料去种植,把最好、最健康的食品给了家禽,家畜。玉米面条是一款非常健康的玉米食品,拓宽了人们食用玉米的途径。但是,目前,市售的玉米面条产品还存在以下缺陷:1、口感粗糙,消费者食用时影响进食快感;2、煮制易断条,限制了食用、烹饪方法,做法单一;3、煮制时间长或煮制前需长时间浸泡造成部分营养成分流失;4、熟化温度过高,玉米营养结构遭到破坏;5、玉米面条中存在重金属(铅)残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解决现有玉米面条口感粗糙、煮制易断条、煮制前需长时间浸泡等缺陷,不含任何食品添加剂和色素,口感爽滑劲道、坚实柔韧,色彩亮丽,营养、美味的玉米面条生产工艺。本专利技术的玉米面条生产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1)备料:原料组分包括玉米面粉、饮用水、食用油,各组分的占比为每1000g玉米面粉加入360g~410g饮用水和6g~8g食用油;2)配料:将玉米面粉置于拌粉机内,同时启动拌粉机及饮用水、食用油加注泵,向拌粉机内加入饮用水和食用油搅拌均匀;3)熟化压条:将搅拌均匀的玉米面粉送入熟化桶进行熟化,熟化温度控制在120℃~160℃,熟化后的玉米面粉送入压条桶进行压条;4)包装:从压条桶的末端模具压出的玉米面条采用风冷降温至45℃以下,根据设计重量进行计重切断,顺长度方向折叠,置于包装袋中,然后抽真空封口,真空压力控制在0.065~0.07MPa;5)散条:将包装后的玉米面条在4小时内置于冷冻室内,设定冷冻温度为-14℃~-20℃,冷冻时间为96~120小时完成散条。步骤1)中所述玉米面粉由去皮去胚芽玉米磨制而成,研磨细度:100~110目,所述食用油为植物油。步骤5)中所述的冷冻温度为-16℃~-18℃。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工艺制作的玉米面条不含任何食品添加剂和色素,口感爽滑劲道、坚实柔韧,色彩亮丽,煮制不易断条,所以能够适应多种烹饪方法,完全保留了玉米固有的营养成分,玉米香气浓郁,无重金属残留。附图说明图1是粗孔径压条模具结构示意图;图2是细孔径压条模具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案:(1)口感粗糙、煮制易断条。主要原因:玉米面中的颗粒未完全熟化或熟化不彻底。解决办法:调整原料面的细度:将原料面加工细度调整为100目~110目(随着面粉颗粒的缩小用水量相对增加,面粉的流动性增加,摩擦阻力减小,熟化桶压力减小,甚至原料面从进料口反推挤出,所以原料面细度不宜超出110目);在熟化温度限定的范围内(120℃~160℃)尽量减缓进料速度,以利于面粉充分熟化。(2)煮制时间长或煮制前长时间浸泡造成部分营养成分流失,口感欠佳。主要原因:配料时水量不足,面条包装前进行的干燥处理造成,面条出机后由于熟化过程的高温使面条的粘性增加,如未经过晾晒或通风处理直接进行真空包装,面条会粘连在一起,无法散条。经过晾晒或通风处理的面条会失去部分水分,呈半干状,随着面条单位体积的缩小,面条中心密度增加,产生硬芯。所以要经过提前浸泡或长时间煮制,随着浸泡或煮制的时间增加,玉米固有的营养成分也在不断流失:烹饪后的面条密度不均匀,硬芯依然存在,食用时口感欠佳。解决办法:面条出机面条模具出口吹风初步降温,切断机切断、称量后直接进行抽真空包装,抽真空压力严格控制在0.065~0.07MPa(此时面条粘连在一起),包装后4小时内将面条放置于冷库(常温放置超4小时面条间会产生结构熔融现象,将无法散条),将冷库温度设定为-14℃~-20℃(最佳温度-16℃~-18℃)范围内,96~120小时冷冻即可散条。(3)熟化过度,玉米营养结构遭到破坏。主要原因:挤压熟化温度过高。检验方法:目视出机面条颜色为深黄或黄红色即为熟化过度;压条桶末端加设卡箍式温度传感器,读取读数。解决办法:增加面粉用水量,或加快进料速度,以及在熟化桶末端加装循环水套。(4)玉米面条重金属(铅)残留。主要原因:熟化、压条设备材质造成。目前此类机械熟化、压条桶大部分材质为铸钢,挤压螺旋轴为黄铜制(传热速度快,易加工)。铸钢的铅含量在0.3wt%左右;黄铜的铅含量最高可达3wt%。当铸钢、黄铜遇热时铅分子挥发,驻留于食品当中。解决办法:熟化桶、挤压桶及与熟化面粉接触部件、螺旋轴均采用304及以上等级不锈钢材质。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玉米面条生产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1)备料:按25kg玉米面粉用量计,玉米面粉:25kg;饮用水:9kg~10.25kg(根据玉米面粉含水率确定,低于9kg时口感欠佳,高于10.25kg影响冷冻散条效果,甚至无法散条);食用油:150g~175g(食用油低于150g产品经冷冻后无法散条,高于175g熟化时设备压膛压力减小,熟化不均匀,甚至不能熟化,无法生产出优质产品)。2)配料:将玉米面粉置于拌粉机内,同时启动拌粉机及饮用水、食用油加注泵(注:供水加装计量电器设备;供油采用电脑计量泵,根据注水时间确定供油计量泵工作时间(水泵、供油计量泵采用同开关加装时间继电器控制),调整计量泵流量直至满足设计值。输水管末端3~5cm处钻孔将输油管末端插入,启动后流出即为水油混合液)。3)熟化压条:采用机械挤压式升温,熟化温度严格控制在120℃~160℃(低于120℃不能满足熟化要求,高于160℃玉米中部分营养成分遭到破坏),调整用水量及进料速度直至达到熟化所需温度要求。压条时随时观察面条的颜色,熟化优异的面条为亮金色并有黄光发出,如果颜色为黄白色即为未完全熟化,此时应减慢进料速度;如果面条颜色为深黄或黄红色即为熟化过度,此时应加快进料速度或加大用水量,调整好后方可连续生产。具体操作方法:(1)为保证拌粉质量均匀,水、油混合液加注时间不得低于90秒。生产设备启动前对水、食用油同时间注入量进行称量,90秒计时选择水、油的低值注入量(水9kg,油150g)。(2)水、食用油用量调整:水量调整:将时间设定为90秒,关闭油泵开关,用软管连接注水龙头并通过拌粉机出料口引至盛水容器,启动水泵开关,90秒水泵停机后对水进行称量,如用水量低于标准值应增加进水时间(增加时间继电器数值)或逆时针旋拧出水控制阀门以减小出水压力;90秒计时如出水量超出设计值,此时不得减少进水时间,通过顺时针旋拧出水控制阀门增加出水压力进行调整,直至满足要求;食用油用量调整:根据注水时间对计量油泵进行调整、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玉米面条生产工艺,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n1)备料:原料组分包括玉米面粉、饮用水、食用油,各组分的占比为每1000g玉米面粉加入360g~410g饮用水和6g~8g食用油;/n2)配料:将玉米面粉置于拌粉机内,同时启动拌粉机及饮用水、食用油加注泵,向拌粉机内加入饮用水和食用油搅拌均匀;/n3)熟化压条:将搅拌均匀的玉米面粉送入熟化桶进行熟化,熟化温度控制在120℃~160℃,熟化后的玉米面粉送入压条桶进行压条;/n4)包装:从压条桶的末端模具压出的玉米面条采用风冷降温至45℃以下,根据设计重量进行计重切断,顺长度方向折叠,置于包装袋中,然后抽真空封口,真空压力控制在0.065~0.07MPa;/n5)散条:将包装后的玉米面条在4小时内置于冷冻室内,设定冷冻温度为-14℃~-20℃,冷冻时间为96~120小时完成散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玉米面条生产工艺,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1)备料:原料组分包括玉米面粉、饮用水、食用油,各组分的占比为每1000g玉米面粉加入360g~410g饮用水和6g~8g食用油;
2)配料:将玉米面粉置于拌粉机内,同时启动拌粉机及饮用水、食用油加注泵,向拌粉机内加入饮用水和食用油搅拌均匀;
3)熟化压条:将搅拌均匀的玉米面粉送入熟化桶进行熟化,熟化温度控制在120℃~160℃,熟化后的玉米面粉送入压条桶进行压条;
4)包装:从压条桶的末端模具压出的玉米面条采用风冷降温至45℃以下,根据设计重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彦恒
申请(专利权)人:王彦恒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