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九节茶遮阴大棚育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3133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8: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九节茶遮阴大棚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遮阴棚选址与搭建;S2.整地与作畦;S3.播种;S4.施肥;S5.除草;S6.灌溉与排水;S7.病虫害防治。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九节茶遮阴大棚育苗方法,遮阴大棚栽培选地灵活,能够实现水肥一体化,田间管理方面比传统栽培方法相比人工成本低,采收年限比传统栽培年限短,种苗出苗率可达95%以上,齐苗率达85%以上,苗种苗虫害、病害发生率少,病虫防治率可达80%以上,种苗出苗四个月后95%种苗具3对真叶,种苗地径在大于2.20,生长到当年年底时九节茶种苗具6对真叶以上,苗高约15厘米以上,真叶叶片较大,叶色翠绿至浓绿,根系发达,种苗长势健壮。

A method of raising seedlings of Camellia japonica in shade greenho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九节茶遮阴大棚育苗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灌木植物育苗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九节茶遮阴大棚育苗方法。
技术介绍
九节茶又称草珊瑚、肿节风、接骨木、驳骨茶、骨风消、九儿茶等,为金粟兰科多年生常绿亚灌木植物。九节茶是我国常用中药材,民间对其应用起源很早,可全草入药,味辛、苦、性平,有抗菌消炎、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止痛、通经接骨等功效。我国在九节茶的开发利用方面已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经济效益,目前已开发的产品有清热消炎宁胶囊、肿节风片、肿节风注射液、炎肿化毒片、九节茶药物牙膏、九节茶袋泡茶、九节茶口香糖等等,正因为其用途广泛,需求量巨大,九节茶已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也因为九节茶育苗技术跟不上,苗率很低,出苗不整齐,成活率低,秧苗不健壮,病虫干扰严重,且人工劳动需求偏大,人工劳动强度偏高,田间不好管理,最终导致九节茶种植规模一直得不到扩大,无法满足市场对九节茶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九节茶遮阴大棚育苗方法。本专利技术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九节茶遮阴大棚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 遮阴棚选址与搭建: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且PH为4.3~7.0的地块,用遮光度65%~80%遮阴网搭建高约3米,长、宽按地块实际情况而定的具有喷灌系统的平顶遮阴大棚,在大棚四周开宽40cm,深35cm的排水沟,大棚内每隔10米开宽40cm,深35cm的排水沟;/nS2. 整地与作畦:清除遮阴棚内的杂草后,用旋耕机翻地至深度约15厘米,旋耕至耙细整平,整地作畦行间人行道宽为120厘米,高20厘米畦,畦面开深约3cm沟;/nS3. 播种:经催芽处理的九节茶种子约85%以上露白时,采用条播法,将种子撒播于沟内,再用火土灰或细土覆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九节茶遮阴大棚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遮阴棚选址与搭建: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且PH为4.3~7.0的地块,用遮光度65%~80%遮阴网搭建高约3米,长、宽按地块实际情况而定的具有喷灌系统的平顶遮阴大棚,在大棚四周开宽40cm,深35cm的排水沟,大棚内每隔10米开宽40cm,深35cm的排水沟;
S2.整地与作畦:清除遮阴棚内的杂草后,用旋耕机翻地至深度约15厘米,旋耕至耙细整平,整地作畦行间人行道宽为120厘米,高20厘米畦,畦面开深约3cm沟;
S3.播种:经催芽处理的九节茶种子约85%以上露白时,采用条播法,将种子撒播于沟内,再用火土灰或细土覆盖,覆盖厚度为覆盖种子且厚度不超过1cm,育苗播种密度约400~500粒/m2;
S4.施肥:待种苗具两对真叶后进行叶面施肥,施肥时将专用叶面肥溶解于水后进行喷施,每隔20~30天进行一次叶面施肥;
S5.除草:大棚田间中耕除草采用人工除草,且除草在雨后进行;
S6.灌溉与排水:雨季时保证排水沟排水通畅;干旱时在傍晚开启喷灌系统进行灌溉;
S7.病虫害防治:雨季后用多菌灵粉末按比例拌入干燥细土后进行撒施;对于出现死亡的植株及时清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东升聂小英胡庆一吴庆春周永航
申请(专利权)人:天地恒一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天地恒一现代中药产业园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