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茉莉酸提高油用牡丹抗旱性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87636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茉莉酸提高油用牡丹抗旱性的方法,采用茉莉酸诱导油用牡丹产生抗旱性;包括以下步骤:1)10月份选择长势一致、无病虫害的三年生油用牡丹实生苗,进行栽培;2)室温大棚内培养至次年5月,期间进行正常水分管理;3)对油用牡丹进行整株喷施茉莉酸,达到叶片上下表面滴水为止,每3d喷施一次,共喷施2次,即得到具有抗旱性的油用牡丹。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油用牡丹花后生长阶段,采用不同浓度的外源JA诱导,显著提高了油用牡丹干旱胁迫下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降低了丙二醛含量,降低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促进‘凤丹’牡丹光合作用的进行,增强其对干旱胁迫的防御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茉莉酸提高油用牡丹抗旱性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牡丹种植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采用茉莉酸提高油用牡丹抗旱性的方法。
技术介绍
牡丹(Paeoniasuffruticosa)种类中结籽率高、出油率高的‘凤丹’(Paeoniaostii)和‘紫斑’(Paeoniarockii)等被称为油用牡丹,是我国特有的新兴木本油料植物。牡丹籽油富含亚麻酸、亚油酸等人体必需而自身又不能合成的不饱和脂肪酸(Kimetal.,2014;Maoetal.,2017),同时含有牡丹药用有效成分,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胆固醇等功效(Suetal.,2016),能满足人们对高品质植物油的需求。2011年牡丹籽油已被国家卫计委批准为新资源食品[2011年第9号]。油用牡丹是目前推广面积最大的栽培品种,其籽出油率高达22%,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84%,富含多种亚麻酸、亚油酸,ɑ-亚麻酸的含量超过42.35%,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油用牡丹在其适生地区,经常遭遇由水资源不足引起的干旱胁迫。应对全球气候干旱变化及水资源短缺的生态条件,在耕地面积有限的基本国情下,开发不与粮棉争地的新型油料作物油用牡丹,实现抗旱栽培技术提升,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多种方法提高油用牡丹的抗旱性,如CN108849476A公开了提高油用牡丹抗旱性的育种方法,其将传统杂交方式与化学试剂处理方法相结合,减少假阳性抗旱种子的产生,减少后续杂交步骤的总样本量,减少工作量,提高了育种效率;专利CN106866241A公开了一种提高油用牡丹抗旱性的育种方法,其通过老化处理与抗旱剂相结合,有效地提高了种子的发芽率、提高种子抗旱性以及提高油用牡丹的亩产量。上述现有技术虽然达到了提高油用牡丹抗旱的目的,但是,都存在成本高、工艺复杂、用时较长的缺点。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提高油用牡丹抗旱性的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油用牡丹在其生长过程中易受干旱胁迫危害,影响其正常生长导致产量降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采用茉莉酸提高油用牡丹抗旱性的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采用茉莉酸提高油用牡丹抗旱性的方法,采用茉莉酸诱导油用牡丹产生抗旱性;包括以下步骤:1)10月份选择长势一致、无病虫害的三年生油用牡丹实生苗,进行栽培;2)室温大棚内培养至次年5月,期间进行正常水分管理;3)对油用牡丹进行整株喷施茉莉酸,达到叶片上下表面滴水为止,每3d喷施一次,共喷施2次,即得到具有抗旱性的油用牡丹。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喷施茉莉酸的浓度为50-400μmol/L。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干旱胁迫下三年生油用牡丹实生苗的光合及生理特性的方法,有效的解决了干旱胁迫下油用牡丹生长不良的问题。2、本专利技术操作简单,在油用牡丹叶片上喷施外源茉莉酸,可以提高叶片中的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SS)和游离脯氨酸(Pro)的含量;通过降低丙二醛(MDA)含量,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提高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提高植株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胞间CO2浓度(Ci),促进植株光合作用的进行;降低干旱胁迫对油用牡丹的伤害,提高其对干旱胁迫的抵御能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不同浓度茉莉酸对干旱胁迫下三年生油用牡丹‘凤丹’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图2为不同浓度茉莉酸对干旱胁迫下三年生油用牡丹‘凤丹’脯氨酸含量的影响;图3为不同浓度茉莉酸对干旱胁迫下三年生油用牡丹‘凤丹’MDA含量的影响;图4为不同浓度茉莉酸对干旱胁迫下三年生油用牡丹‘凤丹’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图5为不同浓度茉莉酸对干旱胁迫下三年生油用牡丹‘凤丹’叶绿素b含量的影响;图6为不同浓度茉莉酸对干旱胁迫下三年生油用牡丹‘凤丹’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图7为不同浓度茉莉酸对干旱胁迫下三年生油用牡丹‘凤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图8为不同浓度茉莉酸对干旱胁迫下三年生油用牡丹‘凤丹’气孔导度的影响;图9为不同浓度茉莉酸对干旱胁迫下三年生油用牡丹‘凤丹’胞间CO2浓度的影响;图10为不同浓度茉莉酸对干旱胁迫下三年生油用牡丹‘凤丹’蒸腾速率的影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油用牡丹是指籽实产量高、含油量高、有效成分高的牡丹品种类型。牡丹属芍药科芍药属牡丹组植物,全世界野生牡丹共有9个种,且全部分布在中国。目前,在河南、陕西、湖北、甘肃,四川,云南、西藏等地仍能见到野生牡丹自然生长的状态;据不完全统计,当今全世界共有栽培牡丹品种约2000种,其中100多种有一定的结实能力,但用于油用牡丹栽培的主要是‘凤丹’牡丹和‘紫斑’牡丹两大类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主要以‘凤丹’牡丹为例,紫斑牡丹品种能达到同样的技术效果。实施例1一种采用茉莉酸(JA)提高油用牡丹抗旱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从国际牡丹园选取长势、大小均匀一致的三年生油用牡丹‘凤丹’植株实生苗,2018年10月将其栽种于直径20cm的塑料花盆中,每盆1株。步骤二:在塑料大棚内培养至次年5月,期间进行正常水分管理。步骤三:采用整株喷施的方法,采用50μmol/L的茉莉酸,以叶片上下表面滴水为宜,每个处理设置5个重复。步骤四:50μmol/L茉莉酸处理3d后,进行干旱胁迫(对照、中度干旱、重度干旱、复水处理),每天观测其表型变化,测定其光合性能指标的变化。步骤五:三年生油用牡丹‘凤丹’分别在对照、中度干旱、重度干旱及复水条件下取其叶片,液氮速冻后-80℃保存,用于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分析,筛选促进油用牡丹抗旱性提升的茉莉酸诱导方法。实施例2一种采用茉莉酸(JA)提高油用牡丹抗旱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从国际牡丹园选取长势、大小均匀一致的三年生油用牡丹‘凤丹’植株实生苗,2018年10月将其栽种于直径20cm的塑料花盆中,每盆1株。步骤二:在塑料大棚内培养至次年5月,期间进行正常水分管理。步骤三:采用整株喷施的方法,采用100μmol/L的茉莉酸,以叶片上下表面滴水为宜,每个处理设置5个重复。步骤四:100μmol/L茉莉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用茉莉酸提高油用牡丹抗旱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茉莉酸诱导油用牡丹产生抗旱性;包括以下步骤:/n1)10月份选择长势一致、无病虫害的三年生油用牡丹实生苗,进行栽培;/n2)室温大棚内培养至次年5月,期间进行正常水分管理;/n3)对油用牡丹进行整株喷施茉莉酸,达到叶片上下表面滴水为止,每3d喷施一次,共喷施2次,即得到具有抗旱性的油用牡丹。/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227 CN 20191138747981.一种采用茉莉酸提高油用牡丹抗旱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茉莉酸诱导油用牡丹产生抗旱性;包括以下步骤:
1)10月份选择长势一致、无病虫害的三年生油用牡丹实生苗,进行栽培;
2)室温大棚内培养至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小改郭丽丽魏祯祯牛童非张红晓李昱莹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