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植物种子存活率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植物种子存活率的方法。
技术介绍
生活中常见的植物种子有很多。比如:小麦、谷子、高粱、水稻、大豆、黑豆、绿豆、红小豆等粮油作物的种子;种子植物的生长存活率的高低取决于其前期种子的质量;现有的大多数种植植物的种植在播种前只需要简单的处理如筛选即可播种,但对于有些种子植物如红豆杉,因为其种子质地坚硬,如果直接播种很难存活率,因此在播种前需要将种子在洗衣板上揉搓,除去种子外皮,磨损坚硬的肉种皮,因为红豆杉种子有休眠期,须经低温储存处理,才能当年出苗,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储存的温度湿度掌握不好很容易影响红豆杉种子的品质,如造成红豆杉种子发霉等情况的发生,而且在红豆杉种子储存中上部的种子往往容易干燥,下部的种子容易潮湿发霉。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植物种子存活率的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提高植物种子存活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推动磨压框沿着滑动件移动至蓄水槽正上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植物种子存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推动磨压框沿着滑动件移动至蓄水槽正上部;/n将上扣板从磨压框上部取出,然后往磨压框内铺设一层沙子然后再在沙子上均匀铺覆一层红豆杉种子,依次铺覆直至沙子到达磨压框上部;/n然后将上扣板扣合于磨压框上,将水透过上扣板的滤网三浇至沙子上直至水浸透磨压框内的沙子;/n启动推杆,推杆向下挤压滤网三,并且推杆透过滤网对磨压框内的沙子进行挤压,推杆在挤压收缩的过程中完成对沙子内种子的挤压研磨;在这个挤压过程中,从沙子中挤出的水分直接经过滤网一、滤网、滤网四流出进入至蓄水槽内,同时磨压内的种子和沙子不会在推杆的挤压过程中从滤网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植物种子存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推动磨压框沿着滑动件移动至蓄水槽正上部;
将上扣板从磨压框上部取出,然后往磨压框内铺设一层沙子然后再在沙子上均匀铺覆一层红豆杉种子,依次铺覆直至沙子到达磨压框上部;
然后将上扣板扣合于磨压框上,将水透过上扣板的滤网三浇至沙子上直至水浸透磨压框内的沙子;
启动推杆,推杆向下挤压滤网三,并且推杆透过滤网对磨压框内的沙子进行挤压,推杆在挤压收缩的过程中完成对沙子内种子的挤压研磨;在这个挤压过程中,从沙子中挤出的水分直接经过滤网一、滤网、滤网四流出进入至蓄水槽内,同时磨压内的种子和沙子不会在推杆的挤压过程中从滤网一、滤网二、滤网四分离出;
然后推动磨压框沿着滑动件移动至储存箱正上部,然后拉出下拉板使得磨压框内的经过挤压后的沙子和裹挟在沙子中的红豆杉种子直接倾倒入储存箱,重复上述步骤使得储存箱内堆满经过挤压后的沙子和裹挟在沙子中的红豆杉种子;
拉出磨压框,对储存箱内的红豆杉种子进行储存;
当沙层水分含量较低时,根据情况可以在储存箱和蓄水槽上部盖上盖板;
启动真空泵使得缓冲室处于真空环境中,此时蓄水槽已经存储有通过以上步骤中经过推杆挤压出的从磨压框溢出的水分;
启动水泵,水泵抽取蓄水槽底部的水并通过雾化喷头在蓄水室进行喷洒,水泵通过过水通道汲取水源,该水源经过过滤筛网将大颗粒杂质进行过滤然后进入至过水通道内最终经过水泵汲取;
水雾在真空环境的作用下经过蓄水槽然后透过一侧的透孔进入至储存箱内的沙层,然后水汽经过另一侧的透孔排出,此时水汽中大部分的水分留存于储存箱内的沙层内,从而起到对沙层浸润的作用;
当沙层水分含量较高时,打开盖板,同时启动真空泵使得缓冲室处于真空环境中,同时关闭水泵,外界较为干燥的空气经过蓄水槽和储存箱上部进入至储存箱内的沙层中,干燥的空气带动部分水分然后经过透孔排出,此时打开阀门二将多余的水分排出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植物种子存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磨压组件设置于储存箱或保湿组件的上部,储存箱数量为三个,相邻的储存箱之间设置保湿组件,储存箱之间和外围设置控湿组件,控湿组件可以通过在储存箱以及保湿组件外围产生真空氛围,用于加速气体在储存箱和保湿组件之间的流通从而控制储存箱内物料的湿度;磨压组件包括磨压框、滑动件和压磨头,磨压框上下端均为可开合结构,磨压框上部、下部以及两侧均设置过滤结构,磨压框通过滑动件进行前后移动,推动磨压框从储存箱上部移动至保湿组件正上部区域;当磨压框在移动至保湿组件正上部后通过压磨头对磨压框进行压打,从而将磨压框内的种子表面进行磨制,在压磨头对磨压框进行压打过程中,从磨压框内挤出的水分进入至保湿组件内被储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植物种子存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压框包括侧板一、侧板二、侧板三、侧板四、上扣板和下拉板,侧板一、侧板二、侧板三、侧板四主体均为矩形板状结构,侧板一、侧板二、侧板三、侧板四呈矩形状分布,侧板一、侧板二、侧板三、侧板四之间形成磨压室,磨压室上部可拆卸设置上扣板,磨压室下部可拆卸设置下拉板;侧板三上开设侧滤网窗一,侧滤网窗一上设置滤网一,滤网一包裹侧滤网窗一;滤网一选用金属滤网;侧板一上开设侧滤网窗二,侧滤网窗二上设置滤网二,侧滤网窗二与侧滤网窗一对应设置,滤网二与滤网一结构一致,上扣板为矩形板状,上扣板中部开设上扣板窗,上扣板窗上固定滤网三;滤网三选用编织袋网,侧板一和侧板三上部均开设搭接槽,搭接槽呈“」”状;上扣板两侧放置于搭接槽上,此时上扣板的上端面位于搭接槽上端面以下;下拉板主体为矩形状,下拉板中部开设下拉板窗,下拉板窗为矩形状,下拉板窗内固定滤网四,滤网四选用金属滤网,滤网四包裹下拉板窗;下拉板两侧一体固定设置插入凸块,插入凸块截面为矩形状,侧板一底部一侧固定挡板一,挡板一一端设置插入槽一,插入槽一呈“ㄈ”状,下拉板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