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防爆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3025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防爆壳,应用在电缆防护装置领域,解决了壳体在受到过量电弧冲击时发生爆炸产生电火花,电火花容易从壳体迸溅出会对周围设施造成二次损坏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智能防爆壳包括壳体,壳体包括内壳层和外壳层,内壳层和外壳层之间填充有防火凝胶,壳体的两端设有接线口,壳体内接线口处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壳体内中间位置处设有温度传感器,壳体内设有自动灭火装置,各温度传感器通过数据传输线与自动灭火装置连接,壳体的外侧设置有智能接收传送模块,智能接收传送模块通过数据传输线与各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具有的技术效果是壳体在受到过量电弧冲击时,产生的电火花不易从壳体迸溅出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防爆壳
本技术涉及电缆防护装置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防爆壳。
技术介绍
电缆中间接头在现场安装完成后,在运行时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容易导致绝缘遭受破坏,造成电缆中间接头的击穿爆炸事故。为了减少这种击穿爆炸事故的发生,现在普遍将电缆接头扣合在防爆壳中,在电缆接头发生击穿爆炸事故时,防爆壳会对周围其他设施进行保护,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现有公告号为CN20875395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缆接头防爆盒,包括上盒体和下盒体,上盒体分为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下盒体分为第三盒体和第四盒体,第一盒体靠近第二盒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弧形板,第二盒体靠近第一盒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弧形板,第三盒体靠近第四盒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弧形板,第四盒体靠近第三盒体的一端设置有第四弧形板,固定组件能与第一弧形板、第二弧形板、第三弧形板及第四弧形板卡嵌配合,从而将第一盒体、第二盒体、第三盒体及第四盒体相互固定以形成防护罩。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电缆接头发生击穿爆炸事故时会产生大量的电弧冲击壳体,壳体在受到过量电弧冲击时发生爆炸产生电火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防爆壳,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内壳层(1)和外壳层(2),所述内壳层(1)和外壳层(2)之间填充有防火凝胶(3),所述壳体的两端设有接线口(4),所述壳体内接线口(4)处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5),所述壳体内中间位置处设有温度传感器(5),所述壳体内设有自动灭火装置(6),各所述温度传感器(5)通过数据传输线与自动灭火装置(6)连接,所述壳体的外侧设置有智能接收传送模块(7),所述智能接收传送模块(7)通过数据传输线与各所述温度传感器(5)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防爆壳,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内壳层(1)和外壳层(2),所述内壳层(1)和外壳层(2)之间填充有防火凝胶(3),所述壳体的两端设有接线口(4),所述壳体内接线口(4)处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5),所述壳体内中间位置处设有温度传感器(5),所述壳体内设有自动灭火装置(6),各所述温度传感器(5)通过数据传输线与自动灭火装置(6)连接,所述壳体的外侧设置有智能接收传送模块(7),所述智能接收传送模块(7)通过数据传输线与各所述温度传感器(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防爆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8)和下壳体(9),所述上壳体(8)和下壳体(9)可拆卸连接,所述自动灭火装置(6)上方的上壳体(8)上可拆卸连接有检修门(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防爆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8)和下壳体(9)的内壁上设有抗爆分散电弧缓冲层(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峰马建华吴学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九维电气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