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计算机网络线路辅助支架,包括线壳和盖板,所述线壳包括凹形壳体和限位内环,所述限位内环对称设置在凹形壳体的两侧,且限位内环与凹形壳体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盖板包括水平板和隔板,所述水平板安装在凹形壳体的上端面,方便使用者可以将需要排布的线路稳定的安装在凹形壳体的内部,然后通过限位内环进行卡接固定,保证线路之间不会相互接触,保证每一条线路之间独立的散热效果,在寻路排布完成以后使用者可以稳定的将盖板固定安装在凹形壳体上,然后使用者可以根据线路的排布和固定位置来选择通过连接板对设备进行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计算机网络线路辅助支架
本技术涉及网络线路辅助设备
,具体为一种计算机网络线路辅助支架。
技术介绍
计算机网络线路是指为计算机之间连接和相互传递信号的线路,对于大型的计算机往往需要较多的线路进行传输使用,这样就需要对每一条线路进行稳定的排布。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计算机网络线路都是直接进行卷绕进行和固定,当线路较多的时候线路之间会相互交叉盘旋,这样不仅让使用者人员就很难进行对每一条线路进行梳理,同时也不便于线路在使用的时候进行散热,进而会大大的降低线路正常的传输效果,并且在遇到需要悬挂的线路的时候,没有相应的整理结构很容易发生掉落,给计算机网络线路正常排布带来较多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网络线路辅助支架,旨在改善现有的计算机网络线路都是直接进行卷绕进行和固定,当线路较多的时候线路之间会相互交叉盘旋,这样不仅让使用者人员就很难进行对每一条线路进行梳理,同时也不便于线路在使用的时候进行散热,进而会大大的降低线路正常的传输效果,并且在遇到需要悬挂的线路的时候,没有相应的整理结构很容易发生掉落,给计算机网络线路正常排布带来较多的困难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计算机网络线路辅助支架,包括线壳和盖板,所述线壳包括凹形壳体和限位内环,所述限位内环对称设置在凹形壳体的两侧,且限位内环与凹形壳体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盖板包括水平板和隔板,所述水平板安装在凹形壳体的上端面,所述隔板垂直设置在水平板下端面的中部,且隔板与水平板固定连接,解决了现有的计算机网络线路都是直接进行卷绕进行和固定,当线路较多的时候线路之间会相互交叉盘旋,这样不仅让使用者人员就很难进行对每一条线路进行梳理,同时也不便于线路在使用的时候进行散热,进而会大大的降低线路正常的传输效果,并且在遇到需要悬挂的线路的时候,没有相应的整理结构很容易发生掉落,给计算机网络线路正常排布带来较多的困难的问题,通过对线壳的结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可以稳定的通过凹形壳体来安装限位内环来使用,同时通过对限位内环的结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可以稳定的对线路进行固定,通过对盖板的结构设置来通过水平板稳定的与凹形壳体进行连接使用,同时通过隔板的结构设置来保证设备可以稳定的对凹形壳体两侧的线路进行分隔,避免两侧的线路相互之间发生缠绕。进一步的,所述凹形壳体两侧对称设置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为贯穿孔,通过对散热孔的结构设置来保证凹形壳体内部排布的线路可以稳定的散热。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内环由若干固定小板构成,所述固定小板上对称有线环孔,通过对固定小板的结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可以稳定的对线路每一段分别进行固定,保证线路在凹形壳体内部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水平板上还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安装有连接环架,所述连接环架与水平板滑动连接,通过对滑槽的结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可以稳定的滑动连接环架,保证使用者可以通过连接环架来稳定的将设备进行悬挂固定。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环架上对称设置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通过螺栓与连接环架转动配合,通过对紧固螺栓的结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可以稳定的对连接环架进行固定,保证线路安装时候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凹形壳体下端对称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还设置有螺钉孔,通过对连接板的结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可以通过螺栓将凹形壳体稳定的固定在外部平面上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对传统的计算机网络线路结构和安装过程加以研究,设计出一种计算机网络线路辅助支架,方便使用者可以将需要排布的线路稳定的安装在凹形壳体的内部,然后通过限位内环进行卡接固定,保证线路之间不会相互接触,保证每一条线路之间独立的散热效果,在寻路排布完成以后使用者可以稳定的将盖板固定安装在凹形壳体上,然后使用者可以根据线路的排布和固定位置来选择通过连接板对设备进行固定,或者选择通过连接环架来进行悬吊固定,保证线路可以整齐进行排布。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盖板的机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装置的左视图;图4是图1所示线壳的机构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装置的左视图。图中:1、线壳;11、凹形壳体;111、散热孔;112、连接板;113、螺钉孔;12、限位内环;121、固定小板;122、线环孔;2、盖板;21、水平板;211、滑槽;212、连接环架;213、紧固螺栓;22、隔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一种计算机网络线路辅助支架,包括线壳1和盖板2,线壳1包括凹形壳体11和限位内环12,通过对线壳1的结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可以稳定的通过凹形壳体11来安装限位内环12来使用,同时通过对限位内环12的结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可以稳定的对线路进行固定,限位内环12对称设置在凹形壳体11的两侧,且限位内环12与凹形壳体11垂直固定连接,通过对传统的计算机网络线路结构和安装过程加以研究,设计出一种计算机网络线路辅助支架,方便使用者可以将需要排布的线路稳定的安装在凹形壳体11的内部,然后通过限位内环12进行卡接固定,保证线路之间不会相互接触,保证每一条线路之间独立的散热效果,在寻路排布完成以后使用者可以稳定的将盖板2固定安装在凹形壳体11上,然后使用者可以根据线路的排布和固定位置来选择通过连接板112对设备进行固定,或者选择通过连接环架212来进行悬吊固定,保证线路可以整齐进行排布,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计算机网络线路都是直接进行卷绕进行和固定,当线路较多的时候线路之间会相互交叉盘旋,这样不仅让使用者人员就很难进行对每一条线路进行梳理,同时也不便于线路在使用的时候进行散热,进而会大大的降低线路正常的传输效果,并且在遇到需要悬挂的线路的时候,没有相应的整理结构很容易发生掉落,给计算机网络线路正常排布带来较多的困难的问题;凹形壳体11两侧对称设置有散热孔111,散热孔111为贯穿孔,通过对散热孔111的结构设置来保证凹形壳体11内部排布的线路可以稳定的散热,凹形壳体11下端对称设置有连接板112,连接板112上还设置有螺钉孔113,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计算机网络线路辅助支架,包括线壳(1)和盖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壳(1)包括凹形壳体(11)和限位内环(12),所述限位内环(12)对称设置在凹形壳体(11)的两侧,且限位内环(12)与凹形壳体(11)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盖板(2)包括水平板(21)和隔板(22),所述水平板(21)安装在凹形壳体(11)的上端面,所述隔板(22)垂直设置在水平板(21)下端面的中部,且隔板(22)与水平板(21)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机网络线路辅助支架,包括线壳(1)和盖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壳(1)包括凹形壳体(11)和限位内环(12),所述限位内环(12)对称设置在凹形壳体(11)的两侧,且限位内环(12)与凹形壳体(11)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盖板(2)包括水平板(21)和隔板(22),所述水平板(21)安装在凹形壳体(11)的上端面,所述隔板(22)垂直设置在水平板(21)下端面的中部,且隔板(22)与水平板(2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网络线路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形壳体(11)两侧对称设置有散热孔(111),所述散热孔(111)为贯穿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网络线路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内环(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开锋,
申请(专利权)人:康开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