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建筑电气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3017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建筑电气管装置,包括两个线路保护管,两个线路保护管分别设置在抗震缝的两侧的垫层内,保护管包括金属管,金属管的内壁上覆有一层玄武岩纤维网,两个保护管之间设有抗震管,抗震管包括多个金属套筒,金属套筒的一端相对设置有两个弧形片a,金属套筒的端面与两个弧形板a之间形成安装槽a,金属套筒的另一端相对设置有两个弧形片b,金属套筒的端面与两个弧形板b之间形成安装槽b,金属套筒上的弧形片a穿设在相邻金属套筒上的安装槽b内,金属套筒弧形片b穿设在相邻金属套筒安装槽a内,抗震管内穿设有水平穿设有多个连接绳,抗震管的两端分别通过过线盒与抗震缝两侧的保护管连接;抗震缝中固定有防水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建筑电气管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电气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建筑电气管装置。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常常会设置变形缝,从而防止温度伸缩、沉降变形以及地震的影响,避免建筑物变形产生裂缝,甚至被破坏,在变形缝的设计中,虽然对供电设备做了一些保护和支撑,但是地震所带来的危害不可估量的,由于大型的供电系统中线路繁多,发生地震时候如果出现线路被破坏,将会大致供电设备不能及时供电,出现严重的供电事故,另外也会导致漏电、火灾、爆炸等等重大危险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发生地震时候会产生严重的供电事故,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建筑电气管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建筑电气管装置,包括两个线路保护管,两个线路保护管分别设置在抗震缝的两侧的垫层内,保护管包括金属管,金属管的内壁上覆有一层玄武岩纤维网,两个保护管之间设有抗震管,抗震管包括多个金属套筒,金属套筒的一端相对设置有两个弧形片a,金属套筒的端面与两个弧形片a之间形成安装槽a,金属套筒的另一端相对设置有两个弧形片b,金属套筒的端面与两个弧形片b之间形成安装槽b,弧形片a位置与弧形片b位置呈90°错开,金属套筒上的弧形片a穿设在相邻金属套筒上的安装槽b内,金属套筒上的弧形片b穿设在相邻金属套筒的安装槽a内,从而使得金属套筒首尾相连形成抗震管,抗震管内水平穿设有多个连接绳,抗震管的两端分别通过过线盒与抗震缝两侧的保护管连接;抗震缝中固定有防水装置。所述的防水装置包括两层丙纶布,丙纶布的两端通过水泥密封在抗震缝中,且两个丙纶布之间设有泡沫。所述的两个弧形片a与金属套筒开设有水平相互连通的通孔a,两个弧形片b与金属套筒开设有水平相互连通的通孔b,连接绳分别穿设在通孔a与通孔b内。所述的抗震管内穿设有保护管。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通过保护管防止线路在地震中被破会,从而防止重大事故发生,另外设有抗震管,抗震管具有良好的扭转性能以及抗拉性能,进一步保护了线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保护管的主视剖视图。图3是保护管的侧视剖视图。图4是抗震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金属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是保护管;2是抗震缝;3是金属管;4是玄武岩纤维网;5是抗震管;6是弧形片a;7是弧形片b;8是金属套筒;9是过线盒;10是丙纶布;11是泡沫;12是通孔a;13是通孔b;14是连接绳;15线路;16是安装槽a;17是安装槽b。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包括两个线路保护管1,两个线路保护管1分别设置在抗震缝2的两侧的垫层内,保护管1包括金属管3,金属管3的内壁上覆有一层玄武岩纤维网4,电线管穿设在玄武岩纤维网4内,从而使得线路15穿设在保护管1内,由于玄武岩纤维网4抗拉强度高、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使用寿命长,发生地震时候,若外层的保护管1断裂,内层的玄武岩纤维网4因抗拉强度高等等力学性能,仍对线路15起到保护作用,两个保护管1之间设有抗震管5,抗震管5的长度大于抗震缝2的最大变形量,抗震管5包括多个金属套筒8,金属套筒8的一端相对设置有两个弧形片a6,金属套筒8的端面与两个弧形片a6之间形成安装槽a16,金属套筒8的另一端相对设置有两个弧形片b7,金属套筒8的端面与两个弧形片b7之间形成安装槽b17,弧形片a6位置与弧形片b7位置呈90°错开,金属套筒8上的弧形片a6穿设在相邻金属套筒8上的安装槽b17内,金属套筒8上的弧形片b7穿设在相邻金属套筒8的安装槽a16内,从而使得金属套筒8首尾相连形成抗震管5,抗震管5内水平穿设有多个连接绳14,电线穿设在抗震管5内,抗震管5的两端分别通过过线盒9与抗震缝2两侧的保护管1连接,当发生地震时候,由于抗震管5的长度大于抗震缝2的最大变形量,且抗震管5承受一定的扭转变形以及抗拉变形,可防止抗震管5内的电线断裂从而发生断电或者严重事故;抗震缝2中固定有防水装置。所述的防水装置包括两层丙纶布10,丙纶布10的两端通过水泥密封在抗震缝2中,丙纶布10具有优良的防水性能,且两个丙纶布10之间设有泡沫11,泡沫11具有密度低,质轻,比强度高,有吸收冲击载荷的能力,有优良的缓冲减震性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减震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所述的两个弧形片a6与金属套筒开设有水平相互连通的通孔a12,两个弧形片b7与金属套筒开设有水平相互连通的通孔b13,连接绳14分别穿设在通孔a12与通孔b13内,进一步增加了抗震管5的稳定性,抗震管5的两端的连接绳14上固定有固定块,从而使得金属套筒8固定在一起。所述的抗震管5内穿设有保护管1,电线穿设在保护管1内。所述的弧形片a6的弧度小于弧形片b7弧度,使得弧形片a6在两个弧形片b7有一定空隙,防止地震时候损坏抗震管5。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建筑电气管装置,包括两个线路保护管(1),其特征在于:两个线路保护管(1)分别设置在抗震缝(2)的两侧的垫层内,保护管(1)包括金属管(3),金属管(3)的内壁上覆有一层玄武岩纤维网(4),两个保护管(1)之间设有抗震管(5),抗震管(5)包括多个金属套筒(8),金属套筒(8)的一端相对设置有两个弧形片a(6),金属套筒(8)的端面与两个弧形片a(6)之间形成安装槽a(16),金属套筒(8)的另一端相对设置有两个弧形片b(7),金属套筒(8)的端面与两个弧形片b(7)之间形成安装槽b(17),弧形片a(6)位置与弧形片b(7)位置呈90°错开,金属套筒(8)上的弧形片a(6)穿设在相邻金属套筒(8)上的安装槽b(17)内,金属套筒(8)上的弧形片b(7)穿设在相邻金属套筒(8)上的安装槽a(16)内,从而使得金属套筒(8)首尾相连形成抗震管(5),抗震管(5)内水平穿设有多个连接绳(14),抗震管(5)的两端分别通过过线盒(9)与抗震缝(2)两侧的保护管(1)连接;抗震缝(2)中固定有防水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建筑电气管装置,包括两个线路保护管(1),其特征在于:两个线路保护管(1)分别设置在抗震缝(2)的两侧的垫层内,保护管(1)包括金属管(3),金属管(3)的内壁上覆有一层玄武岩纤维网(4),两个保护管(1)之间设有抗震管(5),抗震管(5)包括多个金属套筒(8),金属套筒(8)的一端相对设置有两个弧形片a(6),金属套筒(8)的端面与两个弧形片a(6)之间形成安装槽a(16),金属套筒(8)的另一端相对设置有两个弧形片b(7),金属套筒(8)的端面与两个弧形片b(7)之间形成安装槽b(17),弧形片a(6)位置与弧形片b(7)位置呈90°错开,金属套筒(8)上的弧形片a(6)穿设在相邻金属套筒(8)上的安装槽b(17)内,金属套筒(8)上的弧形片b(7)穿设在相邻金属套筒(8)上的安装槽a(16)内,从而使得金属套筒(8)首尾相连形成抗震管(5),抗震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浩杨锴张昌民高国让
申请(专利权)人:神华联合建设有限公司中础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