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传输波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2968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微波变频器测试技术领域,提供一种信号传输波导。信号传输波导于其前侧面开设有贯通设置且用于传输波导的波导传输孔,信号传输波导于波导传输孔的孔壁上连接有两对称设置的波导阶梯,波导阶梯包括从前往后依次连接且分别朝另一波导阶梯延伸设置的第1阶梯、第2阶梯……第M阶梯,M≥2,第1阶梯、第2阶梯……第M阶梯的延伸长度依次递减,两第1阶梯和波导传输孔的前侧口沿共同围合形成用于传输矩形波导的矩形波导口,波导传输孔的后侧口沿形成用于传输圆波导的圆波导口。信号传输波导可在较少损耗的基础上兼容高频段和低频段的测量信号的传输,从而可降低微波变频器的测试的操作难度,并提高微波变频器的测试数据的精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信号传输波导
本技术涉及微波变频器测试
,尤其涉及一种信号传输波导。
技术介绍
微波变频器被广泛应用于卫星通信领域内,其产品质量与指标直接影响着信号的接收效果,因此,在微波变频器投入使用前,需对微波变频器进行测试。相关行业内,会根据微波变频器的工作频段对微波变频器分频段测试,其中,会通过适用于低频段的信号传输波导连接微波变频器和信号源,并通过分频器调节信号传输波导以向微波变频器传输频率范围在10.7~11.7GHz之间的测量信号;和/或,通过适用于高频段的信号传输波导连接微波变频器和信号源,并通过分频器调节信号传输波导以向微波变频器发送频率范围在11.7~12.75GHz之间的测量信号。因而,微波变频器的测试存在操作困难、繁琐以及精准度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号传输波导,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微波变频器需分频段测试,致使微波变频器的测试存在操作困难、繁琐以及精准度不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信号传输波导,所述信号传输波导于其前侧面开设有贯通设置且用于传输波导的波导传输孔,所述信号传输波导于所述波导传输孔的孔壁上连接有两对称设置的波导阶梯,所述波导阶梯包括从前往后依次连接且分别朝另一所述波导阶梯延伸设置的第1阶梯、第2阶梯……第M阶梯,M≥2,所述第1阶梯、所述第2阶梯……所述第M阶梯的延伸长度依次递减,两所述第1阶梯和所述波导传输孔的前侧口沿共同围合形成用于传输矩形波导的矩形波导口,所述波导传输孔的后侧口沿形成用于传输圆波导的圆波导口。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1阶梯、所述第2阶梯……所述第M阶梯于左右方向上的长度依次递减。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1阶梯于左右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所述波导传输孔的径向尺寸。在一个实施例中,M=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矩形波导口和所述圆波导口之间所间隔的距离为44.00mm。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1阶梯于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为8.00mm,所述第2阶梯于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为8.35mm,所述第3阶梯于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为8.80mm,所述第4阶梯于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为9.25mm,所述第5阶梯于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为8.76mm。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波导传输孔的径向尺寸为19.00mm。在一个实施例中,两所述第1阶梯之间所间隔的距离为9.50mm,两所述第2阶梯之间所间隔的距离为10.55mm,两所述第3阶梯之间所间隔的距离为13.16mm,两所述第4阶梯之间所间隔的距离为16.16mm,两所述第5阶梯之间所间隔的距离为18.03mm。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号传输波导包括波导本体以及连接于所述波导本体后侧外边沿且向后延伸形成的第一连接环,所述波导传输孔和各所述波导阶梯均设于所述波导本体上。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号传输波导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波导本体前侧外边沿且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二连接环,所述信号传输波导于所述第二连接环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贯通设置的连接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信号传输波导先通过第1阶梯和波导传输孔的前侧口沿所共同围合形成的矩形波导口与信号源连接,并通过波导传输孔的后侧口沿所形成的圆波导口与微波变频器连接,再通过两对称设置的阶梯结构对从信号源输送至微波变频器的测量信号进行阻抗变换,以使从矩形波导口输入的测量信号逐渐变换成圆波导后从圆波导口输出。基于两对称设置的阶梯结构,本技术提供的信号传输波导可在较少损耗的基础上兼容高频段和低频段的测量信号的传输,以将测量信号从信号源输送至微波变频器以对微波变频器进行测试,从而可降低微波变频器的测试的操作难度,简化微波变频器的测试操作步骤,并提高微波变频器的测试数据的精准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波导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波导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波导的截面示意图一;图4为图3提供的信号传输波导的立体截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波导的后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波导的截面示意图二。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还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按照图1中所建立的XYZ直角坐标系定义:位于X轴正方向的一侧定义为前方,位于X轴负方向的一侧定义为后方;位于Y轴正方向的一侧定义为左方,位于Y轴负方向的一侧定义为右方;位于Z轴正方向的一侧定义为上方,位于Z轴负方向的一侧定义为下方。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现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请参阅图1、3-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波导,信号传输波导于其前侧面开设有贯通设置且用于传输波导的波导传输孔101,信号传输波导于波导传输孔101的孔壁上连接有两对称设置的波导阶梯110,波导阶梯110包括从前往后依次连接且分别朝另一波导阶梯110延伸设置的第1阶梯111、第2阶梯112……第M阶梯,M≥2,第1阶梯111、第2阶梯112……第M阶梯的延伸长度依次递减,两第1阶梯111和波导传输孔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信号传输波导,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传输波导于其前侧面开设有贯通设置且用于传输波导的波导传输孔,所述信号传输波导于所述波导传输孔的孔壁上连接有两对称设置的波导阶梯,所述波导阶梯包括从前往后依次连接且分别朝另一所述波导阶梯延伸设置的第1阶梯、第2阶梯……第M阶梯,M≥2,所述第1阶梯、所述第2阶梯……所述第M阶梯的延伸长度依次递减,两所述第1阶梯和所述波导传输孔的前侧口沿共同围合形成用于传输矩形波导的矩形波导口,所述波导传输孔的后侧口沿形成用于传输圆波导的圆波导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信号传输波导,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传输波导于其前侧面开设有贯通设置且用于传输波导的波导传输孔,所述信号传输波导于所述波导传输孔的孔壁上连接有两对称设置的波导阶梯,所述波导阶梯包括从前往后依次连接且分别朝另一所述波导阶梯延伸设置的第1阶梯、第2阶梯……第M阶梯,M≥2,所述第1阶梯、所述第2阶梯……所述第M阶梯的延伸长度依次递减,两所述第1阶梯和所述波导传输孔的前侧口沿共同围合形成用于传输矩形波导的矩形波导口,所述波导传输孔的后侧口沿形成用于传输圆波导的圆波导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传输波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阶梯、所述第2阶梯……所述第M阶梯于左右方向上的长度依次递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号传输波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阶梯于左右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所述波导传输孔的径向尺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传输波导,其特征在于,M=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号传输波导,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波导口和所述圆波导口之间所间隔的距离为44.00mm。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号传输波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阶梯于前后方向上的长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宏平项俊晖刘俊杰潘雄广
申请(专利权)人:华讯方舟科技湖北有限公司华讯方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