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的圆柱形金属腔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2943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7: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散热的圆柱形金属腔体,涉及金属导热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现有的结构对液体温度控制不够温度,且导热系数不佳的问题。所述圆柱外壳的上方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圆柱外壳之间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连接件的外表面设置有菱形限位面,所述连接件的内表面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表面设置有菱形口,所述菱形口的下方设置有圆柱形腔体,所述菱形限位面的外部设置有通孔,所述圆柱外壳的外表面设置有环形卡槽,所述圆柱外壳的外表面设置有纵向卡槽,所述环形卡槽的外部安装有紧固环,所述纵向卡槽的外部安装有连接杆,所述圆柱外壳的下端面设置有底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热的圆柱形金属腔体
本技术涉及金属导热
,具体为一种散热的圆柱形金属腔体。
技术介绍
金属零件,指以金属材料来制造的各种规格与形状的金属块、金属棒、金属管等的合称,金属零件的材料:钢铁与有色金属(或非铁金属),钢铁:含碳量在2%~4.3%的铁的合金为铸铁,含碳量一般在0.03%~2%的铁的合金为钢,在Fe-C合金中,有目的地加入各种适量的合金元素,来提高钢铁的强度、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等性能,常用的合金元素有Si、Mn、Cr、Ni、Mo、W、V、Ti、Nb、B等,形成了形形色色的合金铸铁或合金钢,金属的导热性的差别在于金属键的强弱区别,金属晶体的导热是由于晶体内部,自由电子与金属阳离子的碰撞,另一个金属原子又失去最外层电子,碰撞到第三个(形容词)金属阳离子上成为中性原子。金属导体的热传导主要是通过电子的运动,而绝缘体的热传导主要依靠格波的传导,即声子的运动,对于半导体,由于电阻相当高,性质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所以热导率由上述两种机构决定,一般情况,声子对热导率的贡献所占的比例要比电子的贡献大得多,在对液体进行温度控制时,使用的结构对液体温度控制不够温度,且导热系数不佳;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散热的圆柱形金属腔体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的圆柱形金属腔体,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结构对液体温度控制不够温度,且导热系数不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散热的圆柱形金属腔体,包括圆柱外壳,所述圆柱外壳的上方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圆柱外壳之间设置有连接环,且连接环的上端面与连接件的下端面相同,且连接环的下端面与圆柱外壳的上端面相同,且连接环分别与连接件和圆柱外壳焊接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件的外表面设置有菱形限位面,所述菱形限位面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菱形限位面的形状均相同,且若干个菱形限位面均与连接件设置为一体结构,所述菱形限位面的长度设置为二百八十毫米。优选的,所述连接件的内表面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表面设置有菱形口,所述菱形口的下方设置有圆柱形腔体,所述圆柱形腔体与菱形口设置为连通结构,所述圆柱形腔体内部的直径设置为五百毫米,所述圆柱形腔体与圆柱外壳设置为一体结构。优选的,所述菱形限位面的外部设置有通孔,每个所述菱形限位面的外部的通孔设置有四个,且四个所述通孔均与菱形限位面设置为一体结构,四个所述通孔的位置相对称。优选的,所述圆柱外壳的外表面设置有环形卡槽,所述环形卡槽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所述环形卡槽均与圆柱外壳设置为一体结构,所述圆柱外壳的外表面设置有纵向卡槽,所述纵向卡槽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纵向卡槽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环形卡槽与纵向卡槽之间相互贯通。优选的,所述环形卡槽的外部安装有紧固环,所述紧固环镶嵌至环形卡槽内部与圆柱外壳贴合,所述纵向卡槽的外部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镶嵌至纵向卡槽内部与圆柱外壳贴合,所述连接杆与紧固环焊接连接。优选的,所述圆柱外壳的下端面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与圆柱外壳设置为一体结构,所述底座的下端面设置有防滑面,且防滑面的形状与圆柱外壳的横截面相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技术通过圆柱形腔体的设置,使用时,将圆柱外壳和连接件固定好后,可通过将需要导热的液体导入到圆柱形腔体内部,该装置所利用金属材料最高导热系数四百W/m.k,结合腔体尺寸为五百毫米实际均温效果差,温差达到十五℃以上,本技术利用液体相变化的设计结合在腔体中,实现腔体等效导热系数达五千W/m.k,均温效果达到五℃以内,从而可大幅的提升该腔体的均温效果,无需借助空调等有源器件或设备,通过圆柱外壳自身的高效导热实现圆柱形腔体的均温,因为无源,可靠性高,环保,设计简单,成本低,通过外部的紧固环和连接杆内嵌于金属腔体内实现等效导热系数的大幅提升,进一步提高了工作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散热的圆柱形金属腔体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紧固环的整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散热的圆柱形金属腔体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散热的圆柱形金属腔体的正视图。图中:1、圆柱外壳;2、连接件;3、通孔;4、圆柱形腔体;5、紧固环;6、连接杆;7、菱形口;8、菱形限位面;9、环形卡槽;10、底座;11、纵向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散热的圆柱形金属腔体,包括圆柱外壳1,圆柱外壳1的上方设置有连接件2,连接件2与圆柱外壳1之间设置有连接环,且连接环的上端面与连接件2的下端面相同,且连接环的下端面与圆柱外壳1的上端面相同,且连接环分别与连接件2和圆柱外壳1焊接连接,通过连接环将连接件2和圆柱外壳1进行连接,从而方便连接件2和圆柱外壳1进行固定和定位。进一步,连接件2的外表面设置有菱形限位面8,菱形限位面8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菱形限位面8的形状均相同,且若干个菱形限位面8均与连接件2设置为一体结构,菱形限位面8的长度设置为二百八十毫米,通过菱形限位面8便于连接件2与机械进行卡合固定。进一步,连接件2的内表面设置有通孔3,通孔3的内表面设置有菱形口7,菱形口7的下方设置有圆柱形腔体4,圆柱形腔体4与菱形口7设置为连通结构,圆柱形腔体4内部的直径设置为五百毫米,圆柱形腔体4与圆柱外壳1设置为一体结构,利用金属材料最高导热系数四百W/m.k,结合腔体尺寸为五百毫米实际均温效果差,温差达到十五℃以上。进一步,菱形限位面8的外部设置有通孔3,每个菱形限位面8的外部的通孔3设置有四个,且四个通孔3均与菱形限位面8设置为一体结构,四个通孔3的位置相对称。进一步,圆柱外壳1的外表面设置有环形卡槽9,环形卡槽9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环形卡槽9均与圆柱外壳1设置为一体结构,圆柱外壳1的外表面设置有纵向卡槽11,纵向卡槽11设置有两个,两个纵向卡槽11的位置相对应,环形卡槽9与纵向卡槽11之间相互贯通。进一步,环形卡槽9的外部安装有紧固环5,紧固环5镶嵌至环形卡槽9内部与圆柱外壳1贴合,纵向卡槽11的外部安装有连接杆6,连接杆6镶嵌至纵向卡槽11内部与圆柱外壳1贴合,连接杆6与紧固环5焊接连接,通过外部的紧固环5和连接杆6内嵌于金属腔体内实现等效导热系数的大幅提升,进一步提高了工作质量。进一步,圆柱外壳1的下端面设置有底座10,底座10与圆柱外壳1设置为一体结构,底座10的下端面设置有防滑面,且防滑面的形状与圆柱外壳1的横截面相同,通过防滑面提高圆柱外壳1固定的稳定性,提高工作状态。工作原理:使用时,使用时,将圆柱外壳1和连接件2固定好后,可通过将需要导热的液体导入到圆柱形腔体4内部,通过外部的紧固环5和连接杆6内嵌于金属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的圆柱形金属腔体,包括圆柱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外壳(1)的上方设置有连接件(2),所述连接件(2)与圆柱外壳(1)之间设置有连接环,且连接环的上端面与连接件(2)的下端面相同,且连接环的下端面与圆柱外壳(1)的上端面相同,且连接环分别与连接件(2)和圆柱外壳(1)焊接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的圆柱形金属腔体,包括圆柱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外壳(1)的上方设置有连接件(2),所述连接件(2)与圆柱外壳(1)之间设置有连接环,且连接环的上端面与连接件(2)的下端面相同,且连接环的下端面与圆柱外壳(1)的上端面相同,且连接环分别与连接件(2)和圆柱外壳(1)焊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的圆柱形金属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的外表面设置有菱形限位面(8),所述菱形限位面(8)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菱形限位面(8)的形状均相同,且若干个菱形限位面(8)均与连接件(2)设置为一体结构,所述菱形限位面(8)的长度设置为二百八十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的圆柱形金属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的内表面设置有通孔(3),所述通孔(3)的内表面设置有菱形口(7),所述菱形口(7)的下方设置有圆柱形腔体(4),所述圆柱形腔体(4)与菱形口(7)设置为连通结构,所述圆柱形腔体(4)内部的直径设置为五百毫米,所述圆柱形腔体(4)与圆柱外壳(1)设置为一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散热的圆柱形金属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菱形限位面(8)的外部设置有通孔(3),每个所述菱形限位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以春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海克赛德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