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漏电断路器外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2941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7: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漏电断路器外壳结构,外壳结构用于容置开关机构和与开关机构连接的电路板,外壳结构包括:操作手柄、左盖、中盖、右盖;中盖设置于左盖与右盖之间,且外壳结构上还设置有多个固定孔;左盖与中盖的连接处设置有两个进线预留孔;位于中盖与右盖的连接处设置有两个出线预留孔;操作手柄位于进线预留孔、两出线预留孔之间,操作手柄一端与漏电断路器外壳内部的开关机构连接,另一端从中盖、右盖上的通孔伸出;一种漏电断路器外壳结构的底部上还设置有用于容置电路板上供电接口的通孔。用于保护带有电路板的漏电断路器,同时防止了电路板以及内部元器件损坏。便于漏电断路器的生产制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漏电断路器外壳结构
本技术涉及漏电保护
,尤其涉及一种漏电断路器外壳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用电设备的使用逐渐普及,用电设备的使用安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漏电断路器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在电气装置中,电流从电源流向负载,然后流回电源。在理想状态下,流向负载的电流等于流回电源的电流,漏电断路器即用于在电路发生异常(如过载、短路、漏电等)时,起到断开电路电源作用的设备,避免继续供电给后面的用电器造成损害或者引发安全隐患。智能漏电断路器即在漏电断路器内设置有智能芯片(如单片机),从而实现对断路器的控制或者状态采集。为了实现放置电路板,需要在漏电断路器的外壳内开设容置腔,如申请人之前申请的技术专利,申请号为201920552054.7,通过在漏电断路器的下半部开设空腔并放置堆叠的电路板结构,实现在漏电断路器内电路板的放置。但是申请人在生产的时候发现,这样需要堆叠电源板和电路板,板子数量较多,不利于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漏电断路器外壳结构,保护带有电路板的漏电断路器,解决堆叠电路板,板子数量较多,不利于生产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漏电断路器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结构用于容置开关机构和与开关机构连接的电路板,所述外壳结构包括:操作手柄、左盖、中盖、右盖;/n所述中盖设置于左盖与右盖之间,且外壳结构上还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左盖、中盖、右盖的固定孔;所述左盖与中盖的连接处设置有上、下两个进线预留孔;位于所述中盖与右盖的连接处设置有上、下两个出线预留孔;/n一个所述操作手柄位于两个所述进线预留孔之间,且位于中盖与左盖的连接处上,另一个操作手柄位于两个所述出线预留孔之间,且位于中盖与右盖的连接处上,两操作手柄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操作手柄一端与漏电断路器外壳内部的开关机构连接,另一端从中盖、右盖上的通孔伸出;外壳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漏电断路器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结构用于容置开关机构和与开关机构连接的电路板,所述外壳结构包括:操作手柄、左盖、中盖、右盖;
所述中盖设置于左盖与右盖之间,且外壳结构上还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左盖、中盖、右盖的固定孔;所述左盖与中盖的连接处设置有上、下两个进线预留孔;位于所述中盖与右盖的连接处设置有上、下两个出线预留孔;
一个所述操作手柄位于两个所述进线预留孔之间,且位于中盖与左盖的连接处上,另一个操作手柄位于两个所述出线预留孔之间,且位于中盖与右盖的连接处上,两操作手柄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操作手柄一端与漏电断路器外壳内部的开关机构连接,另一端从中盖、右盖上的通孔伸出;外壳结构的底部上还设置有用于容置电路板上供电接口的通孔;
中盖内设置有容置所述电路板的空腔和固定所述电路板的螺孔柱,所述空腔置于所述操作杆的后侧和底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漏电断路器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中盖上,且位于操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文炤钟李锋胡海中陈建善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通力达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