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壳体的上盖的内侧壁设置有凸出部的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2931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7: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壳体的上盖的内侧壁设置有凸出部的电容器,包括壳体、内胆、负极引线、正极引线、芯子和填充料,所述内胆和所述芯子均内置于所述壳体,所述壳体包括本体和上盖,所述上盖位于所述本体的上方并且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所述上盖靠近所述芯子的内侧壁设置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与所述上盖一体成型并且所述凸出部穿过部分所述填充料与所述芯子接触,所述凸出部顶住所述芯子并且使所述芯子固定于所述内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壳体的上盖的内侧壁设置有凸出部的电容器,其通过设置凸出部使所述芯子固定于所述内胆,电容器在遇到剧烈晃动时芯子保持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壳体的上盖的内侧壁设置有凸出部的电容器
本技术属于电容器
,具体涉及一种壳体的上盖的内侧壁设置有凸出部的电容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容器中,结构通常包括壳体、引线和填充料,芯子设于壳体的内腔中,引线的端脚与电容器芯子端面的喷金层相焊接,壳体内腔、芯子和引线的端脚之间设置有环氧树脂的填充料,上述结构的电容器通常存在着:将引线的端脚与电容器芯子两侧的喷金层焊接时,难以保证两引线的上端水平高度相互平行,给芯子固定带来困难;同时在固定芯子时,一般通过人工加装垫块来保持两侧精度间距及保持两引线的垂直、凭操作人员的经验及目测和手工调节等人为因素保证,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同时也不利于生产产品质量的保证控制,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等缺陷。公开号为:CN201868249U,主题名称为电容器外壳的技术专利,其技术方案公开了“在壳体(10)的其中一个相向对壁开口上端面上设有下凹插片卡口(15),在壳体(10)的另一个相向对壳壁内侧壁(11)上设有凸出定位块(12),凸出定位块(12)上设有凹向内壁(11)的凹槽(13)”。>以上述技术专利为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壳体的上盖的内侧壁设置有凸出部的电容器,用于固定芯子,包括壳体、内胆、负极引线、正极引线、芯子和填充料,所述内胆和所述芯子均内置于所述壳体,所述负极引线穿过所述壳体与所述芯子电性连接,所述正极引线穿过所述壳体与所述芯子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本体和上盖,所述上盖位于所述本体的上方并且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所述上盖靠近所述芯子的内侧壁设置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与所述上盖一体成型并且所述凸出部穿过部分所述填充料与所述芯子接触,所述凸出部顶住所述芯子并且使所述芯子固定于所述内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体的上盖的内侧壁设置有凸出部的电容器,用于固定芯子,包括壳体、内胆、负极引线、正极引线、芯子和填充料,所述内胆和所述芯子均内置于所述壳体,所述负极引线穿过所述壳体与所述芯子电性连接,所述正极引线穿过所述壳体与所述芯子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本体和上盖,所述上盖位于所述本体的上方并且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所述上盖靠近所述芯子的内侧壁设置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与所述上盖一体成型并且所述凸出部穿过部分所述填充料与所述芯子接触,所述凸出部顶住所述芯子并且使所述芯子固定于所述内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体的上盖的内侧壁设置有凸出部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引线穿过所述上盖与所述芯子电性连接,所述正极引线穿过所述上盖与所述芯子电性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