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器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2931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7: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容器散热装置,其结构包括防护框、驱动轴圈、固定螺栓、高效散热机构、驱动机体、防尘格栅、防水顶盖、连接器、传动扇叶,防护框后端通过固定螺栓与驱动机体前端螺纹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电容器散热装置,结构上通过将驱动机体安装到电容器的内部,从而使得电容器内部增设有个散热装置,当电容器开始驱动工作的时候长时间下来就会产生热量,进而热气体开始从热气进气口进行流动从而到达内槽框内部的散热片上进行流动,再者电容器在驱动运行时候驱动轴圈配合着传动扇叶也开始高效的转动差生冷气流,从而冷气从气体流通口进入到防护壳体内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容器散热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电容器散热装置,属于电容器散热设备

技术介绍
电容器是电子设备中大量使用的电子元件之一,应用于电路中的隔直通交,耦合,旁路,滤波,调谐回路,能量转换,控制等方面,电容器,任何两个彼此绝缘且相隔很近的导体间都构成一个电容器。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8722742U的一种电容器散热装置,其结构包括紧固螺丝、吸尘器、控制器、主体、固定板、散热片、散热风扇、导热元件、底座,散热片前端设有散热风扇,散热片与散热风扇设在同一模块上,散热风扇外部设有一块防护罩,本技术设有吸尘器,通过散热片、散热风扇、导热元件将电容器内部的热量进行处理,但是该现有技术对于机体内部散热片面积较少且降噪性能差,导致内部冷热器循环过程温差较差,使得散热效果降低且增加噪声。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容器散热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对于机体内部散热片面积较少且降噪性能差,导致内部冷热器循环过程温差较差,使得散热效果降低且增加噪声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容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防护框(1)、驱动轴圈(2)、固定螺栓(3)、高效散热机构(4)、驱动机体(5)、防尘格栅(6)、防水顶盖(7)、连接器(8)、传动扇叶(9),所述防护框(1)后端通过固定螺栓(3)与驱动机体(5)前端螺纹相连接,所述驱动轴圈(2)与传动扇叶(9)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高效散热机构(4)嵌入安装于驱动机体(5)内,所述驱动机体(5)与防尘格栅(6)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连接器(8)下端嵌入安装于驱动机体(5)上端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容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防护框(1)、驱动轴圈(2)、固定螺栓(3)、高效散热机构(4)、驱动机体(5)、防尘格栅(6)、防水顶盖(7)、连接器(8)、传动扇叶(9),所述防护框(1)后端通过固定螺栓(3)与驱动机体(5)前端螺纹相连接,所述驱动轴圈(2)与传动扇叶(9)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高效散热机构(4)嵌入安装于驱动机体(5)内,所述驱动机体(5)与防尘格栅(6)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连接器(8)下端嵌入安装于驱动机体(5)上端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容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散热机构(4)由热气进气口(41)、内槽框(42)、减震板(43)、防护壳体(44)、气体流通口(45)、循环冷气口(46)、降噪层(47)、固定杆(48)、散热片(49)组成,所述热气进气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红
申请(专利权)人:南安市威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