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头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2835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压头固定装置,包括加热组件;压块,所述压块位于所述加热组件的下方,且所述压块的上表面贴设于所述加热组件,所述压块具有两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至少两第一锁紧组件,其中的两所述第一锁紧组件分别设于所述加热组件的两侧,所述第一锁紧组件包括卡块和第一紧固件,所述卡块向下延伸至所述第一侧壁,所述卡块朝向所述第一侧壁的表面凸设有卡钩,所述卡钩扣合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压块夹持于两所述卡钩之间;所述卡块背离所述加热组件的表面开设有贯通所述卡块的通孔,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通孔,并插设于所述加热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旨在改变压头的固定方式,以增加液晶显示器与集成芯片贴合的精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头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压头固定
,特别涉及一种压头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各类显示屏大多由液晶显示器、背光源、集成芯片、盖板等构件贴合而成,而液晶显示器与集成芯片的贴合精度将影响显示屏的画质呈现,目前液晶显示器与集成芯片的贴合方式通常是先在液晶显示器的玻璃基板上贴附一层导电胶,将集成芯片置于导电胶上,再用压头对集成芯片进行热压,使集成芯片和液晶显示器的玻璃基板连接在一起。为了确保芯片和液晶显示器压合的精准度,需要将压头进行固定,行业内一般采用的是卡扣固定的方式,而该固定方式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经常会由于压头与卡扣之间存在间隙,使压头固定不牢固出现晃动,导致集成芯片的位置发生偏移,影响贴合精度。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压头固定装置,旨在改变压头的固定方式,以增加液晶显示器与集成芯片贴合的精准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压头固定装置包括:加热组件;压块,所述压块位于所述加热组件的下方,且所述压块的上表面贴设于所述加热组件,所述压块具有两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至少两第一锁紧组件,其中的两所述第一锁紧组件分别设于所述加热组件的两侧,所述第一锁紧组件包括卡块和第一紧固件,所述卡块向下延伸至所述第一侧壁,所述卡块朝向所述第一侧壁的表面凸设有卡钩,所述卡钩扣合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压块夹持于两所述卡钩之间;所述卡块背离所述加热组件的表面开设有贯通所述卡块的通孔,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通孔,并插设于所述加热组件。可选地,所述第一侧壁凸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位于所述第一侧壁靠近所述加热组件的一端,所述卡钩扣合于所述第一凸台。可选地,所述卡钩包括相互连接的抵持部和卡接部,所述抵持部设于所述卡块朝向所述第一凸台的表面,所述卡接部位于所述抵持部的下方,并凸出于与所述抵持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抵持部形成有避让空间,所述第一凸台的边缘收容于所述避让空间内,并与所述卡接部扣合。可选地,所述抵持部和所述卡接部的连接处开设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与所述避让空间连通设置,所述第一凸台的底边缘容置于所述避让槽内。可选地,所述压头固定装置还包括两第二锁紧组件,所述压块还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凸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位于所述第二侧壁靠近所述加热组件的一端,所述第二锁紧组件设于所述第二凸台背离所述第二侧壁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二凸台卡接,且每一所述第二锁紧组件均连接于所述加热组件,用于定位所述压块。可选地,所述第二锁紧组件包括阻挡块,所述阻挡块设于所述第二凸台的外侧,所述阻挡块朝向所述第二凸台的侧壁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二凸台卡合于所述卡槽,所述阻挡块开设有贯通所述阻挡块的安装孔,所述压头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二紧固件贯穿所述安装孔并插设于所述加热组件。可选地,所述第二锁紧组件还包括柱塞头,所述阻挡块还开设有贯通所述阻挡块的避让孔,所述避让孔避让所述安装孔设置,所述柱塞头的一端穿过所述避让孔,并抵接于所述第二凸台。可选地,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加热块、第二加热块及第三加热块,所述第二加热块夹设于所述第一加热块和所述第三加热块之间,且所述卡块位于所述第一加热块和所述第三加热块之间,所述第一紧固件插设于所述第二加热块,所述压块的上表面贴设于所述第二加热块的底面。可选地,所述压头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三紧固件,所述第一加热块开设有贯通所述第一加热块的第一插接孔,所述卡块开设有贯通所述卡块的第二插接孔,所述第二插接孔避让所述通孔设置,所述第三紧固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插接孔和所述第二插接孔,并插设于所述第三加热块。可选地,所述压头固定装置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卡块和所述第二加热块之间,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卡块,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加热块设置,所述第一紧固件依次贯穿所述通孔和所述弹性件,并插设于所述第二加热块;且/或,所述第一紧固件为旋钮螺丝,所述旋钮螺丝的螺钉穿过所述通孔,并与所述第二加热块螺纹连接,所述旋钮螺丝的螺帽抵接于所述卡块的外侧表面。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至少两个第一锁紧组件将压块进行固定,避免压块在热压过程中发生移动,影响芯片与液晶显示器的压合效果。具体地,压块设于加热组件的下方,其中的两个第一紧固件分别设于加热组件的两侧,第一锁紧组件包括卡块和第一紧固件,压块夹持于两卡块之间,凸设于卡块的卡钩扣合于压块的侧壁,以防止压块移动;同时,第一紧固件穿过压块的通孔,并插设于加热组件侧壁,以将卡块锁紧固定在加热组件上。本技术通过第一紧固件,将卡块锁紧固定在加热组件上,同时使两卡块与加热组件紧密连接,而卡块的延伸下端扣合于压块的侧壁,所以,在卡块与加热组件的紧密度增加的同时,压块与卡块的紧密度同样会增加,该方案与现有技术中直接将卡块和压块卡接的方式相比,通过第一紧固件的设置使压块与卡块的紧密性增强,避免了压合过程中因压块与卡块之间存在间隙,而导致压块发生晃动的情况,从而实现增加集成芯片与液晶显示器的贴合精度的目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压头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分解图;图3为图1的另一分解图;图4为图3中卡块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压头固定装置321卡钩10加热组件3211抵持部11第一加热块3212卡接部111第一插接孔3213避让空间12第二加热块3214避让槽13第三加热块322第二插接孔20压块323通孔21第一侧壁40第二锁紧组件211第一凸台41阻挡块22第二侧壁411安装孔221第二凸台412避让孔30第一锁紧组件42柱塞头31第一紧固件50第三紧固件32卡块60弹性件70隔热块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头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加热组件;/n压块,所述压块位于所述加热组件的下方,且所述压块的上表面贴设于所述加热组件,所述压块具有两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n至少两第一锁紧组件,其中的两所述第一锁紧组件分别设于所述加热组件的两侧,所述第一锁紧组件包括卡块和第一紧固件,所述卡块向下延伸至所述第一侧壁,所述卡块朝向所述第一侧壁的表面凸设有卡钩,所述卡钩扣合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压块夹持于两所述卡钩之间;所述卡块背离所述加热组件的表面开设有贯通所述卡块的通孔,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通孔,并插设于所述加热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头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热组件;
压块,所述压块位于所述加热组件的下方,且所述压块的上表面贴设于所述加热组件,所述压块具有两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
至少两第一锁紧组件,其中的两所述第一锁紧组件分别设于所述加热组件的两侧,所述第一锁紧组件包括卡块和第一紧固件,所述卡块向下延伸至所述第一侧壁,所述卡块朝向所述第一侧壁的表面凸设有卡钩,所述卡钩扣合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压块夹持于两所述卡钩之间;所述卡块背离所述加热组件的表面开设有贯通所述卡块的通孔,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通孔,并插设于所述加热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头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凸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位于所述第一侧壁靠近所述加热组件的一端,所述卡钩扣合于所述第一凸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头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钩包括相互连接的抵持部和卡接部,所述抵持部设于所述卡块朝向所述第一凸台的表面,所述卡接部位于所述抵持部的下方,并凸出于与所述抵持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抵持部形成有避让空间,所述第一凸台的边缘收容于所述避让空间内,并与所述卡接部扣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头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部和所述卡接部的连接处开设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与所述避让空间连通设置,所述第一凸台的底边缘容置于所述避让槽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头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固定装置还包括两第二锁紧组件,所述压块还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凸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位于所述第二侧壁靠近所述加热组件的一端,所述第二锁紧组件设于所述第二凸台背离所述第二侧壁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二凸台卡接,且每一所述第二锁紧组件均连接于所述加热组件,用于定位所述压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威
申请(专利权)人:华显光电技术惠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