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2806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切断装置,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其中,第一开关的第一端和第二开关的第一端之间通过第一引出母线连接,第一开关的第二端与第二引出母线连接,第二开关的第二端与第三引出母线连接,第一引出母线、第二引出母线和第三引出母线分别用于与变压器的三相连接;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其中,第一电机经由第一传动装置与第一开关连接,第二电机经由第二传动装置与第二开关连接;以及控制器,控制器通过对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进行远程控制,来控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接通和关断。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切断装置,可以快速对变压器进行断电,以保证温升试验数据的准确性,而且,采用该切断装置对变压器进行断电更加方便和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切断装置
本技术涉及变压器
,特别涉及用于变压器的快速切断装置。
技术介绍
变压器的温升试验是制造厂在型式试验中鉴定产品质量的重要试验项目之一,温升试验的目的是要确定变压器各种部件的温升是否符合有关标准规定的要求,从而为变压器长期安全运行提供可靠的依据。在采用电阻法进行温升测量的情况下,要想得到更加准确的试验结果,希望在对变压器断电之后,快速对电阻进行测量从而得到有效的测量值,例如在4分钟内得到测量值。然而,通常对于大型电力变压器很难在4分钟内得到有效数值。在常规温升试验中,对于大容量变压器,只能使多人同时使用多套工具尽快完成短路装置的拆卸,来对变压器进行断电。变压器断电后,拆完短路线后,要在变压器绕组中通过直流电阻测量仪充入直流电来测量电阻值,从0开始充电,大型变压器要充的电流一般大于40A,开始阶段,绕组电感分量很大,测到的值是阻抗,而不是电阻,由于直流电阻测量仪的电压有上限(40A的测量仪一般是40V),当阻抗小于1Ω时,电流才会充到40A,这个过程对于大型变压器,时间相对较长。因此,在常规温升试验中,纯拆卸时间一般就需要2-3分钟,再加上充电时间,总的时间一般都会超过4分钟,这样降低了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在于解决上述和/或其他技术问题并提供了一种切断装置,通过采用根据本技术的切断装置,可以快速切断变压器的回路,从而快速得到温升试验的测量数据,提高了温升试验的准确性。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切断装置,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之间通过第一引出母线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与第二引出母线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与第三引出母线连接,所述第一引出母线、所述第二引出母线和所述第三引出母线分别用于与变压器的三相连接;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其中,所述第一电机经由第一传动装置与所述第一开关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经由第二传动装置与所述第二开关连接;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对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进行远程控制,来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的接通和关断。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切断装置,可以快速对变压器进行断电,以保证温升试验数据的准确性,而且,采用该切断装置对变压器进行断电更加方便和安全。可选地,在上述方面的一个示例中,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分别包括一组并联的单刀双掷开关。通过采用多个开关,可以满足大容量变压器温升试验的大电流的要求。可选地,在上述方面的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引出母线、所述第二引出母线和所述第三引出母线分别包括六块铜排。可选地,在上述方面的一个示例中,还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用于承载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可选地,在上述方面的一个示例中所述支撑框架由环氧绝缘材料制成。通过采用环氧绝缘材料制成支撑框架,可以减少由于大电流引起的强磁场下的涡流损耗。可选地,在上述方面的一个示例中,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之间通过有线或者无线方式连接。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基于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切断装置的示例性结构的顶视图;图2是切断装置的示例性结构的正视图;以及图3示出了切断装置与变压器连接的示意图。附图中,10:切断装置,101:第一开关;101-1:第一开关的第一端,101-2:第一开关的第二端,102:第二开关,102-1:第二开关的第一端,102-2:第二开关的第二端,103:第一引出母线,104:第二引出母线,105:第三引出母线,106:第一电机,107:第二电机,108:第一传动装置,109:第二传动装置,110:控制器,111:支撑框架,20:变压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够快速切断变压器回路的切断装置。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切断装置的具体结构。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切断装置的示例性结构的顶视图;图2是该切断装置的示例性结构的正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切断装置10,包括:第一开关101和第二开关102,第一开关101的第一端101-1和第二开关102的第一端102-1之间通过第一引出母线103连接,第一开关101的第二端101-2与第二引出母线104连接,第二开关102的第二端102-2与第三引出母线105连接,第一引出母线103、第二引出母线104和第三引出母线105分别用于与变压器的三相连接(图3中示出)。切断装置10还包括第一电机106和第二电机107,第一电机106经由第一传动装置108与第一开关101连接,第二电机107经由第二传动装置109与第二开关102连接。切断装置10还包括控制器110,控制器110通过对第一电机106和第二电机107进行远程控制,来控制第一开关101和第二开关102的接通和关断,从而可以控制变压器的通电和断电。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切断装置,可以快速对变压器进行断电,以保证温升试验数据的准确性,而且,采用该切断装置对变压器进行断电更加方便和安全。其中,第一开关101和第二开关102分别包括一组并联的单刀双掷开关。通过采用多个开关,可以满足大容量变压器温升试验的大电流的要求。在一个示例中,根据本公开的切断装置可以载荷20000A的电流。在一个示例中,第一引出母线103、第二引出母线104和第三引出母线105可以分别包括六块铜排。每一块铜排可以联接两根铜线。在切断装置10与变压器连接时,可以根据电流的大小,而采用不同数目的铜线与变压器的三相进行连接。可以采用根据本公开的切断装置10的变压器的一个具体示例型号例如为:560MVA/139kV。在一个示例中,切断装置10还可以包括支撑框架111,所述支撑框架111用于承载第一开关101和第二开关102。支撑框架111可以由环氧绝缘材料制成。通过采用环氧绝缘材料制成支撑框架,可以减少由于大电流引起的强磁场下的涡流损耗。在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切断装置中,控制器110与第一电机106和第二电机107之间可以通过有线方式连接,也可以通过无线方式连接。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切断装置10与变压器20连接的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1.切断装置(10),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开关(101)和第二开关(102),其中,所述第一开关(101)的第一端(101-1)和所述第二开关(102)的第一端(102-1)之间通过第一引出母线(103)连接,所述第一开关(101)的第二端(101-2)与第二引出母线(104)连接,所述第二开关(102)的第二端(102-2)与第三引出母线(105)连接,所述第一引出母线(103)、所述第二引出母线(104)和所述第三引出母线(105)分别用于与变压器的三相连接;/n第一电机(106)和第二电机(107),其中,所述第一电机(106)经由第一传动装置(108)与所述第一开关(101)连接,所述第二电机(107)经由第二传动装置(109)与所述第二开关(102)连接;以及/n控制器(110),所述控制器(110)通过对所述第一电机(106)和所述第二电机(107)进行远程控制,来控制所述第一开关(101)和所述第二开关(102)的接通和关断。/n

【技术特征摘要】
1.切断装置(10),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开关(101)和第二开关(102),其中,所述第一开关(101)的第一端(101-1)和所述第二开关(102)的第一端(102-1)之间通过第一引出母线(103)连接,所述第一开关(101)的第二端(101-2)与第二引出母线(104)连接,所述第二开关(102)的第二端(102-2)与第三引出母线(105)连接,所述第一引出母线(103)、所述第二引出母线(104)和所述第三引出母线(105)分别用于与变压器的三相连接;
第一电机(106)和第二电机(107),其中,所述第一电机(106)经由第一传动装置(108)与所述第一开关(101)连接,所述第二电机(107)经由第二传动装置(109)与所述第二开关(102)连接;以及
控制器(110),所述控制器(110)通过对所述第一电机(106)和所述第二电机(107)进行远程控制,来控制所述第一开关(101)和所述第二开关(1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世国刘军纪策刘红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西门子变压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