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跨步电压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2802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电线路跨步电压检测装置,属于电压测量技术领域。该检测装置包括电路模块、平板电极组一、平板电极组二、推杆电机一、推杆电机二、绝缘支撑台、显示器、绝缘壳和上位机;显示器固定在绝缘支撑台上;电路模块安装在绝缘壳内;推杆电机一的固定端、推杆电机二的固定端分别固定在绝缘壳底部的两端;平板电极组一与推杆电机一的可伸缩端相连,平板电极组二与推杆电机二的可伸缩端相连;电路模块与推杆电机一、推杆电机二、显示屏、上位机电连接。该检测装置能充分考虑人体对跨步电压的影响,测试时可以通过电路模块改变模拟人体电阻和接触电阻的电阻值,可测试两电极间电压,并在显示器中显示,亦可通过传输线上传至上位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电线路跨步电压检测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压测量
,具体涉及一种输电线路跨步电压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电气设备的故障电流或雷电流流经接地装置时,电流从接地极四周流出,引起接地装置电位升高,同时在接地装置附近地面产生不同的电位分布,人在接地装置附近行走时,两脚之间会产生电位差,即跨步电压。跨步电压过大会使人有触电危险,由于人体重,脚掌面积,人体电阻等差异,不同人所能承受的跨步电压不同。目前针对跨步电压的研究问题在于如何根据人体特征差异测量其能承受的最大跨步电压。而现有的装置只能测量未经人体干预的跨步电压大小,没有充分考虑人体特征差异对测量的影响。因此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是目前电压测量
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综合考虑人体对地压力、人体与地接触面积、人体电阻、接触电阻的输电线路跨步电压检测装置,以实现根据人体特征测量其能承受的最大跨步电压。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输电线路跨步电压检测装置,包括:电路模块、平板电极组一、平板电极组二、推杆电机一、推杆电机二、绝缘支撑台、显示器、绝缘壳和上位机;显示器固定在绝缘支撑台上;电路模块安装在绝缘壳内;推杆电机一的固定端、推杆电机二的固定端分别固定在绝缘壳底部的两端;平板电极组一与推杆电机一的可伸缩端相连,平板电极组二与推杆电机二的可伸缩端相连;所述平板电极组一和平板电极组二的结构相同;电路模块与推杆电机一、推杆电机二、显示屏、上位机、平板电极组一、平板电极组二电连接。进一步,优选的是,平板电极组一包括平板电极一、平板电极二、平板电极三、平板电极四、旋转电机一、转轮一;平板电极组二包括平板电极五、平板电极六、平板电极七、平板电极八、旋转电机二、转轮二;平板电极一、平板电极二、平板电极三、平板电极四两两间隔度角固定在转轮一上;所述平板电极五、平板电极六、平板电极七、平板电极八两两间隔度角固定在转轮二上;所述平板电极一与平板电极五形状相同,平板电极二和平板电极六形状相同,平板电极三和平板电极七形状相同,平板电极四和平板电极八形状相同;平板电极一、平板电极二、平板电极三、平板电极四面积均不同;旋转电机一的一端与推杆电机一的可伸缩端相连;旋转电机一的动力输出端与转轮一的轮轴相连;旋转电机二的一端与推杆电机二的可伸缩端相连;旋转电机二的动力输出端与转轮二的轮轴相连;旋转电机一、旋转电机二均与电路模块相连。进一步,优选的是,绝缘支撑台的顶面与绝缘壳的底面固定连接,且绝缘支撑台设于绝缘壳中间位置的正下方。进一步,优选的是,电路模块包括电源模块、DAC(D/A数模转换)、推杆电机驱动模块、STM微处理器、旋转电机驱动模块、ADC(A/D模数转换)模块一、ADC模块二、内置人体模拟电阻模块;电源模块用于给DAC、推杆电机驱动模块、STM微处理器、旋转电机驱动模块、ADC模块一、ADC模块二供电;STM微处理器作为中央控制器,用于控制DAC、推杆电机驱动模块、旋转电机驱动模块、ADC模块一、ADC模块二的工作;电路模块的B端口与推杆电机一电连接、电路模块的C端口与推杆电机二电连接、电路模块的A端口与显示屏电连接、电路模块的H端口与上位机电连接。进一步,优选的是,旋转电机一与电路模块的D端口电连接、旋转电机二与电路模块的E端口电连接。进一步,优选的是,平板电极组一和平板电极组二相距1m。进一步,优选的是,电路模块具有内置有模拟电阻,模拟人体电阻与接触电阻。本专利技术中电源模块由太阳能电池板和多路稳压电源构成。本专利技术中转轮一、转轮二均由导电良好的金属制成,平板电极一、平板电极二、平板电极三、平板电极四均通过铜棒与转轮一外表面电连接,铜棒也起支撑固定作用;平板电极五、平板电极六、平板电极七、平板电极八均通过铜棒与转轮二外表面电连接,铜棒也起支撑固定作用,转轮一、转轮二均在其转轴处引出导线与电路模块电连接,即平板电极组一在转轮一转轴处与电路模块电连接、平板电极组二在转轮二转轴处与电路模块电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一种综合考虑人体对地压力、人体与地接触面积、人体电阻、接触电阻的输电线路跨步电压检测装置,解决了考虑人体特征后跨步电压的测量问题。在获得人体体重、脚掌面积、人体电阻后可在所述跨步电压检测装置中设定相关参数,并由所述电路模块控制相应电机动作达到设定数据。数据设定完成之后便能根据人体特征数据测量其能承受的最大跨步电压。所述电压检测装置能充分考虑人体对跨步电压的影响,更加精确测量人体干预后的跨步电压值并根据人体所能承受的电流极限计算其能承受的最大跨步电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本技术输电线路跨步电压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平板电极组一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平板电极组二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电路模块内部电路图;其中,1.推杆电机一,2.平板电极组一,3.绝缘壳,4.绝缘支撑台,5.显示器,6.电路模块,7.上位机,8.推杆电机二,9.平板电极组二,101.平板电极一,102.平板电极二,103.平板电极三,104.平板电极四,105.转轮一,106旋转电机一,201.平板电极五,202.平板电极六,203.平板电极七,204.平板电极八,205.转轮二,206.旋转电机二,301.电源模块,302.DAC(D/A数模转换),303.推杆电机驱动模块,304.STM32微处理器,305.旋转电机驱动模块,306.ADC(A/D模数转换)模块一,307.ADC模块二,308.内置人体模拟电阻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应视为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连接关系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连接关系、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材料、仪器或设备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中涉及到的相关模块及其实现的功能是在改进后的硬件及其构成的装置、器件或系统上搭载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计算机软件程序或有关协议就可实现,并非是对现有技术中的计算机软件程序或有关协议进行改进。例如,改进后的计算机硬件系统依然可以通过装载现有的软件操作系统来实现该硬件系统的特定功能。因此,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的创新之处在于对现有技术中硬件模块的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电线路跨步电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模块(6)、平板电极组一(2)、平板电极组二(9)、推杆电机一(1)、推杆电机二(8)、绝缘支撑台(4)、显示器(5)、绝缘壳(3)和上位机(7);/n显示器(5)固定在绝缘支撑台(4)上;/n电路模块(6)安装在绝缘壳(3)内;/n推杆电机一(1)的固定端、推杆电机二(8)的固定端分别固定在绝缘壳(3)底部的两端;/n平板电极组一(2)与推杆电机一(1)的可伸缩端相连,平板电极组二(9)与推杆电机二(8)的可伸缩端相连;/n所述平板电极组一(2)和平板电极组二(9)的结构相同;/n电路模块(6)与推杆电机一(1)、推杆电机二(8)、显示器(5)、上位机(7)、平板电极组一(2)、平板电极组二(9)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电线路跨步电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模块(6)、平板电极组一(2)、平板电极组二(9)、推杆电机一(1)、推杆电机二(8)、绝缘支撑台(4)、显示器(5)、绝缘壳(3)和上位机(7);
显示器(5)固定在绝缘支撑台(4)上;
电路模块(6)安装在绝缘壳(3)内;
推杆电机一(1)的固定端、推杆电机二(8)的固定端分别固定在绝缘壳(3)底部的两端;
平板电极组一(2)与推杆电机一(1)的可伸缩端相连,平板电极组二(9)与推杆电机二(8)的可伸缩端相连;
所述平板电极组一(2)和平板电极组二(9)的结构相同;
电路模块(6)与推杆电机一(1)、推杆电机二(8)、显示器(5)、上位机(7)、平板电极组一(2)、平板电极组二(9)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跨步电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平板电极组一(2)包括平板电极一(101)、平板电极二(102)、平板电极三(103)、平板电极四(104)、旋转电机一(106)、转轮一(105);
平板电极组二(9)包括平板电极五(201)、平板电极六(202)、平板电极七(203)、平板电极八(204)、旋转电机二(206)、转轮二(205);
平板电极一(101)、平板电极二(102)、平板电极三(103)、平板电极四(104)两两间隔90度角固定在转轮一(105)上;
所述平板电极五(201)、平板电极六(202)、平板电极七(203)、平板电极八(204)两两间隔90度角固定在转轮二(205)上;
所述平板电极一(101)与平板电极五(201)形状相同,平板电极二(102)和平板电极六(202)形状相同,平板电极三(103)和平板电极七(203)形状相同,平板电极四(104)和平板电极八(204)形状相同;
平板电极一(101)、平板电极二(102)、平板电极三(103)、平板电极四(104)面积均不同;
旋转电机一(106)的一端与推杆电机一(1)的可伸缩端相连;旋转电机一(106)的动力输出端与转轮一(105)的轮轴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继盛兰飞马御棠钱国超周利军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临沧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