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堆叠的油茶籽晾晒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2634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堆叠的油茶籽晾晒框,包括矩形晾晒板,该晾晒板上均匀设置有透气孔,其中晾晒板边沿向上翻折有一圈围边,所述晾晒板上设置有多组向上拱起的凹陷处,其中位于凹陷处上方的围边内水平垂直交叉设置有多组格板,且多组格板将围边内开口分隔成多组容纳单元,所述围边外侧底部外套有矩形支撑框架,其中支撑框架底端延伸至围边下方,且支撑框架底端均匀设置有U型缺口,所述支撑框架侧壁顶端向外翻折有支撑边,其中支撑边上均匀设置有手抓口,所述支撑边外侧顶端还均匀设置有与手抓口错开设置的U型卡口,其中上下对应的多组U型卡口内竖直设置有螺杆,且螺杆两端均螺接有螺母。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堆叠的油茶籽晾晒框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茶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便于堆叠的油茶籽晾晒框。
技术介绍
油茶果在采摘完毕后一般会铺在设置有围边的晾晒板上进行晾晒,当夜晚时将晾晒板搬回屋内或雨棚中防止淋雨或被露水打湿。其中为了减小占地面积一般会将多组晾晒板上下重叠安放,但是由于上下晾晒板之间的稳固性不足,容易发生上下相邻两组晾晒板之间错位,导致上方晾晒板滑落或歪斜的问题,同时当晾晒板在对油茶进行晾晒时由于受外力影响油茶容易在晾晒板上发生滚动,当油茶进行大幅度滚动时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力,从而从晾晒板上滑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便于堆叠的油茶籽晾晒框。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主要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便于堆叠的油茶籽晾晒框,包括矩形晾晒板,该晾晒板上均匀设置有透气孔,其中晾晒板边沿向上翻折有一圈围边,所述晾晒板上设置有多组向上拱起的凹陷处,其中位于凹陷处上方的围边内水平垂直交叉设置有多组格板,且多组格板将围边内开口分隔成多组容纳单元,所述围边外侧底部外套有矩形支撑框架,其中支撑框架底端延伸至围边下方,且支撑框架底端均匀设置有U型缺口,所述支撑框架侧壁顶端向外翻折有支撑边,其中支撑边上均匀设置有手抓口,所述支撑边外侧顶端还均匀设置有与手抓口错开设置的U型卡口,其中上下对应的多组U型卡口内竖直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两端均螺接有螺母,其中上方螺母紧贴在最上方支撑边的顶端面上,且下方螺母紧贴在最下方支撑边的底端面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围边底端与晾晒板底端之间处于同一水平面,其中围边顶端与格板顶端处于同一水平面。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框架的高度与围边的高度大小相等,其中支撑框架与围边之间一体设置。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螺母直径大于U型卡口宽度。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螺杆数量最少为四组,其中多组螺杆均匀设置在围边四侧的U型卡口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达到通过格板分隔阻挡油茶籽表层、凹陷处分隔阻挡油茶籽底层的方式防止其在晾晒板上进行大幅度的窜动,从而降低其从晾晒板上及围边内滑落的几率。2、本专利技术中当将多组晾晒框上下重叠时,上方晾晒框中的支撑框架套在下方晾晒框中的围边顶端上,以此使得上下相邻两组晾晒框之间不会发生窜动错位的问题,从而提升彼此之间的稳固性,并且还通过上下两组螺母锁紧的方式将多组支撑边锁紧固定在螺杆上,间接使得多组晾晒框之间构成一个整体而防止其倾倒坍塌,以提升上下多组重叠后晾晒框的稳固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多组晾晒框上下重叠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俯视图。图中:1、晾晒板,2、围边,3、透气孔,4、凹陷处,5、格板,6、容纳单元,7、支撑框架,8、U型缺口,9、支撑边,10、手抓口,11、U型卡口,12、螺杆,13、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一种便于堆叠的油茶籽晾晒框,包括矩形晾晒板1,该晾晒板1边沿向上翻折有一圈将油茶果限制在晾晒板1上的围边2,其中晾晒板1上均匀开设有透气孔3,本实施例中透气孔3的直径不大于0.5cm,当晾晒板1底部悬空被阳光照射时,其中油茶果所蒸发的液体会在晾晒板1底部留下大片水渍,此时外部空气会通过透气孔3进入晾晒板1底部,从而加速油茶果底部晾晒板1上的空气流通,达到加速水渍风干的效率,实现提升油茶果晾晒效率及降低晾晒时间的目的。其中晾晒板1上设置有多组向上拱起的凹陷处4,而位于凹陷处4上方的围边2内水平垂直交叉设置有多组格板5,且多组格板5将围边2内开口分隔成多组容纳单元6,当将油茶籽放入围边2内的晾晒板1上后,格板5将位于晾晒板1上油茶籽表层分隔在多组容纳单元6内,通过格板5分隔阻挡的方式防止表层油茶籽进行窜动,而油茶籽底层则被凹陷处4分隔,使得凹陷处4侧壁能对油茶籽的底层起到分隔阻挡的作用以防止其窜动。达到通过格板5分隔阻挡油茶籽表层、凹陷处4分隔阻挡油茶籽底层的方式防止其在晾晒板1上进行大幅度的窜动,从而降低其从晾晒板1上及围边2内滑落的几率。由于有凹陷处4的存在,使得油茶籽底层与晾晒板1之间的接触面积相较于以往平整的晾晒板而言得到增大,这也就导致透气孔3数量可明显得到增加,从而使得外部空气可通过数量众多的透气孔3与油茶籽底层接触,由于接触面积得到增大,使得油茶籽底层与外部气流接触的面积也增大,最终通过上述方式提升油茶籽底层的晾干效率及效果。并且在围边2外侧底部外套有矩形支撑框架7,该支撑框架7与围边2一体设置,其中支撑框架7底端延伸至围边2下方,本实施例中围边2底端与晾晒板1底端之间处于同一水平面,而围边2顶端与格板5顶端处于同一水平面,同时支撑框架7的高度与围边2的高度大小相等,如图2所示,当将多组晾晒框上下重叠时,上方晾晒框中的支撑框架7套在下方晾晒框中的围边2顶端上,以此使得上下相邻两组晾晒框之间不会发生窜动错位的问题,从而提升彼此之间的稳固性,同时下方晾晒框中支撑框架7顶端能对上方晾晒框中支撑框架7底端起到支撑作用。同时在支撑框架7底端均匀设置有U型缺口8,如图1所示,当将晾晒框置于地面上时,外部气流可通过U型缺口8进入晾晒板1底部并通过透气孔3与晾晒板1上方油茶籽接触进行晾干工作,并且U型缺口8还便于人们将手掌伸入将晾晒框提起,同时也可减小支撑框架7的材料使用量以节约成本。本实施例中支撑框架7侧壁顶端向外翻折有支撑边9,其中支撑边9上均匀设置有手抓口10,手抓口10便于人们将手掌伸入以将晾晒框提起,防止当多组晾晒框上下重叠后因没有施力点导致人们不能很方便的将重叠后的上方晾晒框从下方晾晒框上抽出,由于支撑边9延伸至支撑框架7及围边2外侧,使得人们能很方便的够到手抓口10并将手掌伸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支撑边9外侧顶端还均匀设置有与手抓口10错开设置的U型卡口11,其中上下对应的多组U型卡口11内竖直设置有螺杆12,所述螺杆12两端均螺接有螺母13,其中上方螺母13紧贴在最上方支撑边9的顶端面上,且下方螺母13紧贴在最下方支撑边9的底端面上。如图2、3所示,通过上下两组螺母13将上下多组支撑边9锁紧固定在螺杆12上,从而间接将上下多组晾晒框锁紧固定成一个整体。那么在将多组晾晒框上下重叠后需要进一步加强其之间的稳固性防止其坍塌时,可将螺杆12穿过上下多组支撑边9中对应的U型卡口11,而在操作时可根据要求控制多组晾晒框所堆积的高度,防止其高度过高而不方便操作的问题,接着在最下方晾晒框中支撑边9底部的螺杆12上螺接下螺母13、在最上方晾晒框中支撑边9顶部的螺杆12上螺接上螺母13,通过上下两组螺母13锁紧的方式将多组支撑边9锁紧固定在螺杆12上,间接使得多组晾晒框之间构成一个整体而防止其倾倒坍塌,而螺杆12底端则不与地面接触,防止其将晾晒框悬空导致其倾斜或倾倒。以上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范围。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堆叠的油茶籽晾晒框,包括矩形晾晒板,该晾晒板上均匀设置有透气孔,其中晾晒板边沿向上翻折有一圈围边,其特征在于,所述晾晒板上设置有多组向上拱起的凹陷处,其中位于凹陷处上方的围边内水平垂直交叉设置有多组格板,且多组格板将围边内开口分隔成多组容纳单元,所述围边外侧底部外套有矩形支撑框架,其中支撑框架底端延伸至围边下方,且支撑框架底端均匀设置有U型缺口,所述支撑框架侧壁顶端向外翻折有支撑边,其中支撑边上均匀设置有手抓口,所述支撑边外侧顶端还均匀设置有与手抓口错开设置的U型卡口,其中上下对应的多组U型卡口内竖直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两端均螺接有螺母,其中上方螺母紧贴在最上方支撑边的顶端面上,且下方螺母紧贴在最下方支撑边的底端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堆叠的油茶籽晾晒框,包括矩形晾晒板,该晾晒板上均匀设置有透气孔,其中晾晒板边沿向上翻折有一圈围边,其特征在于,所述晾晒板上设置有多组向上拱起的凹陷处,其中位于凹陷处上方的围边内水平垂直交叉设置有多组格板,且多组格板将围边内开口分隔成多组容纳单元,所述围边外侧底部外套有矩形支撑框架,其中支撑框架底端延伸至围边下方,且支撑框架底端均匀设置有U型缺口,所述支撑框架侧壁顶端向外翻折有支撑边,其中支撑边上均匀设置有手抓口,所述支撑边外侧顶端还均匀设置有与手抓口错开设置的U型卡口,其中上下对应的多组U型卡口内竖直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两端均螺接有螺母,其中上方螺母紧贴在最上方支撑边的顶端面上,且下方螺母紧贴在最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丁汀
申请(专利权)人:于都葱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