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证浓硫酸卸车安全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25404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证浓硫酸卸车安全的装置,包括汽车罐装浓硫酸、汽车罐卸料阀、缓冲罐进口阀、浓硫酸缓存罐、卸车泵进口阀、卸车泵、压力表、前排气阀、卸车泵出口阀、止回阀、后排气阀、浓硫酸存储罐出口阀、浓硫酸存储罐进口阀和浓硫酸存储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卸车泵出口阀和止回阀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前排气阀和后排气阀,能够同时对缓存罐前后管线内的浓硫酸进行收集,且增加两个排气阀安装在卸车泵出口阀前后,同时开阀,由于空气较轻,既能顺利的排气灌泵,又能够将罐内的空气与管线内存余的浓硫酸发生置换,顺利的将管线内的浓硫酸收集到浓硫酸缓存罐中,方便管线的拆装和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证浓硫酸卸车安全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安全装置,具体为一种保证浓硫酸卸车安全的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最常见的浓硫酸卸车装置是由:卸车泵、浓硫酸存储罐及配套的阀门管件组成。汽车罐装的浓硫酸到场后,将罐底卸料口与卸车泵入口连接;打开汽车罐顶部密封口,使罐内与大气相通;打开放料阀和卸车泵的入口阀,打开泵的出口阀排气,排气完成后关闭泵的出口阀;然后开泵,待压力稳定后,打开泵出口阀,完成卸料。但是,没有专门的泄压排气装置,且卸料完成后,泵出、入口的管线内存有一定量的浓硫酸无法进入存储罐,并在汽车罐与卸车泵的连接处存在正压,导致罐车与泵相连部分在拆卸时容易发生浓硫酸外流,很容易对操作人员造成人身伤害;在卸车过生中,泵体发生损坏时,不能及时的收集管线内的浓硫酸,浓硫酸外泄量大,很不安全。因此,针对这些问题,而提供一种保证浓硫酸卸车安全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保证浓硫酸卸车安全的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保证浓硫酸卸车安全的装置,包括汽车罐装浓硫酸、浓硫酸缓存罐、卸车泵和浓硫酸存储罐,所述汽车罐装浓硫酸的前端设置有汽车罐卸料阀,所述汽车罐卸料阀的前端设置有缓冲罐进口阀,所述缓冲罐进口阀连接在浓硫酸缓存罐的上面,所述浓硫酸缓存罐的右侧连接有卸车泵进口阀,所述卸车泵进口阀连接在卸车泵的上面;所述卸车泵通过浓硫酸存储罐出口阀连接在浓硫酸存储罐上,所述浓硫酸缓存罐和卸车泵通过前排气阀、卸车泵出口阀、止回阀、后排气阀和浓硫酸存储罐进口阀连接在浓硫酸存储罐上,所述卸车泵出口阀的另一端的位置处连接有压力表。优选的,所述汽车罐装浓硫酸和卸车泵之间设置有浓硫酸缓存罐,且所述卸车泵和浓硫酸缓存罐之间设置有卸车泵进口阀。优选的,所述卸车泵出口阀和止回阀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前排气阀和后排气阀。优选的,所述卸车泵和卸车泵出口阀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压力表。优选的,所述汽车罐装浓硫酸和浓硫酸缓存罐之间设置有汽车罐卸料阀和缓冲罐进口阀。优选的,所述浓硫酸存储罐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连接有浓硫酸存储罐进口阀和浓硫酸存储罐出口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保证浓硫酸卸车安全的装置设计合理,汽车罐装浓硫酸和卸车泵之间设置有浓硫酸缓存罐,且卸车泵和浓硫酸缓存罐之间设置有卸车泵进口阀,能够收集管道内的浓硫酸,保证卸车安全,卸车泵出口阀和止回阀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前排气阀和后排气阀,浓硫酸存储罐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连接有浓硫酸存储罐进口阀和浓硫酸存储罐出口阀,能够同时对缓存罐前后管线内的浓硫酸进行收集,且增加两个排气阀安装在卸车泵出口阀前后,同时开阀,由于空气较轻,既能顺利的排气灌泵,又能够将罐内的空气与管线内存余的浓硫酸发生置换,顺利的将管线内的浓硫酸收集到浓硫酸缓存罐中,方便管线的拆装和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汽车罐装浓硫酸和浓硫酸缓存罐之间设置有汽车罐卸料阀和缓冲罐进口阀,卸车过程中,泵体一旦损坏,缓冲装置能够收集管线内的浓硫酸,减少浓硫酸的外泄量,比较环保,卸车泵和卸车泵出口阀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压力表,当压力表实数接近零时,表示卸车完成,使得装置更加智能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汽车罐装浓硫酸;2、汽车罐卸料阀;3、缓冲罐进口阀;4、浓硫酸缓存罐;5、卸车泵进口阀;6、卸车泵;7、压力表;8、前排气阀;9、卸车泵出口阀;10、止回阀;11、后排气阀;12、浓硫酸存储罐出口阀;13、浓硫酸存储罐进口阀;14、浓硫酸存储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一种保证浓硫酸卸车安全的装置,包括汽车罐装浓硫酸1、浓硫酸缓存罐4、卸车泵6和浓硫酸存储罐14,所述汽车罐装浓硫酸1的前端设置有汽车罐卸料阀2,所述汽车罐装浓硫酸1和卸车泵6之间设置有浓硫酸缓存罐4,且所述卸车泵6和浓硫酸缓存罐14之间设置有卸车泵进口阀12,能够收集管道内的浓硫酸,保证卸车安全,所述汽车罐卸料阀2的前端设置有缓冲罐进口阀3,所述缓冲罐进口3阀连接在浓硫酸缓存罐4的上面,所述卸车泵出口阀9和止回阀10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前排气阀8和后排气阀11,所述浓硫酸存储罐14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连接有浓硫酸存储罐进口阀13和浓硫酸存储罐出口阀12,能够同时对缓存罐前后管线内的浓硫酸进行收集,且增加两个排气阀安装在卸车泵出口阀前后,同时开阀,由于空气较轻,既能顺利的排气灌泵,又能够将罐内的空气与管线内存余的浓硫酸发生置换,顺利的将管线内的浓硫酸收集到浓硫酸缓存罐中,方便管线的拆装和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所述浓硫酸缓存罐4的右侧连接有卸车泵进口阀5,所述卸车泵进口阀5连接在卸车泵6的上面,所述卸车泵6通过浓硫酸存储罐出口阀12连接在浓硫酸存储罐14上,所述汽车罐装浓硫酸1和浓硫酸缓存罐4之间设置有汽车罐卸料阀2和缓冲罐进口阀3,卸车过程中,泵体一旦损坏,缓冲装置能够收集管线内的浓硫酸,减少浓硫酸的外泄量,比较环保,所述浓硫酸缓存罐4和卸车泵6通过前排气阀8、卸车泵出口阀9、止回阀10、后排气阀11和浓硫酸存储罐进口阀13连接在浓硫酸存储罐14上,所述卸车泵出口阀9的另一端的位置处连接有压力表,所述卸车泵6和卸车泵出口阀9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压力表7,当压力表实数接近零时,表示卸车完成,使得装置更加智能化。工作原理:当使用该保证浓硫酸卸车安全的装置时,首先,浓硫酸进场后,将汽车罐卸料阀2与缓冲罐进口阀3相连接,打开汽车罐装浓硫酸1的顶部排气口和浓硫酸存储罐进口阀13,然后进行灌泵操作:打开汽车罐卸料阀2、缓冲罐进口阀3、卸车泵进口阀5,由于浓硫酸缓存罐4、卸车泵6及其附属管线处于密闭状态,需打开排气阀进行排气;灌泵完成后,关闭前排气阀8、后排气阀11,启动卸车泵6,等压力表7显示稳定后,缓慢打开卸车泵出口阀9进行卸车,当压力表7实数接近零时,表示卸车完成;先关闭卸车泵出口阀9,后关闭缓冲罐进口阀3,然后停止卸车泵6,打开前排气阀8、后排气阀11,浓硫酸缓存罐4内气体与管线内的浓硫酸完成置换,浓硫酸缓存罐4前后管线内浓硫酸全部自流到浓硫酸缓存罐4内,关闭所有阀门,拆除汽车罐卸料阀2到缓冲罐进口阀3的连接软管,完成安全卸车。在卸车过程中,如果卸车泵损坏,及时关闭缓冲罐进口阀3、卸车泵出口阀9,使管线内浓硫酸流入浓硫酸缓存罐4,减少浓硫酸的外泄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证浓硫酸卸车安全的装置,包括汽车罐装浓硫酸(1)、浓硫酸缓存罐(4)、卸车泵(6)和浓硫酸存储罐(14),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罐装浓硫酸(1)的前端设置有汽车罐卸料阀(2),所述汽车罐卸料阀(2)的前端设置有缓冲罐进口阀(3),所述缓冲罐进口阀(3)连接在浓硫酸缓存罐(4)的上面,所述浓硫酸缓存罐(4)的右侧连接有卸车泵进口阀(5),所述卸车泵进口阀(5)连接在卸车泵(6)的上面;/n所述卸车泵(6)通过浓硫酸存储罐出口阀(12)连接在浓硫酸存储罐(14)上,所述浓硫酸缓存罐(4)和卸车泵(6)通过前排气阀(8)、卸车泵出口阀(9)、止回阀(10)、后排气阀(11)和浓硫酸存储罐进口阀(13)连接在浓硫酸存储罐(14)上,所述卸车泵出口阀(9)的另一端的位置处连接有压力表(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证浓硫酸卸车安全的装置,包括汽车罐装浓硫酸(1)、浓硫酸缓存罐(4)、卸车泵(6)和浓硫酸存储罐(14),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罐装浓硫酸(1)的前端设置有汽车罐卸料阀(2),所述汽车罐卸料阀(2)的前端设置有缓冲罐进口阀(3),所述缓冲罐进口阀(3)连接在浓硫酸缓存罐(4)的上面,所述浓硫酸缓存罐(4)的右侧连接有卸车泵进口阀(5),所述卸车泵进口阀(5)连接在卸车泵(6)的上面;
所述卸车泵(6)通过浓硫酸存储罐出口阀(12)连接在浓硫酸存储罐(14)上,所述浓硫酸缓存罐(4)和卸车泵(6)通过前排气阀(8)、卸车泵出口阀(9)、止回阀(10)、后排气阀(11)和浓硫酸存储罐进口阀(13)连接在浓硫酸存储罐(14)上,所述卸车泵出口阀(9)的另一端的位置处连接有压力表(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证浓硫酸卸车安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罐装浓硫酸(1)和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凡航吕灵灵张冰张新波
申请(专利权)人:九江惠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