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氧减压转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2497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氧减压转换装置,包括高压氧减压套舱,所述高压氧减压套舱的上方通过工业搭扣设置有套舱密封顶盖,且高压氧减压套舱的一侧设置有气压转换组件,所述高压氧减压套舱的另一侧设置有压力保护组件,套舱密封顶盖通过内密封圈板和外密封圈板与高压氧减压套舱密封卡合连接,且高压氧减压套舱的上方通过工业搭扣与套舱密封顶盖固定连接,气压转换组件通过内螺纹圈板与通气管螺纹连接,通过压力保护组件,在压力大于安全值时,通过压力保护组件实现泄压处理,压力保护外管和压力保护内管之间螺纹连接,通过改变他们之间的吞吐量,即可改变压力保护组件使用时的压力安全值,调节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氧减压转换装置
本技术属于高压环境下实验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高压氧减压转换装置。
技术介绍
高气压生理医学是研究人在高气压环境中劳动作业时的生理反应和病理变化规律的学科,其实验研究需要将动物置于密闭高压舱内,经过一定压力、一定时程暴露后减压出舱,观察动物行为及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高压氧是治疗减压病的重要手段,在快速减压前吸氧,可以降低发生减压病的可能性和严重性,但是这种吸氧预防减压病的法需要在吸氧后即刻进行,否则随着间隔时间延长,体内含氮量又会逐渐恢复至吸氧前水平,从而达不到排氮目的,以往实验方法中,都是先将动物置于氧舱中吸氧一段时间后,将动物取出再放入动物脱险舱中进行加压实验,大大延长间隔时间以致影响实验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压氧减压转换装置,具有方便使用且能有效保证使用时安全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压氧减压转换装置,包括高压氧减压套舱,所述高压氧减压套舱的上方通过工业搭扣设置有套舱密封顶盖,且高压氧减压套舱的一侧设置有气压转换组件,所述高压氧减压套舱的另一侧设置有压力保护组件;所述套舱密封顶盖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氧气进气管,且套舱密封顶盖的底端面上固定设置有内密封圈板,所述高压氧减压套舱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观察窗,且高压氧减压套舱的一端舱体上固定设置有氧气出气管和通气管,所述高压氧减压套舱的顶端面上固定设置有外密封圈板;所述气压转换组件包括气压转换气球,所述气压转换气球的端部固定设置有内螺纹圈板,所述气压转换组件通过内螺纹圈板与通气管螺纹连接;所述压力保护组件包括压力保护外管,所述压力保护外管的顶部螺纹设置有压力保护内管,且压力保护外管的内部滑动设置有活动密封盘,所述压力保护外管底部管体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固定密封盘,所述固定密封盘上开设有出气口,所述压力保护外管的侧面管体上开设有泄压口,所述活动密封盘的下端面上固定设置有密封橡胶垫,且活动密封盘的上端面上固定设置有导向滑杆,所述导向滑杆上套设有顶压弹簧,所述压力保护内管顶部管体上固定设置有调节手柄,且压力保护内管顶端面管体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供导向滑杆滑动的导向滑槽。优选的,所述压力保护组件上压力保护外管的底部管体与高压氧减压套舱的舱体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导向滑杆上刻设有显示安全压力值的刻度线。优选的,所述套舱密封顶盖通过内密封圈板和外密封圈板与高压氧减压套舱密封卡合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实现高压氧气与高压空气间的即刻转换,避免了以往实验中动物从高压氧舱中减压出舱后暴露在常压空气中而影响吸氧对减压病的干预效果,且无需将待试验动物从舱内取出,试验更方便,后续减压试验连贯性更好,实验效果更好,为减压病的相关研究提供了设备基础,套舱密封顶盖通过内密封圈板和外密封圈板与高压氧减压套舱密封卡合连接,且高压氧减压套舱的上方通过工业搭扣与套舱密封顶盖固定连接,通过此种方式,方便高压氧减压套舱与套舱密封顶盖之间的拆装,气压转换组件包括气压转换气球,气压转换气球的端部固定设置有内螺纹圈板,气压转换组件通过内螺纹圈板与通气管螺纹连接,通过此种方式,方便气压转换组件使用时的更换,高压氧减压套舱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压力保护组件,在压力大于安全值时,通过压力保护组件实现泄压处理,保证使用时的安全性,同时压力保护组件包括压力保护外管和压力保护内管,压力保护外管和压力保护内管之间螺纹连接,通过改变他们之间的吞吐量,即可改变压力保护组件使用时的压力安全值,调节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压力保护组件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套舱密封顶盖和高压氧减压套舱卡合处的立体图;图中:1、套舱密封顶盖;11、氧气进气管;12、内密封圈板;2、高压氧减压套舱;21、观察窗;22、氧气出气管;23、通气管;24、外密封圈板;3、工业搭扣;4、气压转换组件;41、气压转换气球;42、内螺纹圈板;5、压力保护组件;51、压力保护外管;52、压力保护内管;53、活动密封盘;54、固定密封盘;55、出气口;56、密封橡胶垫;57、导向滑杆;58、顶压弹簧;59、泄压口;510、调节手柄;511、导向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压氧减压转换装置,包括高压氧减压套舱2,高压氧减压套舱2的上方通过工业搭扣3设置有套舱密封顶盖1,且高压氧减压套舱2的一侧设置有气压转换组件4,高压氧减压套舱2的另一侧设置有压力保护组件5;套舱密封顶盖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氧气进气管11,且套舱密封顶盖1的底端面上固定设置有内密封圈板12,高压氧减压套舱2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观察窗21,且高压氧减压套舱2的一端舱体上固定设置有氧气出气管22和通气管23,高压氧减压套舱2的顶端面上固定设置有外密封圈板24;气压转换组件4包括气压转换气球41,气压转换气球41的端部固定设置有内螺纹圈板42,气压转换组件4通过内螺纹圈板42与通气管23螺纹连接;压力保护组件5包括压力保护外管51,压力保护外管51的顶部螺纹设置有压力保护内管52,且压力保护外管51的内部滑动设置有活动密封盘53,压力保护外管51底部管体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固定密封盘54,固定密封盘54上开设有出气口55,压力保护外管51的侧面管体上开设有泄压口59,活动密封盘53的下端面上固定设置有密封橡胶垫56,且活动密封盘53的上端面上固定设置有导向滑杆57,导向滑杆57上套设有顶压弹簧58,压力保护内管52顶部管体上固定设置有调节手柄510,且压力保护内管52顶端面管体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供导向滑杆57滑动的导向滑槽511。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压力保护组件5上压力保护外管51的底部管体与高压氧减压套舱2的舱体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导向滑杆57上刻设有显示安全压力值的刻度线。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套舱密封顶盖1通过内密封圈板12和外密封圈板24与高压氧减压套舱2密封卡合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使用时,首先将实验动物放入高压氧减压套舱2内,然后盖上套舱密封顶盖1,将整个装置放入高压舱中,将氧气进气管11通过输气管与高压舱内氧气进气口连接,将氧气出气管22通过输气管与高压舱内氧气出气口连接,以上准备工作结束后就可以关闭高压舱舱门进行加压,先打开氧气进气阀和出气阀,通氧气后维持高压氧减压套舱2内的压力平衡,然后将氧气进气阀和出气阀关闭,再打开进气阀加压至一定压力后关闭进气阀,由于压力差,高压氧减压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氧减压转换装置,包括高压氧减压套舱(2),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氧减压套舱(2)的上方通过工业搭扣(3)设置有套舱密封顶盖(1),且高压氧减压套舱(2)的一侧设置有气压转换组件(4),所述高压氧减压套舱(2)的另一侧设置有压力保护组件(5);/n所述套舱密封顶盖(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氧气进气管(11),且套舱密封顶盖(1)的底端面上固定设置有内密封圈板(12),所述高压氧减压套舱(2)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观察窗(21),且高压氧减压套舱(2)的一端舱体上固定设置有氧气出气管(22)和通气管(23),所述高压氧减压套舱(2)的顶端面上固定设置有外密封圈板(24);/n所述气压转换组件(4)包括气压转换气球(41),所述气压转换气球(41)的端部固定设置有内螺纹圈板(42),所述气压转换组件(4)通过内螺纹圈板(42)与通气管(23)螺纹连接;/n所述压力保护组件(5)包括压力保护外管(51),所述压力保护外管(51)的顶部螺纹设置有压力保护内管(52),且压力保护外管(51)的内部滑动设置有活动密封盘(53),所述压力保护外管(51)底部管体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固定密封盘(54),所述固定密封盘(54)上开设有出气口(55),所述压力保护外管(51)的侧面管体上开设有泄压口(59),所述活动密封盘(53)的下端面上固定设置有密封橡胶垫(56),且活动密封盘(53)的上端面上固定设置有导向滑杆(57),所述导向滑杆(57)上套设有顶压弹簧(58),所述压力保护内管(52)顶部管体上固定设置有调节手柄(510),且压力保护内管(52)顶端面管体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供导向滑杆(57)滑动的导向滑槽(5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氧减压转换装置,包括高压氧减压套舱(2),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氧减压套舱(2)的上方通过工业搭扣(3)设置有套舱密封顶盖(1),且高压氧减压套舱(2)的一侧设置有气压转换组件(4),所述高压氧减压套舱(2)的另一侧设置有压力保护组件(5);
所述套舱密封顶盖(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氧气进气管(11),且套舱密封顶盖(1)的底端面上固定设置有内密封圈板(12),所述高压氧减压套舱(2)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观察窗(21),且高压氧减压套舱(2)的一端舱体上固定设置有氧气出气管(22)和通气管(23),所述高压氧减压套舱(2)的顶端面上固定设置有外密封圈板(24);
所述气压转换组件(4)包括气压转换气球(41),所述气压转换气球(41)的端部固定设置有内螺纹圈板(42),所述气压转换组件(4)通过内螺纹圈板(42)与通气管(23)螺纹连接;
所述压力保护组件(5)包括压力保护外管(51),所述压力保护外管(51)的顶部螺纹设置有压力保护内管(52),且压力保护外管(51)的内部滑动设置有活动密封盘(53),所述压力保护外管(51)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良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